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县养猪生产日趋规模化养殖、生猪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市场的流通环节监管的薄弱,导致生猪疫病日益复杂,疾病防控上,给生产者和监管部门提出更高要求。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县规模养猪场如何提高防疫质量和问题进行综合性防制作了探讨。
关键词 规模养猪场;防疫;措施
1当前猪场存在的问题
1.1防疫硬件设施和技术人员匮乏
部分养猪场因周转资金不足而存在防疫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个别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导致养殖场规划布局和选址不合理、没有设立兽医室、防疫人员缺乏、疫苗储存不当等问题。
1.2“重养轻防”,防疫意识淡薄
大多数养猪场只注重养殖而疏忽防疫。接种疫苗没有按程序免疫接种,错过最佳接种时期。有些猪场未设立执业兽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导致重治疗而轻预防,不认真进行疫苗预防接种。猪发生疾病后再治疗造成疫病扩散引起重大经济损失。
1.3免疫程序混乱、程序不合理
部分养猪场防疫程序混乱,购买疫苗没有走政府采购制度,免疫程序多年不变,免疫后从不进行抗体检测,无法了解防疫质量的好坏。部分养猪场不建立免疫档案,造成免疫档案缺失,对使用过的疫苗、药物等无任何记录,日后无以查对,甚至发生疫情后无从分析原因,无法查出接种过什么疫苗。
1.4对消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养猪场技术员对消毒工作認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消毒工作过于形式化,根本没有形成严格消毒制度,有些猪场根本就不进行常规消毒。有些养猪场虽然有消毒室、消毒池、但形同虚设,不能正常使用,消毒剂品不交替使用品种单一,起不到应有作用。
1.5环境污染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氨气、粪臭素等有毒气体,畜禽养殖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我县有些猪场圈舍地面肮脏,粪便没有及时清扫,卫生条件极差,通风换气和排水不佳。有的养猪场粪便乱堆放,污水乱排放等。猪场环境卫生极差给各种疾病传播创造了场所,猪场的整体卫生环境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养猪场最基本的疾病防控措施之一。
1.6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病损害猪体健康,降低动物机体免疫能力,甚至造成死亡,严重影响猪群健康。寄生虫主要发病于夏季,是疥螨、血虱、蚊蝇等繁殖旺盛季节。寄生虫多寄生于猪体内和皮肤上,造成生猪营养不良,变成僵猪而导致出栏率低,生猪疫病防控上有重大隐患,严重影响猪场发展。
2提高防疫质量的措施
2.1建立规范的免疫程序
养猪场要合理有效免疫接种,应在20-25日龄进行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苗首免,60-70日龄进行二免,200-220日龄进行三免。25-30日龄分别注射仔猪副伤寒菌苗一次,猪口蹄疫疫苗仔猪60日龄进行首免,90日龄二免,140-150日龄应进行第三次补免,预防各种疫苗,种用成年公猪每年补免二次,经产母猪在断奶时或配种前补免一次。
2.2综合性防疫措施
搞好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控制和杜绝传染病传播和蔓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3加强日常补免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应自繁自养,减少疫病传播。定期杀虫、灭鼠、防鸟,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认真贯彻执行市场检疫和屠宰检验等各项工作,以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做到预防接种的有的放矢,对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弄清当地存在哪些传染病,主要在什么季节流行,根据实际情况拟订每年的预防接种计划,尽可能做到每头接种。在两次接种间隔期间,每月或者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对新生仔猪(1月龄以上)和新引进的猪只应及时进行补免,平时注意观察。
2.4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各场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关注动物各个日龄段的营养配比情况,根据动物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营养配比,以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提高动物抵抗力,避免动物疾病的发生。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饲养制度。重视养猪场周边环境,定期清洗养猪场,清除动物排泄物。做好消毒工作,以保证养猪场环境的清洁卫生,营造有利于动物生长。要保证饲料的品质。
2.5改善猪场的环境卫生
规模化养猪场,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做好猪场的标准化建设,要设立隔离墙和隔离带,养猪场选址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阳背风的地方。应该远离化工厂、屠宰场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的下风口或附近,避免病毒与细菌传播。具备清洁水源,优良排污和排水条件,应设有无害化处理设施。
2.6建立免疫档案实行规范管理
规模养猪场必须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规范用药、免疫、消毒、生产等制度,保证养猪场安全。要做到科学合理用药,对症下药、使用国家认证的兽药和饲料厂生产产品,避免产生药物残留和中毒等不良反应,要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得私自滥用。饲养过程及用药须有详细记录。饲养畜禽整个过程中,要定期对水样、饲料、畜禽粪便、血样及有关样品进行药物残留检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减少药物残留。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是增加效益最有效手段。
2.8定期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
妊娠母猪产前后半个月,饲料中添加保健药以减少母猪体内带菌数,降低仔猪发病和母猪产后综合征发生,快速恢复母猪机体健康。乳猪饲料中加入保健药,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另外我县的养猪场没有寄生虫病的发生,受寄生虫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低。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平时应做好驱虫及保健工作,减少内源性疾病的发生。
2.9认真做好猪场日常消毒工作
为我县养猪场健康发展,做好猪场日常消毒工作,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保持消毒剂有效浓度,勤换消毒药品。实行全面消毒,不留死角。特别注意病死畜禽运输经过的通道,隔离区或停留过的地方更要严密消毒,消除致病因素。
3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规模养猪场的壮大与发展,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必要。因此根据规模养猪场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综合防制措施,提高规模养猪场防疫质量,降低动物发病率与死亡率,保障动物正常生长,提高规模养猪场出栏率和商品率,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养猪场自身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