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R14.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1-0-01
寄生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国曾经在1988年和2001年进行过两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本研究目的是了解晋宁县寄生虫感染情况,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按《 云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开展调查工作(1)调查对象:农村常住人口,(2)抽样方法及样本量:按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两个调查点,分别为二街镇肖家营村委会肖家营村、夕阳彝族乡打黑村委会打黑村,在各调查点进行宣传动员、 摸底登记后,按知情自愿原则共计调查了 501人。其中男性217人, 女性284人,年龄0~87岁之间。(3)调查内容:采用调查表了解调查点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另外还抽取各调查点粪检人员各60名开展健康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通过采集居民粪便标本进行寄生虫的检测。
1.2 方法
按照《 云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实施细则》 进行调查。各类寄生虫感染检测方法为: ①土源性线虫、 带绦虫、 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Ka -to-Katz法), 对受检者进行粪检( 一粪两检), 检查土源性线虫、 带绦虫、 华支睾吸虫等蠕虫虫卵并计数。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试剂盒由安徽省血防所生产。具体方法是: 将每份粪便标本取两张载玻片编号; 将尼龙绢片置于待检粪样上, 用塑料刮片轻压尼龙绢片并在上轻刮, 使细粪渣透过尼龙绢片的微孔滤出到绢片表面; 将定量板置放在载玻片中部,然后用刮片将绢片表面的粪渣填入定量板的中央孔, 填满并抹平全孔; 移去定量板, 将浸泡好的亲水玻璃纸盖在粪渣上, 用另一载玻片覆于玻璃纸上垂直均匀用力压制, 使粪便均匀展开到载玻片边缘; 将制作好的加藤片置于标本盒内, 室温下透明2~3小时, 待检。②儿童蛲虫感染调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具体方法是: 对3~6岁的儿童于清晨起床解便前, 用宽2.5cm 的透明胶带贴附于已经暴露的肛门周围皮肤皱褶,使胶带与皮肤充分接触;将胶带平整贴在载玻片上,用棉球压平,待检。③肠道原虫感染调查采用碘液涂 片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一粪一检),检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 体。 具体方法是:每份粪便取两张载玻片,分别滴加1滴生理盐水和1滴卢戈氏碘液;用竹签沾取火柴头大小的粪便(约3 g)分别在生理盐水和滴卢戈氏碘液中均匀涂布,加盖盖玻片, 待检。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不同性别、年龄及寄生虫感染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重点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感染寄生虫种类
本研究实际调查501人,感染寄生虫者18人,总的感染率为3.59%,男性感染率为3.69%(8/217),女性感染率为3.52%(10/284)。本次调查只发现了钩虫、鞭虫、带绦虫和原虫,未发现其他寄生虫感染,其中钩虫感染率为0.40%(2/501), 鞭虫感染率为0.20%(1/501), 带绦虫感染率为0.20%(1/501),原虫感染率2.99%(15/501),其中1 人感染了带绦虫及2种原虫。
2.2 不同性别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比较男女寄生虫感染率见表1。男女寄生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 P=0.921)。
2.3 不同年龄组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比较不同年龄组寄生虫感染率见表2。不同年龄组分别为青少年组:0~20岁;成年组:21~60岁;老年组:60岁以上。青少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寄生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714, P=0.156): 青少年组和老年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2,P=0.101),成年组和老年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7,P=0.091)。
2.4 不同地区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比较,不同地区寄生虫感染率见表3,两个调查点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7,P=0.001)。
3.讨论
1992年云南省開展首次人体寄生虫调查,查到寄生虫25种,全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6.30 %,其中蛔虫、 鞭虫和钩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9.6%、 27.3%和19.3%[1]。2003年云南省第2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感染率为28.86%,查到肠道寄生虫11种[2]。2012-2014年云南省开展土源性线虫调查, 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7.47%。蛔虫、鞭虫、钩虫、绦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21%、0.40%、6.01%、 0.004%和0.74%[3]。本次调查与前三次全省调查数据相比,晋宁县重点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59 %,其中钩虫感染率0.40%,鞭虫感染率0.20%,带绦虫感染率0.20%,原虫感染率2.99%。感染率大幅度下降。晋宁县目前居民寄生虫感染以原虫为主,其次为钩虫、鞭虫。这与近年来晋宁县积极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有关, 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寄生虫病防治, 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大多数已使用自来水, 改变了不良卫生习惯, 是晋宁县重点寄生虫感染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不同地区感染率比较发现, 肖家营村感染率为0.80%,打黑村感染率为6.37%,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打黑村的感染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山区环境条件差,不良的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是防治重要寄生虫病的关键环节,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病意识,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和卫生素质是我们今后预防寄生虫病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对策。今后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居民集体服药, 改变农村居民卫生习惯,加强粪便管理, 继续开展改水改厕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降低晋宁县居民寄生虫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杨家伦,杨洪模,王云昆,等.云南省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 J] .云南卫生防疫: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专辑,1992,3( 28):1-9.
[2]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J] .云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5, 10( 特刊): 1-4.
[3] 汪丽波,吴方伟、杜尊伟等云南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 J]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7: 634 -63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