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食品农药残留与分析控制技术发展探析

时间:2022-10-22 13:54:02 浏览量:

摘要:在食品中经常还会存在着农药的残留现象,农药残留不仅仅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对于生态安全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文章就商品农药残留与分析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S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5-0116-03

商品中农药残留现状还很不容乐观,这种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对人体的危害,我国发展了分析控制技术,以及采取了一些方案,进一步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食品农业残留概述

对于全世界多关注的一件大事就是食品的安全问题,而制约食品的安全的问题之一就是农业的残留,关于食品的安全不仅仅是关系到人民的健康,而且也对于农业在国际中能否应对挑战,能不能抓住机遇,也会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病虫害是主要的生物灾害,有关记载中,中国的有害生物就存在着高达2304种,而且这些有害的生物不仅仅种类繁多,而且分部也很广,对这些有害生物如果是不进行有效地防止,就很有可能会造成粮食的损失,而对于这些有害物的治理过程中,最为方便、快捷、廉价、可靠的途径就是运用化学进行防止,所以说,农作物始终是离不开农药。但是对于农药来说,其存在着很多缺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危害健康,破坏环境

我国的农药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年用量约为27万吨,位于世界的前列,而且在我国的农药生产中,其结构是极为不合理的,其中杀虫剂占农药总产量的70%,杀虫剂中,机磷杀虫剂占70%,机磷杀虫剂中久效磷杀虫剂占70%,具相关统计,在每年的中度事件中,其中就有机磷中度占有70%,我国的每年中度人数高达10万人。此外,在农药中不仅仅是结构不合理,而且农药的使用区域也比较集中,就农作物的品种来说,在单位面积内,其对于农药的用量可高达农作物面积的百分之十左右,相当于年人均占有量为300公斤的农作物。

(二)蔬菜的农药残留现状

在2001年,在我国的科技部立项的基础上,我们对主要的大省市以及四个直辖市进行了分析与调查,对蔬菜进行了抽样并给与检测,蔬菜样品647个,茶叶样品4200个,农药的种类有甲拌磷、甲胺磷、敌敌畏、硫磷、克百威等等。

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对于有机氯农药,比如说滴滴涕以及六六六尽管被检测出,但是没有超过了国家的限制标准。对于拟虫菊酯类的农药尽管也被检测出,且检出率也比较高,比如说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以及溴氰菊酯等,在武汉的检出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但是其超标率是不高的,不到2%.因此说,这两种农药并不是引其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造成其安全问题的其实是氨基甲酸酯类以及有机磷农药,对于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蔬菜中实用了国家禁止实用的高毒性的农药,比如说,甲拌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对硫磷等等,最為严重的超标就是氧化乐果以及甲胺磷。在检验中,蔬菜里最不合格的就是韭菜,农药超标的主要是氧化乐果、甲胺磷、以及乙酰甲胺磷等,此外还有甘蓝类的蔬菜,其与韭菜的含量差不多,也是上述三种农药超标。另外,对于叶菜类的蔬菜中,其中白菜以及油菜的农药超标的是氧化乐果以及甲胺磷。在一些诶瓜果类的蔬菜中,甲胺磷是其最主要的超标农药。

(三)农药策略影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很多业内的相关人士就预测我国的农产品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在入世之后,绿色壁垒随着而来,使得很多农产品不及在入世之前的销量,此外,潍坊的禽肉出口由于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在入世之后销量也大大降低,我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所以预测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会有竞争力,但是事实证明,受到很多的绿色壁垒以及技术壁垒的限制,这种预测是很不全面的,进入国际市场大门在打开的同时,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也在增强。所以很多问题是有待我们考虑的,用药的不合理,经营的分散,缺乏完善的检测体系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对于产品的质量不稳定现象。

