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6例急性肺栓塞的诊治分析

时间:2022-10-30 16:36:02 浏览量:

[摘要] 目的 总结和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行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后,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73.1%(19/26)。结论 早期、及时诊断急性肺栓塞,并进行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是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疗效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综合征,主要由血栓或其他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急性肺栓塞症状无特异性,发病过程隐匿,导致大量的误诊、漏诊,许多患者因此致残、致死,严重危及生命,一旦发生极难成功抢救,在发病1 h内约11%的患者死亡,得不到明确诊断的患者病死率高达30%,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病死率达3%~8%。我科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0-60岁,平均45.1岁,发病时间4 h-10 d,平均25 d。18例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典型肺梗死三联征,5例出现晕厥发作,3例出现意识障碍。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肺动脉灌注扫描X线显示:13例为片状阴影,14例为梗死区肺纹理稀松消失,8例为Hampton驼峰征;CT显示:10例为中央型、8例为外周型、4例为混合型、4例为肺动脉灌注扫描显示肺段、肺叶缺损。基础疾病:9例为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并肺栓塞,7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栓塞,5例为下肢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2例为糖尿病并发肺栓塞,2例为肿瘤并发肺栓塞,1例为不明原因并发肺栓塞。实验室检查:24例白细胞增高,21例血沉增快,18例PaO2<10.6 kPa,22例LDH、CPK增高,10例尿素氮增高,18例D二聚体>500 ng/ml (阳性)。

12 方法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吸氧、止痛、抗炎、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等。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0 d内胃肠道出血、15 d内严重外伤、2个月内缺血性卒中、10 d内大手术、控制不好的重度高血压、血小板<100×109/L、细菌性心内膜炎、近期心肺复苏、妊娠和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等。绝对禁忌证:包括2个月内颅内出血、自发性内出血、活动性内出血、颅及脊柱术后。溶栓治疗:静脉滴注150万U尿激酶,继之1000 U/h肝素序贯治疗,每隔4 h测定APTT,使APTT延长至正常值的1.5-2.5倍;抗凝治疗:皮下注射5 000 U低分子肝素钙,每12小时注射1次,3 d后加用肝素与华法林3 mg重叠使用,4 d后停用肝素,使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3。根据疾病情况、血栓来源决定华法林用药时间,短则2-5个月,长则1-2年甚至终生抗凝,同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

2 结果

26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应用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等,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2例治疗过程中死亡,总有效率为73.1%。住院期间存活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基本缓解,心功能均改善。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是心肺血管病中常见急症,发病率高,死亡率居第3位。据估计在在法国的APE发病率为60例/10万人,美国的发病率为40-53例/10万人,APE是我国的常见病,具有高误诊、高发病、高死亡的特点,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急性肺栓塞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很广,主要表现为气短、胸闷、胸痛、咯血及呼吸困难。轻者为呼吸道症状,重者可突然死亡。有报道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占55%-60%。超声心动图具有价格低廉、快速无创、易于被患者接受的特点,诊断肺栓塞的间接征象:右室扩张、肺动脉高压、右室内径和左室内径之比>05以及右室游离壁运动不协调。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或其分支内有血栓。螺旋CT分辨率高,此法适用于急诊患者,可直接显示肺血管,能有效地显示肺动脉叶、段和主干的征象,能较敏感的诊断中央段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环形或半月形充盈缺损、轨道征及完全梗阻等。间接征象:血管段面细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缺支、肺梗死灶、马赛克征及胸膜改变等。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和心电图检测在急诊室简便易行,是可疑APE患者床旁筛查的首选项目。血气分析可进行动态观察,对于早期诊断有辅助作用;血D二聚体具有阴性排除和提示诊断的价值,对于判断溶栓效果是一个较敏感的方法。

急性肺栓塞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多样而易漏诊、误诊。临床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是颅内、胃肠道出血。进行溶栓治疗前应测凝血酶,溶栓治疗后测凝血酶1次/4 h,动态观察凝血功能。溶栓方案多主张大剂量、短期溶栓剂输注,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的特点。而小剂量、长时间溶栓,具有费力、费钱、费时,且疗效欠佳。对于病程>2周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从而恢复肺动脉血流灌注。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注射部位及有无头痛、腹痛等症状,对防治出血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溶栓治疗后,宜使患者血ATPP延长到正常的1.5-2.5倍。如肺栓塞患者无抗凝禁忌证,应行抗凝治疗,此法具有防止栓塞发展、再发、预防复发的特点。抗凝治疗是APE的基础,目前推荐使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普通肝素、华法林。对于多肺段或肺叶栓塞、血液动力学明显异常、临床症状重者应首选溶栓治疗,主要针对2周内的新鲜血栓栓塞。溶栓并用抗凝疗法比单纯抗凝的疗效及远期效果好,如此可达到有效抗凝,使出血并发症的危险降至最低。

本次对26例患者均行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后,17例治愈,治愈率为65.4%,5例好转,好转率为19.2%,死于呼吸衰竭2例,猝死2例,病死率为15.4%。表明早期、及时诊断急性肺栓塞,进行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是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谢万木,王辰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思路与治疗策略新医学,2005,36(9):547548.

[2] 王雯,哈木拉提吾甫尔肺栓塞临床诊治进展中国医刊,2003,38(1):2124.

[3] 戴汝平重视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中华放射医学杂志,1999,33:293.

[4] Kim KI, Muller NL, Mayo JR Clinically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utility of spiral CTRadiology,2003,210:693.

[5] 王凤格肺栓塞34例临床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 (7):618.

[6] 祁红辉肺栓塞29例误诊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 (6):512.

[7] 胡华成肺血管堵塞:警惕肺栓塞和肺梗死的发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133135.

推荐访问:诊治 分析 肺栓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