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在农村,却改变了命运的安排;抱着想在城市里保留一个完整村庄的梦想,却缔造了一个绿色生态农庄的王国;从一片荒芜的土地形如,如今却创造了一个财富的神话。随着“蟹岛”在京郊旅游的声名鹊起,付秀平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凭着对土地特有的执着和朴素的追求,缔造了今日的蟹岛辉煌。
虽然已是成功的企业家,但付秀平丝毫没有老板的“范”,依然保留着农民的本色。初次见面时,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眼前的他和身价过亿的企业家相提并论。然而,对话之后,你就会发现他的睿智。正是付秀平这种执著、朴素、踏实的作风,一步一步脚印地走过来,才有了今天的蟹岛。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辈子都是农民
付秀平的农民身份在他成名前和成名后没有丝毫的改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学农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是个农民。”
1958年,付秀平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南皋村。这是北京东郊一个普通的村庄,但事隔半个世纪后,这里却出了一位亿万富豪。
付秀平在家排行老四,是全家最能吃苦、受累干活的人。初中毕业后,他就到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种地、木匠、泥匠、电焊、司机、农业技术……样样都干得不错。后来,村里人很少有人种地了,都放弃土地,去寻找其他能够赚钱的行业了。当时,200元承包一亩地,愣是没人包。
20多岁的付秀平心动了,他想试试,看看自己能不能在这片土地上干出个样来。一狠心,付秀平包下了12公顷地。为了这块地,付秀平每天白天在农场上班后,下班就到地里去干活,每天晚上干到夜里3点多钟才回家。平地、播种、修渠、打梗、浇水、施肥……都是他一个人做,实在做不过来时,才让家人来帮个忙。
功夫不负苦心人。学农出身的付秀平没有辜负自己的一身技能,他采用旱作直播技术育秧,省工省力,秧苗长势很好,当年收获很大,产量很高。除掉各项成本后,他净赚了4万元钱,当时的万元户还很少,他的这一举动轰动了整个村子。
正是这4万元钱,让付秀平有了第一桶金,也让付秀平更不安分了,想法更多了。他选择了下海自办企业。
做过建材厂,也做过建筑行业,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最后兜了一大圈,付秀平又回归到原点。他还是离不开土地,他对土地的那份感情是融入血液的。经过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后,他回归了土地,回归了农村,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农场,做个农场主。
本想保留一座村庄,却创造了一个王国
只要谈到土地,说到农庄,付秀平整个人都会兴奋起来。凭着对土地与生俱来的深情,1996年,付秀平在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租种了200公顷荒芜的土地,创办了北京蟹岛种植养殖有限公司,开始发展有机农业。谁曾想,就是这个起点,却引领蟹岛走进了循环经济的第一步。
1998年,付秀平又投入1000万元,对长店村招待所进行升级改造,成立了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有限公司。但蟹岛并不满足于度假村固有的一些模式,在京郊度假旅游渐趋相同的情况下,蟹岛又开“都市旅游农业大全”之先河,提出“三点钟”都市生态游。三个小时,既能旅游观光、健身娱乐,又能垂钓采摘、休闲购物,这不正是现代都市人所追求的生活品味吗?将于2008年8月底开业的蟹岛“三点钟”农业园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三点钟”农业园是一个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钢骨结构的玻璃大厅,通透光亮,恒温恒湿、四季如春。大厅采取一体且又分割的布局,在瓜果蔬菜的自然分割下,形成4个各具功能的园中园:含有农家菜、粤菜、大船火锅、日本料理等风味的“浓农菜园”餐饮区,羽毛球、乒乓球等休闲娱乐的“农健园”运动区,分布着各种鱼类的垂钓池和别有情趣的钓蟹池“蟹宫”垂钓区和汇聚300余种顶尖级时尚商品的“欧洲商品城”购物区。
2003年,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号召,蟹岛在内蒙建立赤峰海金山蟹岛有机食品基地,为赤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使当地的有机农业开始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
2005年,蟹岛投资100万元,成立北京蟹岛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对蟹岛自产的有机食品进行深加工。
2006年,蟹岛与北京天普先行生态高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蟹岛赶海宫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利用高科技太阳能技术和绿色环保理念建成了以海水为主题的大型、清洁、安全、四季恒温型场馆,集海鲜养殖、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赶海宫的全部照明与供暖由太阳能提供,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室内纯海水休闲中心。
