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时间:2022-10-31 18:30:07 浏览量:

摘要:公共建筑是人们公共活动的场所,公共建筑的功能和设计的不同对人们的生产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都有着重要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作为公共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城市公共环境的美化、环保等多种功能,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相关的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科学的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卫生,促进能源的节约和城市生态的和谐,是当前公共建筑设计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

前言

据统计,我国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已经达到我国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建筑对能源的消耗问题成为我国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难题,同时,随着世界三大传统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和传统能源储量的减少,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合理规划公共建筑,促进绿色建筑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发展成为各国建筑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公共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区域。绿色建筑的合理设计和科学规划可以将建筑科技与仿生学、工程学、自然科学相结合,以科学的设计营造出优良的建筑和自然环境。

1绿色建筑设计意义

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建筑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当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和能源紧张的发展问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绿色建筑可以使人们的公共生活生产活动更加健康,帮助人们在生活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平衡。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带动公共建筑设计、生活环境和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积极有效的方式之一。

绿色建筑设计可通过对公共建筑设计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建筑产业增长方式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是以牺牲环境生态的平衡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方式没有考虑到长远的经济生态建设。此外,当前人们的物质水平已经得到极大提高,但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水平和逐渐恶化的生存条件相伴相生,长此以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能补救环境的恶化对人们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

2绿色建筑的特点、设计原则

2.1因地制宜、综合运用

公共建筑融入绿色设计理念的服务宗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环保的建筑场所。与传统设计理念相比,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环境,在有效的范围内和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多种建筑和技术途径,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舒适度和与环境的适应协调度。比如对阳光的使用,要结合建筑所在位置,充分考虑光照的角度、时间等。

2.2科学性、实用性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能源的使用和环保的要求,对绿色建筑各部分的功能有着科学的考虑和规划,做到对环保性的最大要求和对公共活动安全舒适的最大作用。同时,对建筑的设计要注重实际作用,不能因为对环保的过分要求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比如玻璃、光照设施的设计要在考虑到节能、美观的基础上,对人们的使用和生活不造成影响,在美观的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3合理规划、整体设计

由于建筑是一个开放系统,同周围所在的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设计而言,要追求最佳的环境效益,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体设计的原则。公共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是整个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一部分,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统一于整个公共建筑设计之中,对公共建筑的功能和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灵活多样化的设计方式,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问题和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考虑。

3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

3.1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

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比如南北方城市光照时间的不同,温度和降水的不同等等。在设计时,对这些自然环境充分运用和适应,增强建筑设施和自然环境生态的契合。同时,要对未来公共建筑的发展有科学的认识,在设计时,采用发展的眼光和设计方法,给未来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发展留出空间。在设计时,还要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在考虑到长远利益的同时,对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成本进行合理的计算,从而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出合适的立脚点,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和成本、生态的综合考虑,努力提供最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设计方案。

3.2合理应用土地资源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用地的逐渐增加,当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很大的威胁。为了坚守18亿亩的耕地面积红线,确保土地使用效率的提升。在绿色建筑的规划中,要合理控制建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规划绿色建筑的建设方案,工程建设和建筑设计上要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建筑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遵守3.0的建筑容积率标准和18%的覆盖率标准,从而保障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确保公共建筑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3.3合理应用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所选用的建筑材料要符合绿色建筑的内在要求,同时,公共建筑是人们活动密集、活动时间长的场所,因此绿色建筑材料要坚持无公害原则。在对常用的粘合剂、地板砖、粉刷涂料等进行选择时,在考虑到材料性能、实用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其对人体的危害,尽量选择有害物质含量低、不易挥发的建筑材料。从而保障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满足人们对绿色建筑安全、环保的要求。

此外,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到节能环保和环境因素。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有节能环保的科学内涵,在材料的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到环保、节能效果。比如,在日照时间长的建筑中,可以选择太阳能照明设施和取暖设施,从而减少在日常活动中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在降水量比较多的城市,可以加强雨水回收利用设施和雨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3.4考虑全面系统

绿色建筑的设计是整个公共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也是建筑所处地区和城市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绿色建筑在整个公共建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处的环境气候特点。从而在设计方案和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进行科学选择和规划。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选择,在减少运输成本的同时,增强建筑材料在当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建筑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热资源通过合理的结构设施加以集中和回收,满足其他水能和热能方面的需求。在光照时间长和地热资源丰富地区,比如我国的西藏地区,可以利用地热和太阳能为公共建筑的生产生活提供照明、热水、电力的供应。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一方面可以监视构件在恒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4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公共建筑的综合性能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有重要作用。绿色建筑设计是公共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方式和能源节约的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公共建筑所处区域的环境、资源条件,充分考虑公共建筑对环境保护、人民健康和能源节约的要求,对建筑的成本、系统、材料进行合理规划。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环境和谐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媚媚.浅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

[2]刘凯英,田慧峰.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J].施工技术,2014(04)

[3]方高生.解析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4(16)

[4]苏展,李勇.浅谈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J].四川水泥,2015(1)

推荐访问: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