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时间:2022-10-24 19:06:02 浏览量:

【摘 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 R D S)又名肺透明膜病(H M D),主要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而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其病理特征为肺泡至终末支气管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表现;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一般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引起。该物质由肺n型细胞产生,其主要成分是脂(占80%以上),其他成分为少量蛋白胆因醇等。磷脂中以卵磷脂(PC)、磷脂甘油(PG)为主,它们是降低表面张力的主要物质,其他尚有鞘磷脂(S)、磷脂酰乙醇胺(PE)及磷脂古酰肌醇(PI)等。上述表面活性物质,在孕20~24周时,可在胎儿肺内测得少量,到35周后则迅速增加,如分娩过早,因肺内此物质不足,故本病在早产儿多见。由于该物质可使肺泡表面张力降低,有碍肺泡张开,故呼气时肺泡不致完全萎陷。若缺乏此物质,则肺泡在每次吸气张开后又随即萎陷,再度吸气时又需用很大负压使其张开,这样就造成呼吸极端。

1 临床表现

出生时多无症状,一般多在6h内出现症状。发病后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增快、浅表,呼气时发出呻吟,吸气时出现三凹,呼吸困难与青紫呈进行性加剧。严重者呼吸不规则、缓慢且有暂停。患儿面色青灰或灰白,胸廓开始时较隆起,以后因肺不张而渐下陷,两肺呼吸音大多减低,深吸气时于肺底部可听到少许细湿哕音。因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及周围循环不良的表现,体温常不升,四肢肌张力低下。随着透明膜形成的增多病情愈加严重,除呼吸衰竭外,可发生昏迷。患儿多在3d内死亡。能存活3d以上者,当新生儿自身能产生一定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随着肺成熟度增加,多有的可能。少数轻型病例,起病可迟至24~48h,呼吸困难及青紫较轻,可无呻吟,一般3~4d后逐渐好转。

2 实验室检查

由于通气障碍,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因存在酸中毒,血液pH降低,BE减少。由于组织破坏,血钾增高,早产儿因肾功能不成熟,血钠可偏低。

(1)肺成熟度:羊水中卵磷脂/鞘磷脂(L/S)比例≥1表示肺已成熟,如

(2)羊水泡沫试验(即胃液震荡试验);属生物物理测定方法,取羊水(或早期抽取胃液)或支气管分泌物0.5~1.0 ml加等量95%乙醇(酒精),用力振荡15s后静置15 min,观察试管液面周围泡沫环形成,无泡沫为(-),≤1/3试管周有小泡沫为(+),>1/3试管周围至整个试管周有一层小泡沫为(++),试管上部有泡沫层为(+++)。(-)支持本病诊断,(+)或(++)为可疑,(+++)可排除本病。

(3)血气分析:依病情轻重有不同程度的pH、P a02 下降及P a C02 升高。

(4)电解质测定:血钠下降,血钾早期正常,以后升高,常合并低血糖、低血钙和血胆红素升高。

(5)典型X线检查两肺透光度普遍下降呈长玻璃状,内有均匀的细小颗粒状阴影,有“支气管充气征”严重者可称为“白肺”。

3 治疗

3.1 一般处理

(1)给氧:鼻塞持续正压呼吸(C PAP)或机械呼吸;(2)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保持道通畅;(4)合适的温度、湿度,减少氧耗;(5)合理喂养或静脉营养。

3. 2 药物处理

(1)抗感染:青霉素20万~30万U/(kg.d) 生理盐水20 ml(青霉素皮试阴性)

(2)应用表面活性物质作替代疗法,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100~200 ml/(kg.d)气管内滴入s t。

(3)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促进动脉导管闭合,吲哚美辛0.2 mg/kg,10%葡萄糖溶液20 ml。

(4)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肺血管,以增加供氧效果,酚妥拉明0.5~5μ g/(kg.min) (维持)或 酚妥拉明0.5~l mg/(kg?次),10%葡萄糖溶液20 ml。

(5)维持血压和各脏器的灌注,多巴妥

5~10μg/(kg.min)。

(6)轻症触觉刺激。对触觉刺激反应好者,不必过多特殊治疗。

(7)氧疗避免低氧及高氧。可用鼻导管,1~2 L/分,维持S a 02 90%左右。

(8)持续正压(C P A P)呼吸鼻塞或气管插管C P A P(压力3~4 cm H20)可减少发作。一般不用间断强制呼吸(I M V),只在有呼吸性酸中毒,或开始治疗时以尽快使病情稳定。

(9)药物治疗氨茶碱或咖啡因可减少发作次数及呼吸机的应用。

(10).紧急处理过程中,应做检查找出呼吸暂停原因,进行病因治疗。

4 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发生率高(约70%)应注意预防。

(1)置俯卧位,避免颈部屈曲,暖箱温度调至中性温度低限,避免波动。

(2)少行咽部吸引,动作轻柔。

(3)24小时监护至34周或无发作后一周,以早期发现。

(4)营养供给,减少肌肉疲劳,P C V<30%应输血。

5 注意事项

(1)新生儿所居住的环境应保持通风,凉爽,不干燥不潮湿。(2)新生儿所盖的被褥应干爽,轻便,且保暖性较好。(3)不要使新生儿处于饥饿状态,(4)新生儿平躺时应保持头部和身体平衡。(5)新生儿的手要戴手套,以免刮伤脸部等。

参考文献

[1]孟淑琴,王力宏,张杰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表现[J].现代医学,2010,8(9).189-190.

[2]李梅,闫洪亮,季红军.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J].健康大视野,2011,9(8).256-257.

[3]孙应华,林海燕,孟凡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因[J].中外健康指南,2012,9(7).345-346.

推荐访问:窘迫 综合征 新生儿 临床表现 呼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