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通州新城规划提出的新的城市定位,从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在通州区宋庄镇应以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为突破口,打造新城优美循环新社区的发展路径,系统论述了各个产业带及功能区的建设重点和产业布局,并总结了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应充分依托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升级。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宋庄镇;现代农业;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2-0351-03
AnalysisofDevelopmentPathofLeisureAgricultureinRuralOutskirtsofLargeCities
——TakingSongzhuangTowninTongzhouDistrictofBeijingasanExample
ZHOU Ying 1QIU Jian-jun 1YIN Chang-bin 1CHENG Lei-lei 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w city orientation which has been proposed in New City Planning of Tongzhou District,starting from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viewpoint was elaborated that leisure and tourism should be a breakthrough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ongzhuang Town to build a beautiful new community in the development cycle path. Then the construction highlights an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the functional areas were discussed. Finally it was summarized that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hould fully rely on the leading industry,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upgrading.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leisure agriculture;Songzhuang town;modern agriculture;industrial chain
2010年的中央一号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民生,具体内容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1-2]。为了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适应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时代要求,全国各地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都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宋庄镇作为通州区的北部重镇,处于京东经济发展的纽带地位,其农业发展应融入北京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近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和新城规划确定了新的城市定位,未来通州新城核心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镇政府也曾经提出“经济强镇”、“旅游大镇”和“文化重镇”的发展战略。鉴于此,宋庄镇现代农业的发展应突破原有的传统农业定位,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产业突破口,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特征,以优美宜居社区建设为目标,努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品牌宋庄[3-5]。该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未来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进行了系统地规划和梳理,以为政府部门选择适宜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意见。
1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宋庄镇共辖47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115.9 km2。《通州新城规划》将全镇用地划分为通州新城建设区用地、温榆河生态走廊用地和基本村镇用地3大类型区。宋庄镇旅游业从2000年以后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国际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收入都稳步增长。镇政府先后投入8 000余万元对具备旅游资源的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宋庄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项目,如运河苑温泉度假村、伯爵园高尔夫球俱乐部、通顺赛马场、翟里果品观光采摘园等;特别是建设了一批典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如小堡画家村、宋庄美术馆、东区艺术中心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出现,为新时期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庄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2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宋庄镇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和百里长街东延线上,是北京的东大门。境内主要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城市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临接“三区、两城、一港、一市”,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二是特色主导产业形成规模。近年来,宋庄镇以特色果品、花卉苗木及特犬养殖为主导产业,发展定位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由生产型向观光型转变,不但打开国内外特色农产品市场,打通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还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来新的契机。
宋庄镇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不断形成主打旅游品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农业观光园品种单一、缺乏特色,景观风格与农村环境不协调;休闲游景区间没有形成有机串联整体,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经营服务档次不高,农业休闲产业附加值低等[6-7]。
2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应立足打造“水系镶嵌两翼、瓜果香飘千里”的品牌宋庄,建设“三带、六区”型休闲观光农业新格局。具体包括以下3点:一是建立与周围人居环境相协调的,兼具多功能性的观光农业园,突出“乡趣、野趣、情趣”的乡土气息。二是在空间结构上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在内容上强调自然、人文和文化景观相结合,尤其是宋庄创意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以交通干线、河流、林带等为“脉”,串联各观光旅游项目及景区的观光农业产业空间新形态。三是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农户分散接待服务与适度规模服务相结合,形成分散与集中的优势互补。
3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重点
3.1“三带”发展重点与布局
