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园林种植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在这个过程中,园林病虫害问题屡出不穷。人们大多使用化学农药来消除虫害,这一方法虽然高效、经济,但依旧存在许多污染问题,影响了园林环境的安全环保。人们应该探寻农药污染的根本原因,从源头消灭这些不利于环境安全的隐患,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来消除园林病虫防治中的农药污染问题。
一、现存的农药污染问题
农药在治理病虫害保障农作物丰收增产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农药在整个农业体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每天都有大量的农药被使用,同样,也会有大量的农药被生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病虫害发生,所以农药的使用更为普遍,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农药的帮助,我国每年的农业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农药在发挥自己“神效”的过程中,其弊端也一步步都露出了马脚,那就是农药污染。下面将列出一些现存的农药污染现状。
(一)农药对植物自身的污染
农药在喷洒到植物表面后,有一些农药会残留在树木的枝干,果实的表面或者是树叶的表面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残存的农药开始渐渐的向内渗透,从而进入树木及果实的内部,在植物内部不断得到疏导,从而污染植物的内部机理。如遇到铜制剂、砷制剂等不与水相溶的化学物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更多有毒的物质,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植物在受到农药污染之后,会出现延缓果实成熟的时间,光合作用受到减慢,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树叶发黄、脱落、果实长斑、异味、脱落、枝干畸形甚至植株死亡。
(二)对水体的污染
农药附着在植物的外表,在遇到下雨等天气时,会融入雨水中,随着雨水进入地下水或者是江河湖泊等重要水源中,对水体造成污染。
(三)污染周围环境中的土壤
由于人们使用农药时大多采用直接向植物喷洒的方法,所以会有大量的农药喷洒到周围的土壤上,从而造成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科学研究表明:农药在进入土壤之后,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失去了微生物的疏松等功能,就会出现腐熟、土质的透气性降低、土壤肥力下降、营养缺失等情况,并进一步影响植物的发育和生长。
(四)污染大气
在农药的喷洒过程中,有大量的农药会飘散到空气中去,附着在空气中的农药,随着空气的运动而运动,从而在周围大气中得到逐步的蔓延,污染大气。残留在叶面或是枝干上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挥发到周围的空气中去,进一步污染空气。
(五)影响人类和牲畜的身体健康
正是由于前文中所提到的农药对水、土壤、空气的污染,人们会饮用到被污染的水,呼吸到被污染的空气,吃到被污染的果实或是蔬菜,无论是哪一项都会是农药进入人和牲畜的体内,危害身体的安全健康。农药在人体内积累的足够多时,还会造成癌症等严重危害身体安全的病症。
二、解决农药污染的对策
为了解决农药污染的现状,降低农药污染造成的对园林、土壤、空气及人畜的危害,人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对策。在此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所在,就是尽量避免化学药物在园林病虫防治中的使用,更多的采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将这几种方式正确、高效的综合在一起使用,从而提高病虫防治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一)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
众所周知,病虫等问题大多发生在不健康的植物群中,如果在园林的种植过程中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增强植物的健康状况,提高其抗病性、抗虫性,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药的使用。有若干方法可供使用。
(1)提高园林的整洁度。一个干净的生长环境会减少细菌的滋生,那么病菌与害虫就失去了蔓延扩展的条件,病虫害的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
(2)在选育园林植物品种时,尽量选择抗病性、抗虫性等各方面都优良的品种,这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即使在各个方面都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但是我们无法完全杜绝病虫害的发生,这就要求园林管理员能够做好观察、预防的工作,经常对园林植物进行观测,一旦发现情况就立即采取措施,消灭病虫,降低危害度。
(二)引进更加先进的非农药防治手段
除了化学农药防治,还存在着其他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如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病虫的天敌或者微生物等无害环保的生物来抵御害虫和病菌对园林植物的侵袭。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绿色无污染的高效杀灭病虫害,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可以称得上是事半功倍。除此之外,物理方法也是十分可行的,对病树物理治疗、捕捉杀死害虫、在高温环境下杀死害虫、给果实套袋从而减少病虫的侵袭等等。
(三)提高化学农药使用时的科学性,实现高效、低毒、污染小的目标
1.在病虫害十分严峻不得不选择农药时,尽量避免使用高毒、低效、且不环保的农药。
2.根据病虫害的具体习性,对症入药,首先一定要清楚农药及病虫的特征,选择合适正确的农药,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效率。
3.掌握好使用农药的时机,如果过早的使用农药,害虫还未孵化成卵,农药的作用得不到体现,如果使用的太晚,害虫已经进入植物内部。所以应该不断观察害虫的的情况,一旦实际成熟就立即用药。
4.再用药时掌握好药品的用量,既避免用药过少达不到消灭病虫的效果,又要避免用量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5.不要长期只使用一种农药,从而造成病虫养成抗药性,应该轮换着使用几种不同的农药,避免抗药性的发生,提高农药的杀病虫效率。
三、总结
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农药污染的情况种类繁多,虽然很难做到完全消除农药的污染情况,但只要采取合理正确的对策,科学高效用药,加强对园林植物的管理,并将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灵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运用,我们就能降低农药的污染状况,为园林植物的生长和环境健康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绿宇园林绿化建设养护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一志.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5—26
[3]林仁芳.植物用药的误区及克服方法(J).烟台果树 2003.57—58
[3]华南农学院.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