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整个建筑行业也进一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环境污染,而通过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运用BIM技术能够促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为此,本文主要从BIM技术的主要特点、目前的应用现状以及具体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现状
建筑行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建筑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优良。 建筑设计水平在逐步发展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仍然较慢。 装配式建筑将建筑设计、生产、建筑施工、装修等多个环节联系在一起,体现出集成特性。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 BIM 技术方法通过将建筑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了建筑过程中的可视化装配和检验模拟。 这种方式通过快速便利地对装配式建筑实行动态化监督,提升了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1 BIM技术特点
1.1 适应于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
装配式建筑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设计方案完整、工期较短,具有较为明显的节约社会资源的应用目的。因此,在应用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其建设的经济特点来说,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地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建筑工期不能把握,建筑材料浪费的情况进行控制,应用装配式建筑,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遵守着事先的设计效果,应用于工程进行配套的建筑材料进行工程的建设。在这样的应用过程中,建筑工程能够保持最小的资源利用率,对于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的资源达成一种节约的目的。
1.2 能够促进建筑行业与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
事实上,装配式的建筑可以称之为一种高品质快餐式建筑,建筑的品质需要与普通建筑的品质达成一致,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的材料装配以及建筑中材料使用的一系列过程中进行改进,采取最为恰当的手段,适应于目前的应用建筑需求。由于在装配式的建筑中,对建筑应用材料的要求也在相应提升,因此建筑的过程需要遵守着以往的材料生产标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精准化生产效果的实现,这样的生产使用要求,能够有效促进材料在整体上的制造水平[1]。
2 BIM技术的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目前的状况进行整合,使得建筑环境与建筑需求之间达成一个恰当的契合。建筑环境不仅仅包括建筑场地中具有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建筑工程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以及具体的工程建设环境,其中经济因素、管理因素等都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考量。在建筑的应用需求中,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应用目的较为明确,建设中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因此在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更为明确地将建筑中设计的价值进行提升。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工作连接性没有直接的关系,都是处于单向性的联系。在单向性的联系中,工程的实施过程各个部分之间的交流并不充分。在建筑设计中,由于设计的内容与建筑的建筑工程的实施之间不存在直接性的联系,因此通过难以通过工程中实际应用的状况对于建设的情况进行实时性影响。在一些状况中,甚至存在着建筑工程建设中不能按照建筑设计的方案进行建设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状况,建筑中设计价值的并不突出。这一点在公共性大型建筑的应用中并不明显,在一般的普通民用、商用建筑中具有明显的体现。于此状况形成对比的是,应用BIM技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让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业主需求、建设单位以及材料的生产者之间进行沟通,BIM技术的应用,是根据各种现实情况的综合进行总结的。因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建筑设计者对于各个部分之间的状况进行考虑,在应用中更为符合于现实的需求[2]。
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3.1 建立标准化BIM构件库
传统的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其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出厂之后直接进行组件或者运抵现场,进而形成了整个建筑工程。就传统的建筑设计而言,其在预制构件上主要是通过运用二维剖面图纸进行的,并且通过大量的运用BIM技术来达到建立预制构件模型,进而为后期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3.2 BIM构件的拆分设计
BIM模型中的各种构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确保 BIM构件的设计水平,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将统一的模型构件拆分成多个独立的构件,然后让各个工厂根据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行加工。工厂应遵循“多组合,少规格”的要求来对 BIM 构件进行设计和生产,加强对构件种类的控制,实行高效生产模式,在施工现场对装配式构件进行装配。工作人员在进行深化模型构建时应严格遵守 BIM 构建的拆分原则,利用这种方式可极大提高构件连接的效率和质量。将 BIM 技术模型应用到 BIM 构件的拆分设计中可让构件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直观,既可有效完善拆分设计,还能减少传统二维设计图纸中的盲点,将设计误差出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3.3 生成BIM深化图纸
在装配式建筑中,通过运用BIM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拆分模型之后将其转换成二维加工图纸,其主要原因在于預制构件的规模较传统的较大,并且在图纸数量的设计上也有所增长,一旦仍沿用原有的出图方式必然会对相关设计人员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发生错误的概率也有所提高。而通过将BIM技术运用于此能够形成多样化的立体和平面模型,此外由于模型和图纸之间存在着动态连接的关系,因此一旦模型数据出现变化,图纸的相关信息也同样会发生变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建筑行业内部对此已经达成一种共识。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能够起到双向的促进性作用。技术的应用,在工程的管理、工程的实施以及工程的设计规划、工程的调整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尤其是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能够通过BIM系统的应用,有效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展开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金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7):86.
[2] 杨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