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甘露聚糖肽前后血常规变化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2-10-23 11:30:03 浏览量: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分析甘露聚糖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间住院患者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甘露聚糖肽者34例,比较分析患者血常规在应用甘露聚糖肽7 d前后的变化。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7 d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可以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可应用于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者。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原发性肝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Abstract:Objective Evaluation the effects of mannatide on the blood routin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inpatients , between 2014-05 to 2015-02,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using Mannatide in 34 cases. Results There was, after the treatm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tient"s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platelet count (P<0.05), bu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d blood cell (P>0.05). Conclusion Mannatide can increase white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count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Mannatide;White blood cell;Platelet counts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依据病理类型分类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其中HCC占到90%以上,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

肝癌高危人群为≥40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1];我国病毒性肝炎患者人数众多,因而肝癌高危人群众多。肝癌患者可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也可因合并有肝硬化而导致血常规中全血细胞计数减少,而甘露聚糖肽可升高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水平[2],也可升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是否有效,故作此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住院患者,经B超、CT、肝动脉造影、AFP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者,并予甘露聚糖肽治疗7 d,期间未接受微创治疗及化疗,未输注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及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且留取有血常规者。

1.2方法 所有住院患者均接受给予甘露聚糖肽10 mg+生理盐水100 ml iv qd,疗程7 d。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甘露聚糖肽治疗7 d前后留取患者血常规,比较其中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简称WBC)、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简称R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简称PLT)。

1.4统计学方法 对采集到的数据统一经过SPSS 19.0计算软件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以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入选病例共计34例。其中年龄分布为:38~73岁;性别分布为:男性26例,女性8例;其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25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9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者1例,非乙型非丙型病毒感染者1例。

2.2经甘露聚糖肽治疗7 d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比较,结果均有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比较,其结果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甘露聚糖肽是由α-溶血性链球菌株发酵、精炼提取,平均分子量为70KD,主要成分为高溶血性链球菌素S复合物(SLS)和α-甘露聚糖多肽类物质[4],目前药效学提示甘露聚糖肽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和复制,通过基因调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拮抗癌细胞浸润、转移和扩散;还能够刺激宿主自身的免疫反应,激活体内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GF)、IL-2等,并通过刺激集落刺激因子(CSF)的分泌,诱导有核细胞产生,此为本实验的理论依据。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甘露聚糖肽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增多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血象,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除了因肿瘤应用外,还可以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应用;本次统计结果红细胞计数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为样本红细胞计数在参考值范围内,也可能是因为统计量少所致,可增加样本量或在红细胞计数低于参考值的样本中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16(10):929-46.

[2]陈志富.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利血生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8):1622-23.

[3]陈晓文.甘露聚糖肽口服液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12(34):245.

[4]宋刚,干信.甘露聚糖肽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4):14-16.

编辑/张燕

推荐访问:聚糖 原发性 肝癌 甘露 患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