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英国软饮料行业利用新技术提高利润等9则

时间:2022-10-30 13:30:04 浏览量:

英国软饮料行业利用新技术提高利润

英国软饮料公司的市场总监Andrew Marsden透露,功能性饮料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能给饮料生产商带来新发展。

这项陈述发表在英国软饮料工业报告中,在英国前十大食品杂货业中仅仅卫生纸工业的增长能和这项工业相匹敌,随着消息的发布这项工业呈现上扬趋势。

尽管Marsden拒绝对其他观点进行评论,但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软饮料市场会因为新技术的引用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他说:“使用新技术后,像浆果这样含有丰富抗氧化剂的水果饮料,对健康更为有利。”

英国的工业报告再一次强调了消费者对于健康软饮料的青睐。报告声称去年以来2/3的消费者已改变了喝饮料的习惯,并且这种饮料现在占据英国软饮料市场分额的56%。

英国主要行政官PaulMoody说:“有益于健康的饮料正在逐步摆脱添加人工添加剂和香料,这样制造的饮料更为新鲜、天然。”他表示,目前消费者已经知道含有碳酸和泡沫的饮料不利于健康,他希望静态饮料能不断的增加市场份额,并且在英国瓶装饮料市场上保持巨大的发展潜力。

泰发现甘草可吸收水中磷化物净化废水

泰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废水处理池中种植甘草非常有利于净化水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研究人员在废水处理池中种植甘草后发现,甘草生长茂盛,吸收水中的磷化物效果特别明显,而且制氧能力也非常优异。该报告建议政府在废水处理池中推广种植甘草。

甘草又名甜根草,属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泰国盛产甘草,各地甘草品质略有差异。

伦敦屋顶种菜太阳能发电的生态村

伦敦南部郊区有个“贝丁顿零能源发展”生态村。在这个英国最大的生态村里,一切都是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设计的。自2002年建立以来,世界各地有1.5万人来这里参观。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说,在这个生态村里,人们用屋顶菜地代替隔温层;墙壁用砖和绵羊毛混合而成,其厚度堪比中世纪房屋。每套南北朝向的房子都有视野开阔的双层玻璃落地窗,朝向小花园或者露台。屋顶上巨大的通风口五颜六色,能够为房间通风。村里的居民用大桶收集雨水浇灌植物,52%的建筑材料来自方圆50公里以内。

这个生态村的一大特色是利用朝南窗户和保暖设施等产生并保持热量,没有安装取暖设备,因而减少了90%的用电量。村中照明和家庭电器用电来自屋顶安装的太阳能板和社区里的发电厂。

交通是继取暖之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二大领域。这个生态村的很多居民在伦敦工作,通常他们步行5分钟去车站,然后坐45分钟火车到伦敦。村里还成立了汽车俱乐部,会员共同使用汽车,以提高汽车的利用率。

这个生态村每星期从附近的农场获得生物产品,避免了运输过程给产品带来的污染。村中还有一个公共菜园,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

英国每年人均排放二氧化碳12吨,而这个生态村的居民人均少排放约40%。

开发新凝胶:南瓜胶质

俄罗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从南瓜中提取的胶质,加之生化酶的调解作用,可成为果酱和糖果工业的新的凝胶成分。

现有的胶质通过化学结构分析,大部分胶质是由柑橘皮和苹果渣制成,还有一些因为含有某些不良成分的胶质源还未被大量开发。

萨拉托夫州立大学和莫斯科州立大学应用生物工艺学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些潜在的原料能让凝胶生产者每年产量增加3.8%,但是寻找新的凝胶原材料仍是科学和工业部门的首要任务。现在南瓜凝胶在俄罗斯很有发展前景,它可以检验早期使用的酶制剂在非传统凝胶原材料上的水解作用。

丹麦和英国的科学家近期强调,这种胶质将在将来会被大量生产。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的产量达到35000吨,并广泛的使用在果酱,糖果,面包,酸乳酪和牛奶饮料上。

当胶质从南瓜上提取下来,生物酶就开始发挥作用。工业上大部分胶质酶都来自细菌源。

通过第八次国家水解胶质会议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南瓜中提取的胶质使用曲霉菌进行水解后,这种胶质含有相当高的甲氧基,脂化作用高于50%,而食品工业规定凝胶的脂化程度要高于60%,或许这种使用曲酶制剂提取的胶质并不适合用在食品工业上。但是这种胶质可以和60%的蔗糖溶液混和使用,说明了它可以用在糖果,果冻蛋糕方面。这种脂化程度低于60%的胶质可以吸附并带走体内的某些重金属,因此南瓜胶质可以成为一种健康胶质。

为了完全了解南瓜胶质的特性,科学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便于这种胶质能够完全的走向世界。

机械化插秧

1.统一连片作业。

2.适时刮田灌水。应在机插前2天至3天将田刮平,然后将水放干,以降低营养土的含水量。待机插头一天或当天再放1厘米至2厘米的水层,这样既有利于插秧机行走,又可防止秧苗倒伏严重,提高插秧质量和效率。所以,表层土的含水量以泥脚深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为宜。

