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感染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性结石是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发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时通过免疫调理作用,钙盐沉积包裹形成稳定隔离特区,完成对机体防御保护铸造的特有架构,通过对肺结核钙化、风心病瓣膜赘生物形成、胆结石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泌尿系结石与感染相关性、脑囊虫病的病理特征,聚焦循证包裹性结石形成与感染相关度。
【关键词】感染;感染石形成机制;免疫包裹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27-02
人体的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体外入侵,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免疫由机体内的免疫系统执行,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疫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功能。【1】 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结石的形成主要因素是感染条件下,尤其是机体处于亚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时,机体不能有效清除感染灶,通过免疫应答对“感染灶”以调理作用发生的防御性“包裹”,钙盐沉积笼罩形成隔离特区,以结石的状态完成对机体最大程度的保护。循证结石发生的成因,聚焦“包裹性”结石与感染相关度。
肺结核钙化:机体免疫驱动的层面不同导致结核病灶愈合的结果表现相异。结核病灶以纤维化、钙化或肺部不留瘢痕三种表现形式愈合。临床观察发现:人体免疫调节力正常而得到适宜综合治疗的病人,肺部不遗留瘢痕痊愈;处于慢性结核菌感染的病人常以病灶纤维化的形式愈合;处于亚急性结核菌感染或隐性感染的结核病人常以病灶钙化的状态愈合。正常肺组织受到相当数量和毒力强的结核杆菌侵入并生长繁殖,产生代谢产物,正常的结构、生理功能消失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物偏于酸性,不易液化吸收,能长期存在。在机体抵抗力强或者化疗后,干酪样病灶中的结核杆菌代谢低落,繁殖能力被削弱,病灶失水而干燥,碳酸钙和磷酸钙沉积包裹形成钙化。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钙盐溶解,结核杆菌大量生长繁殖,数量和毒力增强而导致结核病复发。显然结核病钙化是钙盐“包裹”结核病灶形成的“铁壁囚笼”,是结核病常见愈合方式之一。
风心病瓣膜赘生物形成: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改变表现为心瓣膜和附壁赘生物形成,已证明赘生物包裹着大量细菌,提示当细菌侵入血液,导致亚急性或慢性感染而无法迅速被清除时,机体则通过血小板和纤维素对细菌包裹隔离,使机体免于感染的深度侵袭,机体发挥免疫保护效能。【2】同时,赘生物的形成也为抗感染药物有效渗透灭菌设置了障碍,疗程延长。如果赘生物不能及时清除,久之发生赘生物钙化的慢性病理改变,使心脏瓣膜发生严重器质性病变。
胆结石形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主要毒力因子有粘附素、尿素酶、黏液酶、酯酶、磷脂酶A、溶血素、脂多糖、醇脱氢酶、细胞毒素等【3】。Silva【4】等采用两对特殊的幽门螺杆菌(HP)引物(C97/C98和C97/C 05)对46例胆囊结石胆囊黏膜及胆汁分别行基因扩增,结果在胆囊黏膜及胆汁中检测出HP DNA。 胆石中检测到细菌DNA,使得人们考虑细菌在胆固醇结石发病中的作用。【5】 郭吕等【6】对50例胆结石患者的血清及胆囊胆汁同时采用ELISA法进行抗HP 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0%(35/50)和58.0%(29/50)研究表明:从基因角度研究其定值,毒力因子造成宿主的炎症与免疫反应。【7,8】刘明通过研究证明HP可能通过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相应抗体促进结石的形成。HP感染可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产生一系列相关抗体和一些促成核的代谢产物,同其他促成核因子一起导致促核、抗成核因子失衡,并形成一个色素核心,吸附沉积的钙盐和胆固醇。【9】HP粗糙表面及表面电荷易吸附胆汁成分从而促进结石形成。表明:胆囊黏膜及胆汁受HP慢性感染后,激活免疫应答促使钙盐沉积包裹HP形成胆囊结石。
泌尿系结石与感染
结石的形成传统认为主要与饮食、代谢异常有关。近年来研究认为细菌可以促进结石形成,同时尿路结石又可继发尿路感染。刁占帅【10】等采用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对120例住院患者尿路结石进行培养,结果与术前连续3天晨尿中段尿培养结果对比,主要菌种相同,以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所有致病菌株的42.1%和28.9%。且感染石常伴有亚临床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在酸性尿中以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为主;在碱性尿中以磷酸钙结石、磷酸镁胺结石为主。表明:尿路结石的形成不但和尿液酸碱环境异常有关,更与微生物亚临床感染密不可分。应考虑尿路结石形成是机体在尿路内环境发生异常时,局部免疫力下降尿路发生亚临床感染,通过免疫应答以尿液化学成分的积淀对微生物集聚包裹而形成的保护架构。结石形成后的占位,影响尿路通畅,催化了感染的后续发生。
脑囊虫病的病理特征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人体脑部所致的疾病。脑囊虫病在全身囊虫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CT扫描呈多囊型和多发散在点状钙化最具特征【11】.囊尾蚴非活动期囊虫死亡后发生钙化, 头颅CT:可见脑实质、脑室内低密度囊虫影或高密度的囊虫钙化影。
位于蛛网膜下隙者引起蛛网膜肥厚、粘连,可伴有脑积水。可见在人体神经细胞高度集中的大脑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形成慢性损害时 ,常见的方式亦表现为钙盐沉积包裹感染灶以发挥机体免疫保护职能。
人类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就是人类免疫应答精细化程度演进升级,更好保护机体适应环境,与环境磨合、协调、和谐统一发展的时空积累。经典的生物学研究表明从生命起源于海洋到陆地生活的过渡,从远古时代的类人猿到猿人的进化,从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从生物本能活动到思想的形成,从散兵游勇的个体生存到群集式狩猎,从散在生产营生到劳动秩序建立,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无不是免疫应答调节精细化发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升级积淀。与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平衡,在适应环境变迁过程中促进了抗感染能力的提升。完成了人体结构和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生物进化历程。建构了由自身的皮肤及淋巴和免疫系统在机体多系统的协调下发挥保护机制,形成防御体系。一方面抵御来自外部,与针对机体的伤害和持续存在的微生物之间的常规战争;另一方面消除来自机体内部的微生物和自身衰老、变异细胞的侵袭。免疫系统主要通过自己的主力军—白细胞,同时针对以上两个方面发动战争,白细胞的运输和供应网络,由血液及淋巴系统的淋巴液、淋巴管和淋巴结完成,生命的延续必以免疫细胞杀灭分化微生物、有毒物质化合利于有毒因子排出体外或(和)趋化包裹增生以“划域为牢”形成隔离特区。机体无论经过何种艰难曲折的历练、调节、演进,总以实现自身保护免疫应答更趋精准为最终目标。
因此,感染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性结石是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发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时通过免疫调理作用,钙盐沉积包裹形成稳定隔离特区,完成对机体防御保护铸造的特有架构,是保护机体免受感染深度侵袭形成的藩篱“防火墙”。聚焦循证感染性结石的发生机制,剖析结石与感染相关度,能更好指导结石临床治疗,为完善改进结石治疗方案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