二、农药残留的分析控制技术发展

(一)农药的选择与应用

控制农药残留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于农药的选择,之前我们往往是关注的是农药的价格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在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农药的毒性,以及其对于环境的影响,这样就会为控制农药残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对农药的使用时期、次数、浓度、以及安全间隔期等等这些因素要注意,在有关农药的使用书中应该有明确的规定,而且使用者一定要严格的执行。甚至是一些使用者往往会手中有什么药就使用什么药,而且对于药量、使用的方法完全是仅仅凭靠自己的经验,更不会遵守安全间隔期等,这些都会造成农药的残留。

(二)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超临界的流体采取。这种技术是在目前来说发展的最快的一项分析技术,对于国外的很多实验室就已经采用这种技术来对固体样品以及液体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优势有很多,比如说,它的使用就可以避免使用有机速溶,这样就会很简单快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性的选取一些待测组,并能够将其干扰的相关成分予以减少,对于以往的实验室以及玻璃器也能够将其减少,最终实现一种操作的自动化。

第二,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就是以生物材料来作为一种敏感度的识别软件,能够将化学量经过一定的处理将其转化成为一种物理量的一种装置。生物传感器是由识别元件、信号传递电路、以及信号的转移组成的,它的特点就是集中生物化学、电化学、生物工程、微型的制造技术、以及材料科学于一身,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多学科型交叉的产物。目前来说,用于农残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类型就有:电压生物传感器、安培性电极、光纤生物传感器、电位型电极等。另外,现在的提取净化技术也在不断的推出,以及一些仪器的进步与完善,比如说,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高分辨率等,随着不断的发展,这些技术将能够同时出几十种甚至是几百种的农药残留。

第三,基质固相的分散萃取技术。该项技术有很多优点,它不需要对组织进行沉淀、匀浆、PH调节、离心、以及样品的转移等着一些操作的相关步骤。该项技术的原理就是,将一些单体的萃取材料(其涂有C18的聚合物)与动物的一些组织样品来进行研磨,在混合物在达到一种半干状态时,将这些混合物作为填料的装柱,然后用不相同的溶液淋洗,然后将待测物予以洗脱。这种技术一般是用于对农药的残留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一些化合物以及单个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外源物与内源物都可以,不仅仅是适合于动物的组织,也能够适合于植物的组织样品。

第四,固相的萃取技术以及固相的微萃取技术。这两项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农残的检测技术中,它克服了很多缺点,比如一般的柱层析以及液与液的分配等,其具有的优势有以下几点:安全、高校、重复性好、快速、简便、能够进行自动化的处理。

第五,分子的印迹合成受体技术。这项技术是用于制备一种合成的受体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用于激素、药物、农药、蛋白质、多肽碳水的化合物、金属离子、以及涂料等等这些化合物的相关分离工作。

(三)新技术展望

目前,在一些农副产品的农药检测方面,浙江、深圳、广州等地方已经研制出了关于乙酰胆碱酯酶的相关速測卡,这种卡只能是进行定性的检测。此外,北京等地方这几年来已经研制出了关于分光度计的抑制法来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需要的时间是每次为90分钟。此外,也有生物传感器以乙酰胆碱酯酶作为基础,但是在运用这种技术的前提是要解决相关的酶的稳定性以及其活性问题。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药残留相关分析方法还是不能够与国际进行接轨,不够规范,也不够稳定,还不能够出具一些科学的、国际认可的、公正的农残检测报告,这些都对我国的一些农残分析技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的农残分析与检测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食品中农药的残留对人民对环境都有不好的影响,对农药的分析残留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分析并探求相关的技术,促进这类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士强,周勇,杨莉.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与仪器的进展[J].分析仪器,2007,(03).

[2]丁常荣,曹学文.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8,(03).

[3]周小芳,方炎,张鹏翔.水果表面残留农药的拉曼光谱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8,(01).

[4]杨莉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一)[J].甘肃农业科技,2008,(07).

推荐访问:探析 技术发展 农药 残留 控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