3.合理配置机具。根据插秧机的日工作量和当地的插秧期来配置插秧机,一般以10至15亩水稻地配备一台插秧机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机插的效率,又不耽误农时。

4.保持机械良好的技术状态。插秧前应对插秧机进行全面的保养检修,尤其对栽植臂部分,要拆卸检查保养,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插秧结束后,要对插秧机进行清洗以便下次再用。

巴西科学家开发可食用包装材料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新型包装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在30天内自然降解,而且可以食用。

这种包装材料是用从木薯和甘蔗中提炼的淀粉制成的,并添加了丁香、桂皮、胡椒等天然抗微生物剂,因此可以食用。此外,材料中还添加了从紫甘蓝、葡萄和樱桃中提炼出的天然色素,这些天然色素遇酸时会改变颜色。而食品变质时会变酸,因此包装材料能根据食品变质程度变为粉红色、浅紫色和蓝色,提醒消费者不要食用变质食品。

研究人员说,除了用于食品包装外,这种材料还可用于其他很多领域。比如,添加防氧化剂后,这种材料遇热将会显示不同颜色,因此可用来制成标签,标记美容院使用的指甲剪或牙科手术器具等是否已高温消毒,从而帮助预防肝炎等疾病。

研究人员说,目前这种新材料已在实验室开发成功,有望在两年内投放市场。

牛粪用来发电废渣当作肥料

日前,红古区花庄乳业生物科技园区正在利用牛粪堆沤进行发电,而产生的废渣也被作为肥料返回到了田地里。“我们现在这种利用模式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花庄乳业基地的一位技术人员如是说。其实红古区在加快产值过百亿元的密集工业区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优先倾斜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煤电油冶加”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并已显现出了可喜的成绩。

自去年以来,红古区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用“四大技术”来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大力推广工业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借鉴先进治理技术,在冶金行业和水泥行业中,推广利用冶金渣进行水泥生产技术,既解决了冶金渣的治理,又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恒源铬铁每年2万吨的铬渣,被水泥厂用来作为水泥生产的水泥原料消化了。二是大力推广煤矸石利用技术,积极协调窑街劣质煤热电厂实现利用煤矸石发电,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的综合利用。三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改造技术,先后收入资金6000多万元,完成了兰铝电解二厂、炭素分厂、兰炭(集团)公司等工业窑炉、锅炉的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直接削减重油燃料5000吨,燃料煤2.08万吨,烟尘283.8吨,工业粉尘330吨,二氧化硫482.8吨,工业废渣774吨,含油废水500吨,而且彻底清除了重油泄漏造成的水污染。在城区天然气管网铺设工程建设中,该区已铺设管网5000米,天然气居民用户达到800户。四是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利用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桔杆机械化还田技术,采取青贮饲料、堆沤发电等方式,尽量将其转化为其它能源综合利用。花庄乳业生物科技园区利用牛粪堆沤进行发电,产生的废渣作为肥料进行还田的技术目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热门话题。

工厂化育苗 茶树种苗繁育周期缩短一半

近日,由茶叶所主持完成的“茶树种苗快速繁育体系创新”通过浙江省有关成果鉴定。该成果将生物工程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相结合,建立茶树种苗、特别是原种种苗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将茶树年繁殖系数大幅提高,育种周期从大田生产的12~14个月缩短到6个月左右,使茶树种苗繁育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进行茶树无性扦插繁育已有200多年历史,经过多次改进,已经从长穗扦插、压条繁殖进步到了短穗扦插。但存在繁殖系数与大田作物相差悬殊,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现行扦插方法会造成水土流失等一些较大的问题。

茶叶所从2002年开始,在浙江省的支持下,开展了“茶树种苗快速繁育体系创新”研究。经过5年的研究,优化了茶树种苗的组培繁育技术,建立了适合茶树新品种原种苗木繁育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和直接生根技术,年增殖率达到1:3000以上,实现了组培苗到工厂化育苗的高效衔接;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光、温、水、CO2等多种生态因子对茶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确定了茶苗工厂化繁育的最佳环境因子,提出了茶树种苗工厂化繁育的环境调控方案;建立了茶树种苗的3种快繁技术和工厂化生产流程,繁育了9个茶树新品种(系)及其它育种材料的种苗约30万株,育苗周期从大田生产的12~14个月缩短到6个月左右,茶苗合格率达到98%,移栽成活率高;研制出茶苗本土扦插土壤处理剂1种,提出了相应的本土扦插配套技术,试验繁育茶苗120万株,每亩可节约育苗成本400~800元。

该项成果的茶树工厂化育苗技术适用于浙江及其以北茶区的茶苗无性繁殖。采用该成果繁殖育种材料或茶树新育成品种可以大大加快茶树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加速新品种原种的繁殖速度,对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和提前产生经济效益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该技术单位面积育苗能力大,占用土地少,育苗周期短,具有节省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该技术对传统的扦插育苗方法进行改造,建立本土扦插育苗技术,开发茶苗本土扦插土壤处理剂等配套产品,避免了采挖心土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大型苗圃场扩大育苗规模方面的难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