3.1.1温榆河休闲观光带。温榆河休闲观光带建设布局在沿河堤一线滨河路两侧的生态廊道上,沿途主要经过管头、吴各庄、葛渠、尹各庄、富豪等5个村。按照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沿河文化底蕴,保持温榆河天然河流的特点,按照“水清、流畅、岸绿、部分通航”的标准,将其沿岸建设成为北京市第2道绿化隔离地区的重要绿色休闲观光带。整个休闲观光带又分为上游观赏林带和中游观光林带2段。
3.1.2潮白河生态观光带。潮白河生态观光带建设布局在潮白河流经的港北、西赵、关辛庄、高各庄、郝各庄、南马庄、小杨各庄、白庙村、北刘、摇不动、师姑庄等11个村。其建设总体思路是保留河床、漫滩、植被原有的形态体系,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大力栽种常绿阔叶林和彩叶树种,适当增加人文游憩设施建设,将游憩设施与林带种植相结合,营造人工堤岸形态;将分段蓄水与分期开发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清新舒适的绿色休息区。整个生态观光带又分为上游湿地景观带、科普长廊观光带和中游森林观光带。
3.1.3六环路观赏林带。六环路观赏林带布局在六环路沿线的交通廊道上,沿途大致经过王辛庄、小营、大庞村、沟渠庄、疃里、六合村等6个村的公路地带。其总体思路是高速公路和城区组团之间建设高水平的绿化带,既要发挥生态廊道作用,又要营造出绿化带不同层次、颜色及形状的景观效果;此外,依托公路两侧的速生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主动尝试“林菌结合”、“林药结合”、“林草结合”等模式;同时,开辟绿色休闲娱乐区[8-10]。
3.2“六区”发展重点与布局
3.2.1花卉苗木观赏区。花卉苗木观赏区分布在壁富路两侧、小中河西岸、徐尹路两侧的片状区域,该区主要是为满足宋庄镇花卉苗木产业向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方向发展的要求,在温榆河休闲观光带建设集花卉产销、科研、信息交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开发示范项目,形成观叶植物、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切花、草皮等全面发展的生产格局。
3.2.2精品瓜菜旅游区。精品瓜菜生态旅游区分布在中心镇六环路以西、通顺路以东的带状区域。瓜菜采摘体验区是要依托瓜菜产业的发展优势,将自然景观、农田景观和科技农业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兼具生产、采摘、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的人文景观。同时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建设以“农家乐”模式为主的休闲生态农庄。
3.2.3现代农业展示区。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区位于宋庄镇东北部的过渡带,北与顺义接壤,南到徐尹路,西接六环路,东到东部发展带联络线。根据宋庄镇近期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将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区划分成农业风情园观光旅游区、伯爵农艺园观光休闲区、潮白河沿岸温泉度假区、中坝河流域观光渔业区、六环外畜禽生态养殖区、平家疃设施花卉示范区和循环农业发展综合示范区等7个功能示范区。
3.2.4文化创意产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区建在小堡画家村,画家村的总体发展思路是通过文化为宋庄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通过文化品牌打造宋庄区域核心竞争力,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宋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推动宋庄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将文化元素逐步渗透到传统产业价值主体中,通过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大幅度提升传统产业的价值。
3.2.5特种养殖服务区。特种犬养殖娱乐服务区以大邓、高辛2村为发展重点,发挥大邓村犬业养殖基地的龙头作用,发展集犬业养殖、交易、宠物医疗、美容、服装、保健、游戏、训练、丧葬等犬业养殖配套服务业于一体的宠物乐园。面向国内外拓展业务范围,增设外国籍人养犬、单位豢养军从犬、警犬、科研用犬、护卫用犬以及演艺用犬等特种犬种,为特殊行业培养特殊犬种。
3.2.6循环农业示范区。宋庄镇循环农业发展综合示范区,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各产业通过物质循环连接在一起,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图1)。①果菜种植产业链。包括4条产业链:一是北寺村、翟里村的果树产业链;二是南马庄、小杨各庄的特菜产业链,其中以中国·宋庄农业风情园及宋庄伯爵农艺园为发展重点。果菜产业链是整个循环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独具宋庄特色的观光果业和特菜,打造京郊乡村旅游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又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绿色、有机的安全饲料,促进有机畜产品生产。②畜禽养殖产业链。包括4条产业链:一是小营的生猪产业链;二是北6村的禽类产业链;三是北寺、喇嘛庄的奶牛产业链;四是中坝河渔业产业链。畜禽养殖主要是通过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猪-沼-鱼-果(菜)”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生产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畜牧业作为循环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为上游果菜种植提供有机饲料,并为下游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安全加工原材料。③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宋庄镇农产品加工主要包括蔬菜加工和饲料加工2类,并以北京绿洁明蔬菜销售公司、北京农乐饲料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为代表。农产品加工业是构建一个循环农业经济系统的必需要素和使链条正常运转的决定因子。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主要完成由原料到产品的转化,实现价值的增值。
4总结
总之,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农业功能经营拓展形式,在宋庄镇已经表现出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镇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一要充分依托林木花卉产业、精品果蔬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特犬养殖业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兼容、田园风光与旅游景点的呼应、生产活动与旅游功能的耦合以及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互动,努力发展成为集科学生产性、情趣生活性、休闲观赏性、娱乐健身性、社会文化性和自然生态性特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二要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服务于“滨水宜居”通州新城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加快建设与首都经济相应的农业生产结构,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建立富有区域特色、具有强劲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5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EB/OL].[2010-03-03].http://news.sina.com.cn.
[2] 赵长保.拓展农业功能建设现代农业[J].农村工作通讯,2007(3):23-24.
[3] 杨运山.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6(9):193.
[4] 通州区委区政府.通州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EB/OL].[2006-09-04]..
[8] 李碧珍.产业融合:林业产业化转换的路径选择[J].林业经济,2007(11):59-62.
[9] 陈艳,陶表红,邱树彬.遂川县红色与绿色生态旅游的构想与启示[J].农业考古,2006(3):238-241.
[10] 王克西.秦岭北麓环山带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人文地理,2007(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