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唯物史观中恩格斯晚年通过形象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揭示了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这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同样拥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主要思想着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当代中国力量,在历史合力论视角下,剖析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找寻背后原因和具体解决方法,探索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 恩格斯 历史合力论 当代中国力量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55
一、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主要思想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在唯物史观中多次提到人是历史的主体,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也进一步的阐述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合力观点中,恩格斯既肯定了无数单个意志的系统作用,也肯定作为分力的单个意志作用。他虽然强调经济力量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但不能因此否认人的意志和人的自觉的活动在历史运动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承认个体对整个合力的贡献。因此在历史发展中更应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找到历史发展的现实动力,并且只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历史合力论就是建立在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上,遵循和把握着历史的客观规律,达到内部优化的相互统一,最终探讨出历史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相互制约
恩格斯提出历史运动的总合力,是由无数力的合力构成。他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形象的揭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单个人根据其不同的生活条件产生的意志,这种意志的目的性看似是没有交汇的,但是在社会整体发展的运动过程中,多种不同的目的最后因为类似的经济基础和多种客观因素,渐渐趋于一致,最后形成了这个“总合力”。所以在历史运动的过程中,它是多种力量的互相交错、错综复杂的统一,这就奠定了整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多个合力相互影响渐趋同的过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虽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它背后总是遵循着一定客观规律,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恩格斯提出“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透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结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虽然在社会的发展中会出现一些“单个人的意志”,它会根据个人的不同目的和追求表现出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背后还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它还是由经济的必然性作为支撑,偶然性的出现也是从具体表现出经济必然性的发展需求。正是这种历史舞台上的偶然性,恰恰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单单是由客观的经济规律单方面决定的,它还依靠着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这让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更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恩格斯在合力论中强调经济力量在历史运动中的决定作用,又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恩格斯历史合力论视角下当代中国力量的核心内容
(一)当代中国力量的主体性
在历史合力论的视角下,中国力量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在坚持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中国力量时,更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共享发展,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同时在总的社会发展布局上依旧采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坚持四个全面共同发展。在党的领导和引导下,以人民为主体地位,遵循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体现出一种平衡健康的发展趋势。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是这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核心的“中国力量”,才是不断接力谱写中国发展新篇章的主人。
(二)当代中国力量的集体性
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合力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体现了多种合力相互作用和冲突斗争的环节,让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最后趋于总合力。但当代中国力量是带有一定的集体性特征的,它拥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可以让多种复杂合力因素的交错过程中,有一个合力的“总指挥”。通过这种集中的执行能力和判断能力,达到高效准确的结果,让多个合力趋于一个总合力的过程更加迅速,让原本复杂漫长的合力过程更加简洁,这也与当代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相吻合,更是科学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
(三)当代中国力量的科学性
作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力量,它一定是代表整个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有着内在的科学性和时代性,让中国力量在发挥作用时,更贴合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是建立在当代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股强韧的中国力量。它拥有很强的时代性效果,打破了传统发展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是在吸取了一定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完善和发展的一股力量,这种力量不断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为整个发展的目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三、恩格斯历史合力论视角下当代中国力量的发展现状
(一)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的局限性
对于拥有集体性和整体性的中国力量来说,如果把握不好整个的“度”,就会出现在发展现状各方面的局限性。因为当代中国力量整体的科学发展和目标规划,所以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单有一个总合力的指导,如果没有更多的實地考察和符合实际的分析对策,对于很多基层地区的发展就会出现各种的局限性。比如对于当今中国力量在发展时强调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理念,更要注重找到我国部分发展贫困地区的内在原因,找到可以不断再生产的脱贫致富渠道,在社会中创造出这种均衡发展的机会。
(二)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的不平衡性
在当代中国力量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达到了腾飞的效果,这一方面带来的是经济力量的不断强大,另一方面也会凸显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资源不平衡。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中也会受到多种不同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复杂的多因素往往也会造成一种片面化的取向,当代中国的发展虽然在中国力量的引导下坚持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理念,但在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多种客观因素影响下还是出现了城乡区域差异、贫富差距差异等现实问题,所以想要达到一种偏向于均衡的效果,还需要我们人为的力量和更多的时间来循序改变。
(三)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的空泛性
经济力量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当代中国力量在发展时,也开始更多的关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时代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往往会遮盖发展过程中的短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也慢慢失衡,让整个发展现状越来越空泛。人民群众追求的精神文明得不到充实与发展,也渐渐出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体现了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精神文化层面的空泛,例如城市与农村教育的资源的不均衡,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以及人口发展后的养老问题等等。这都体现了在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中的不充分问题,也揭示这我们的中国力量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空泛性。
四、历史合力论对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的启示
(一)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力量奠定历史发展基础
面对着各种局限性问题的发展问题,如何形成一种偏向于协调均衡的中国力量,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夯实我们的经济力量。同时,我们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去实地深入发展落后地区。从广大基层区域抓起,根据各个地方的不同现实情况,制定出适宜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缩小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的局限性问题。在发展推动中国力量中,需要我们更注重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用知识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来引领经济的飞速发展,展现出一种稳重进取的经济发展趋势,让中国力量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上不断发展向前看。
(二)坚持人民群众主导地位平衡历史合力方向
当代中国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反映,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而当代中国力量之所以是中国人民的“时代合力”,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对各种力量的“集中”功能。当然在集中力量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性。我们的中国力量想要平稳的发展除了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更主要的还需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问题。不局限于“个人的意志”,但也不忽略“个人的意志”,在对待不同的单个人的合力时,也要保持一种平衡性,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现实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同时想要保持合力方向的一致和正确,最好从基层建立起紧密联系群众的机制,让历史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更明显有效,这样对于推动整个中国力量的发展,有着更为正确和科学的方向。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调发展弥补合力短板
在打好坚实的经济基础,坚持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之后,我们在发挥当代中国力量的过程中,更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有效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二者均衡协调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断推动整体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看,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上层建筑的发展,文化信仰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尤为重要,不断弥补当代中国力量发展现状的空泛性,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而从我们每个人的角度来说,也要积极主动的提高我们的个人修养与素质,不断努力进取和学习,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地的加入到“合力”中去,不斷的提升整体中国力量的水平,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五、结语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是一项伟大的理论成果,是对唯物历史观的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深入思考恩格斯晚年的历史合力论,概括其中的主要思想,联系当代中国实际,通过反思当今中国力量的腾飞与发展,讨论当代的社会发展问题与原因,也让我们得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引领下不断发挥中国力量,不断推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