无公害精制甘薯粉丝――"冰丝"生产加工技术

刘传新马同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关系到身体健康的食品要求更高。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宜甘薯种植,用甘薯加工粉丝,过去采用传统的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不上档次。为此,笔者从1991年开始从事甘薯粉丝机械化精制生产加工技术研究,已生产出像冰一样晶莹透明的粉丝,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冰丝”。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备料。选用徐州18、冀薯98-99、鲁薯8号、豫薯7号等高淀粉品种作原料;要求加工用薯产地远离工业区、无污染;化肥、化学农药用量少,无残留。如烟薯套作甘薯,因互补防虫,虫害轻,品质好;薯块新鲜,收后48小时内加工为最宜,当夜晚气温5℃以下时要注意覆盖防冻;同时要剔除病薯、坏薯、泥块、沙子、砂礓、杂草等杂物。

二、用水。加工用水要用无污染优质的深井水,用旋流式除砂器除砂后送进水塔沉淀,从水塔中层用水。三、洗薯去皮。先用高压清洗机对薯块初步清洗,水压要达到5Mpa以上,把清洗后的薯块装入手指式清洗搓皮上料机里除皮上料。

四、磨浆除筋。去皮后的薯块进入棘轮式薯类粉碎分离机里进行粉碎筛分出游离淀粉,筛分出的淀粉乳自动流入爆气池进行爆气,使之产生大量泡沫,随即除去,除去的泡沫破灭后就是又黑又粘手的甘薯筋(果胶)。

五、除黄去渣。经爆气后的淀粉乳进入带有千分之二点五微坡的沉淀池,流动快速沉淀,密度比淀粉小的黄浆(蛋白碎片、油粉)随即流走。把沉淀池内的淀粉块放入清水池里搅拌后先经140目细箩过滤,再经240目筛绢过滤,这样就可以除去很微小的渣子。

六、淀粉干燥。经三次过滤,二次沉淀后的淀粉块,进入离心脱水机脱水,水分达到45%左右,再经气流干燥器烘干使水分达到15%左右。

七、打芡和面。以加工50千克含水分15%的干淀粉为例,打芡应用1.75千克干淀粉,加入2.5千克55℃温水调成淀粉浆,再快速冲入25千克100℃的开水中并搅拌,一定要让淀粉充分糊化,糊化后的淀粉芡能看清清盆底。这一点改传统生产加明矾为不加明矾,因为明矾的主要成分是24水硫酸铝钾,医学证明,食用明矾容易患老年痴呆证。将充分糊化后的芡糊倒入和面机中,加入50千克淀粉,正转、倒转反复和面,把面和成无疙瘩、不粘手、柔软细腻,手握面团均匀下落成线且不断为止。而后装入真空和面机,抽出面里的空气。真空度要达到负0.095Mpa。柔软的面团在真空室内的真空环境中析出空气泡,抽过真空的面团被推出真空室时,突然间受到1个大气压的压强,增加了面团的致密度。这样不需要使用添加剂就可以保证粉丝质量,使久煮的粉丝沉入锅底不漂起、不糊汤、不断碎,吃起来滑顺耐嚼有口感、有韧性、且透明。

八、漏粉煮粉。抽过真空的面团流入振动漏瓢中,振动频率在2800次/分,均匀地漏入97-99℃的开水中,充分煮熟后拉出锅沿,用15℃的凉水冲出,流如冷粉池。

九、成匝冷冻。冷却后的粉丝用络粉器旋转络成每圈等长的粉丝匝,上杆沥水。用该方法可使粉丝在冷却化冰时不会滑杆。粉丝进入冷库后,先急冷后慢冻,就是刚进入时迅速把粉丝的温度降至2-5℃,约3小时后,待粉丝充分老化回生无弹性时再降到0℃以下慢慢冷冻,直到粉丝完全结冻为止。若粉丝直接低温急冻,极易使粉丝康心冒条即白条,商品等级降低。

十、晾晒包装。把冻好的粉丝放入从井里刚抽出的15℃左右的清水池内化冻除冰,约30分钟后,粉丝间的结冰完全化去后,放水移出,挂到迎风向阳的架(绳、铁丝)上,粉丝匝的底部要切断,然后均匀摊在粉杆上,晾晒到水分达15%左右即可。晒干后的粉丝先按三杆一捆,用方便多次专用绳活结扎捆,移进库房,然后切割分量包装成5千克、1千克、0.2千克等小包装。以上为“冰粉”生产加工技术,加工完成后注意用塑料袋包装应开有通气孔,以免发霉变质。

(作者单位:安徽省涡阳县公吉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涡阳县甘薯加工研究所)

推荐访问:软饮料 英国 新技术 利润 利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