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胸腺肽α1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2 20:24:02 浏览量: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同期放化疗的6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注射胸腺肽α1为观察组(34例)、未接受注射胸腺肽α1为对照组(33例),观察疗效及同期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生存率接近,≥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3%、57.6%。≥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分别为5.88%、18.2%。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14.7%、48.5%,不良反应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能够降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同期放化疗;胸腺肽α1;不良反应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58-02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食管癌的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05%,居第四位,能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病人仅占全部病人的1/4。放射治疗是目前食管癌主要的、有效的、安全的手段之一,5年生存率约23.3%。失败主要原因为原发部位肿瘤的残存、纵隔淋巴结和内脏的转移[1]。单一的手术、放疗、化疗疗效欠佳。有资料显示同期放化疗疗效优于序贯治疗[2-3],但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研究将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疗效及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同期放化疗的6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56例、女11例,年龄35-70岁,平均(53.48±4.76)岁。均为初次治疗,病理类型均为鳞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及放弃手术治疗者。仅有胸内淋巴结转移,无颈部、腹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年龄≤70岁。KPS≥70分。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2例,胸中段食管癌34例,胸下段食管癌23例。食管镜及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范围2.5-13.0cm),无穿孔前征象,疗前能进半流食。预计存活期大于3个月,疗前均获得亲属和患者同意。67例患者均给予同期放化疗,随机分为胸腺肽α1联合同期放化疗组(实验组)34例、同期放化疗组(对照组)33例。

1.2 治疗方案 采用6MV-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部增强CT定位,图像传至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勾画,GTV为食管原发病灶及区域转移淋巴结。GTV四周外放0.5-0.8cm,上下各放3-5cm,包括预防照射的淋巴结引流区为CTV。CTV基础上各放0.5cm为PTV。两肺V20≤27%。处方剂量95%PTV60GY/30次,5次/周。放射治疗当天开始化疗,PF方案:顺铂(DDP)20mg/m2第1-5天,氟尿嘧啶(5-FU)500mg/m2第1-5天,28天为一周期,放疗期间化疗2周期。放疗后休息1个月后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巩固化疗2-4周期,紫杉醇175mg/m2第1天,顺铂(DDP)30mg/m2第2-4天,21天为一周期。实验组患者放疗第1天开始加用胸腺肽α1(成都地奥生产),1.6mg隔日皮下注射,放疗结束停用。每周复查血常规,每2周食管造影检查,了解肿瘤退缩情况、有无穿孔征象及核对照射野是否准确。

1.3 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方法 近期疗效评价采用万钧教授1989年提出的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巩固化疗后每3-6个月复查。生存时间放疗开始计算,远期疗效判定为1、2、3年生存率。毒副反应按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评价。

1.4 统计方法 用SPSS13.0软件行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对组间资料可比性及不良反应比较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后1个月行食管造影、食管镜、胸腹部CT检查,评价近期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有效率分别为67.6%(23例)、29.4%(10例)、97%(33例)与63.6%(21例)、27.3%(9例)、90.9%(30例)。观察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远期疗效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55.9%、47.1%与78.8%、51.2%、45.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个月和30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总发生率分别为64.7%、81.8%(P>0.05),≥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3%、57.6%(P<0.05)。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分别为11.8%、39.4%。≥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分别为5.88%、18.2%(P<0.05)。放疗后每3-6个月复查胸部CT时发现,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14.7%、48.5%(P<0.05)。

3 讨 论

我国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大部分为中晚期,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手术根治,非手术治疗目前还没有标准治疗模式,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公认的治疗方法[4]。欧美国家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案采用同期放化疗,且多组研究结果已显示同期放化疗的生存率较单一放疗有所提高。但国内学者对此存在一定争议,可能同期放化疗加重了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是食管癌放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慢性期的肺间质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多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4个月,胸部CT显示有少量胸腔积液和照射野一致的弥漫性片状密度增高影,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诱发肺部反复感染,从而导致生存质量下降。为更好地改善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胸腺肽α1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胸腺肽α1是一个乙酰化的多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促进体内细胞因子的分泌及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使α、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3增值,并增强细胞因子高亲和受体的表达,促进T细胞成熟,增强NK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5]。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及1、2、3年生存率接近。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3%、57.6%(P<0.05)。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分别为11.8%、39.4%。≥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分别为5.88%、18.2%(P<0.05)。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14.7%、48.5%(P<0.05)。两者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胸腺肽α1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降低了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胡逸民,等.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46-563.

[2] 王鑫,祝淑钗.食管癌综合治疗进展[J].中华放射治疗杂志,2006,15(1):65-68.

[3] 殷蔚伯.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6,21(6):99-102.

[4] Homs MY,Kuipers EJ,Siersema PD.Palliative therapy [J].J Surg Oncol,2005,92(3):246-256.

[5] 储得节,都勇,郭水根.胸腺肽α1联合MVP方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9,25(11):1160-1161.

推荐访问:胸腺肽 食管癌 化疗 同期 临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