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用于诊断宫颈疾病。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100例,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宫颈疾病,其中检测出非典型鳞状细胞、异常腺上皮细胞、鳞状细胞癌,并与病理诊断比较,观察其对于宫颈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价值。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对炎细胞诊断率符合率为79.6%,非典型鳞状细胞的诊断符合率为77.7%,异常腺上皮细胞诊断符合率为84.0%,鳞状细胞癌诊断符合率为75.0%。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是用于诊断宫颈疾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 检测; 宫颈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7-0057-01
液基薄层细胞(简称TCT)检测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的诊断,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及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所以TCT检测技术是应用于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的一项先进的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8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100例,年龄25~65岁,所有患者均有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阴道流液、宫颈肥大,宫颈赘生物、宫颈不同程度糜烂、宫颈疾病物理治疗术后、宫颈癌家族史等。
1.2 方法
1.2.1 TCT准备 (1)检查前24 h避免性生活。(2)24~48 h内不要冲洗阴道,也不要做阴道内诊。(3)如有炎症先治疗,然后再做TCT检查以免影响诊断结果。(4)TCT检查最好安排在非月经期进行。
1.2.2 采样 (1)外阴消毒。(2)窥器暴露宫颈,将宫颈刷缓缓伸入,使刷头导入宫颈管内,向前伸,紧贴宫颈口四周。(3)沿轴同向缓慢旋转5圈以上,切记反向旋转。(4)将宫颈刷头推入细胞保存液瓶内,为使细胞充分漂洗到保存液中要充分震荡瓶子。(5)将细胞保存液瓶标记,核对无误后送病检室。
2 结果
100例宫颈疾病患者中TCT检测炎细胞43例、异常腺上皮细胞21例、非典型鳞状细胞14例、鳞状细胞癌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符合率均高达80%左右,尤其对于异常腺上皮细胞的检测价值更高。这就为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组织病检,提供了有力的诊断基础。详见表1。
3 讨论
一般说来宫颈病变的诊断分为三步:TCT、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1]。尽管细胞组织是否属于病变只有病理学诊断才具有权威性,但TCT的第一道关卡作用仍然显示了其优势,如果TCT显示有问题,且经济能力欠佳,随访条件较差的患者应直接行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进一步准确判断病情,如果TCT为良性可在治疗后4~6个月复查细胞学,所以说TCT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据第二位,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细胞的不良分化-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癌),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且所有过程发展的结局并不是统一的,很多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逆转和不变,也有小部分患者在短期内迅速恶变,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随访时做TCT检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因此TCT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TCT检测的宫颈疾病患者来看,部分结果异常的患者因各方面因素未接受进一步诊治,也有部分结果良性的患者在外院接受过度治疗。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宫颈病变的警惕性,使患者尽早诊治,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要向患者做好宫颈疾病一般常识的咨询工作,防止过度或不恰当的治疗。更值得一提的是要加强妇产科临床医生、细胞学诊断技术人员的培训及建立完善的随访体系,确保实验室收到一份满意的宫颈细胞学标本,满足试验室对宫颈细胞的评价,同时临床医生要能准确解读一份宫颈细胞学报告。这样才能让TCT检测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宫颈疾病患者的治疗更趋于个体化。对宫颈细胞学报告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患者要加强随访,避免造成误诊、漏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翠琴,范洪斌.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77-78.
(收稿日期:2012-10-23) (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