2007年,蟹岛成立了北京蟹岛农业技术咨询公司,主要负责追踪、研发有机农业新技术,为蟹岛有机农业提供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支持服务。
至此,付秀平的蟹岛王国雏形已显现。在这里,有原汁原味的餐饮美食,有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住宿设施,有一应俱全的时尚休闲健身项目……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乐不思蜀。
从最初的十几幢温室大棚、50间客房,到现今集有机农业生产、销售、观光、旅游及休闲、度假、会议为一体的可持续产业化集团,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年营业收入2.5亿元,拥有职工1500人的著名企业,蟹岛就是付秀平踏踏实 循环经济,让蟹岛步步向前
在蟹岛的诸多光环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循环经济。这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新名词,可付秀平却在蟹岛开展了10年之久。
在蟹岛,没有一样东西是浪费的,处处都是宝,包括污水、粪便、垃圾。为什么呢?想要解开这个谜,就必须了解付秀平的循环经济模式。
2003年,为了使整个园区内彻底做到无污染、零排放,蟹岛投资1000余万元改建了一座日产沼气30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一座日处理能力达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
园区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度假区人粪尿以及可利用的垃圾等各种废弃物在沼气池中经过中温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日产量200立方米,主要为旅游度假区提供炊事燃料。沼液和沼渣是一种优良的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菜地,不仅肥效突出更具有杀虫、杀菌作用,还大大减少了农作物生理病害的发生。既防止了使用化肥带来的污染,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产生的优质农产品又提供给水产、畜牧养殖和消费者,消费者排出的废物又通过沼气池发酵,提供有机肥料,同时,又获得新的能源——沼气。这就是蟹岛循环经济中的一个循环。
付秀平当初的想法就是为了省钱,而这一循环的确为蟹岛节省了不少。使用沼气作为度假区餐厅炊事燃料,一年可节省100万元的能源支出;而使用沼肥代替常规化肥,一年又可节省60万元,仅仅由于沼气的使用,蟹岛每年可节省160余万元,而蟹岛整座垃圾处理、沼气生产设施的一次性投入仅为150万元。
投入太大,付秀平不得不精打细算,而这一算,就让他陷入了循环圈中不可自拔。污水处理厂同样为他节省了不少。蟹岛度假区的污水日产生量为800吨,旅游旺季可达
1200吨,这些污水如果排放掉,既浪费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这些污水如果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曝气工艺处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净化、灌溉明渠引入沙床的再次过滤,再引入农业区,就可用于灌溉农田、菜地、养殖鱼蟹和饲养家畜家禽。这样,又形成了蟹岛水资源的有效循环。
此外,蟹岛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有两眼2 400米深的温泉井,出水温度约67℃,出井热水可以供应客房冬季采暖、游泳池和洗浴中心。温度降至40℃时,一部分通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代替电能为温室加热;一部分输送到沼气池,用于冬季发酵增温使用;还有部分输入蟹宫的垂钓中心。最后,当地热水温降至20℃左右时,用于鱼塘养鱼和农田灌溉,平均每年节约用电170万度。
在蟹岛,处处都有循环。而这种循环也在推动蟹岛步步前行。正如付秀平创办的企业一样,他的亿元销售额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滚动发展起来的。
种养结合,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蟹岛农业园区占地2500亩,分为种植生产区、种植观光区、养殖生产区、养殖观光区4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建立了种植、养殖、加工、沼气相结合的立体农业种养模式。
以蟹岛的水稻种植为例: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稻蟹混养,往每亩稻田中投放600只螃蟹,水稻为螃蟹提供了植被的环境,螃蟹可以驱除害虫、疏松土壤,使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杜绝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水稻收割后,把稻草制作成蔬菜大棚冬季保温防冻的草帘,生产出来的有机大米供给饭店食用,稻壳、稻糖经加工酿成醇酒,酒糟用来喂猪,猪的粪便运到沼气池经过高温发酵后产生沼气,供园区做饭、取暖。畜粪产生沼气后,肥力增加,用于温室种菜。并在沤肥的水坑、引水池上,种满水葫芦,既可消除臭味,且生长迅速,是天然的饲料。养完水葫芦的肥水引入鱼池繁殖鱼虫,鱼池产生的杂鱼用来喂蟹。螃蟹每年可产3.5万斤,由于蟹的铒料全在园区解决,每500克成本在16元左右,垂钓后每500克卖60~100元。立体种养模式的建立,形成了以种植促养殖、以畜肥促园艺、促水产的一条完整的生态链。
