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观察

时间:2022-11-01 16:12:02 浏览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个确诊为浅表性膀胱癌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观察组42例则采用TURBT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复发率及死亡率相仿,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留置导尿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显著,较传统开腹术而言,有恢复快,并发症小的优势。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浅表性膀胱癌;疗效观察

膀胱肿瘤是临床最为多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90%为移行上皮肿瘤,以50岁以上男性多见,大多数患者以血尿为首发症状,易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相混淆。研究资料表明,膀胱癌中以浅表性膀胱癌最为多见,近年来发病率呈抬高趋势,仅次于前列腺癌。研究表明萘胺,联苯胺等致癌物质的长期接触是其重要病因[1]。对于本病的治疗,以往多采用传统开腹术,出血多,存在复发的风险,我们自2014年开始采用TURBT治疗,疗效显著,在此汇报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为2014年7月~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浅表性膀胱癌的并行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2.84±6.69)岁,病程(11.92±3.43)个月,瘤体直径(2.53±0.46)cm,单发28例,多发12例;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53.17±6.73)岁,病程(12.06±3.49)个月,瘤体大小(2.58±0.51)cm,单发29例,多发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具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中浅表性膀胱癌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其他严重疾病者;③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硬膜外麻醉完毕,以下腹正中为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电刀切除肿瘤以及其周围2~3cm范围内的正常组织,若肿瘤在输尿管附近,则与输尿管均行切除术,再行输尿管膀胱再植,留置导尿。观察组:行TURBT治疗,硬膜外麻醉完毕,患者取截石位,经尿道置入电切镜,明确肿瘤大小、位置等,电切镜电切功率为140W,电凝功率60W,取冲洗液对膀胱进行低压冲洗。对瘤体进行切除,切至肌肉层时,电灼瘤体周围2cm内正常黏膜组织,留置导尿管。两组术后均以丝裂霉素40mg及生理盐水50ml入腔化疗,1次/w,化疗6次后改为1次/2w,2年为1疗程。

1.5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情况。②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并随访2年,比较复发率及死亡率情况[2]。

1.6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 表示,用t检验,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失血量均更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适合于早期患者,对于肿瘤转移及疾病的发展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手段日渐增多,TURBT等微创技术开始被用于治疗本病。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TURBT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留置导尿时间均更短,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少,复发率及死亡率方面则无显著差异,在并发症发面,观察组膀胱出血的发生率更低。吴建华[3]在研究手术治疗本病疗效时,治疗组应用TURBT治疗,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传统开腹术而言具有较大优势,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均证实了TURBT对于本病的独特疗效。在复发率方面,国内相关文献的结果差异较大,但大多认为创伤更小的TURBT并未能降低膀胱癌复发率水平,与本文结果一致。有学者指出,近胱颈处的肿瘤是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而老年患者因前列腺肥大,残尿增多合并膀胱炎也是本病的诱因,而此均可通过电切部分膀胱颈和前列腺组织得到解决,创伤较开腹术更小[3]。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血管疾病,而TURBT损伤小,尽可能的保留了患者膀胱功能,更易受到患者的接受,大幅拓展了手术的适应人群。同时,我们发现,对于临床上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患者而言,若行开腹术治疗后,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且术中病灶的清扫多不彻底,而TURBT则很好的解决了该难题,术后复发者即使二次手术也不受影响。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术后均联合丝裂霉素化疗干预,丝裂霉素可通过解聚细胞DNA而达到阻碍DNA复制的目的,且分子量小,不会被膀胱黏膜吸收,因而对全身影响小,因而副作用较小。

综上,我们认为,在两种治疗方案均可在达到治疗目的,复发率相仿,但TURBT具有创伤小特点,可最大程度保护患者膀胱功能,更适合作为老年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梓甫.表浅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5):257-258.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45~957.

[3]吴建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3856-3859.

编辑/王海静

推荐访问:浅表性 膀胱癌 尿道 膀胱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