在实现能源多级利用、环保生产的基础上,蟹岛农庄以生态链为载体,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形成有机食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体系。蟹岛获OFDC(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有机食品认证,并且,蟹岛的有机食品也获得了奥运会的通行证,成为奥运食品的供应商。目前,园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种植粮、油、豆、林、果、菜、花等作物,养殖猪牛羊、马驴骡、鸡鸭鹅等十余种家畜家禽及鱼蟹等十余种水产品,在保证饭店所需的肉、禽、蛋、奶供给的同时,进行规模化加工生产,已成功开创“蟹岛”有机食品品牌,深受首都市民喜爱和认可。
蟹岛“有机、环保、可持续”的理念、“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的企业宗旨、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品牌、“前店后园”的乡村特色、农游合一等模式的建立,突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关系,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蟹岛把都市农业表现得淋漓尽致。既让农民得到利益,也让城里人得到了快乐。
在蟹岛,人们感受的不仅是度假的舒服,而是整个蟹岛俨如一个世外桃源。即使有一天不得不与世隔绝,蟹岛依然有自己的一个小天地,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而且完全节能、环保。
蟹岛不仅达到了最终省钱的目的,更树立了一个典范。2001~2007年,付秀平连续6次获得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京郊经济发展‘十大’杰出典型”称号:2003年,获得北京市总工会、朝阳区工会授予的“首都劳动奖章”和“朝阳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05年,被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总工会评选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2006年,被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授予“新农村建设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与国际接轨,再建一座国际村
蟹岛的成功在于付秀平敢想、敢做、勇于创新。虽然付秀平没有申请过专利,但在蟹岛却是处处有创新。正是这种处处创新,形成了付秀平独有的“专利”。如今,有很多企业到蟹岛“取经”,学习蟹岛模式,显然,他已引领了一种时尚经营模式。
然而,对于蟹岛来说,它并没有停止创新,如果满于现状的话,总有一天会有不同版本的“蟹岛”产生。对于未来,付秀平此时又有了新的想法,正如十几年前他有个想保留一座完整的村庄的想法一样。
他想在保留青砖灰瓦白墙的农庄外,还要与国际接轨,建立一个国际村。未来的蟹岛将要成为农业、加工业、旅游业互相促进、循环发展的大型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大型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蟹岛与德国国际三角洲公司的合作项目“北京·慕尼黑啤酒节”有望于2009年5月1日开始运营。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30亿元人民币,上缴税金2亿~3亿元人民币。这一跨国合作项目的实施,在为蟹岛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将为蟹岛确立其国际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已进入筹建之中的蟹岛民俗文化艺术宫,集中国民间艺术品精粹的创作与展出为一体,将具有东方魅力的、代表中国民间艺术最高水平的“民间艺术一绝”,诸如造纸、手工织布、剪纸、泥塑,陶艺等艺术汇集一起,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可为蟹岛创造经济效益。
另外,蟹岛还与南非、泰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合作,建设不同风格的异国风情文化园区,集中体现其民俗建筑、民族餐饮、民族歌舞等文化,直接招募相应地域、了解相应民俗文化、经营模式的外籍人士进行经营管理,将世界各地优良的民俗文化精髓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国内广大游客面前,使广大游客走进蟹岛便能全方位地领略到世界各地赋予了文化内涵的异国风情。
未来的美好蓝图早已在付秀平的脑海中勾画出来。那时的蟹岛,一面是原汁原味的农家庄园;一面将是具有国际化风情的国际村。农民和富豪也许永远都不会画等号,但却在付秀平身上实现了。
推荐访问: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