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所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现在的水利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及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希望给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设计;措施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注重工程建设质量,同时还对水利工程的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现代水利工程设计,除了满足工程的功能要求之外,还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当地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功能齐全、美观、生态环保的和谐统一。
1生态水利的概念
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水利是从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出发,把人和水利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考虑,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建立有利于生态维护与修复的运作机制,从而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一些水利工程所造成的生态问题也采取了一些修复和补救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标准与规范不统一、不完善
由于目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以传统水利为基础,很多规范与标准不是很完善和全面。如:生态需水量计算只是一个行业指导文件,生态型河流护岸工程设计规范也还没有编制出来,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也缺少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等。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域之间的差异很大,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一些水利设计工程标准有一些新的评价标准,但是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无法适应不同地域范围及不同的施工环境。目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缺乏基于不同区域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无法适应每一项水利工程。
2.2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的设施协调运行不充分
现今,在一个流域内,对原有的水利工程进行新的生态水利工程改造以及优化设计,由于原有水利工程设计缺乏生态保护的理念,而现在需要对原水利工程进行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原来工程的防洪排水标准、发电效能、灌溉功能等,有的甚至会给原有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一些风险。
2.3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生态设计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操作介入的较晚,生态水利工程,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科目,另外,生态环境科技技术人员与水利工程构建人员合作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当前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参照生态理论来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意识不强;在水利工程材料选用方面,也很少能将生态环保材料考虑进去,这势必影响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生态设计意识不强或许跟长期以来对水利工程只是重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而对于生态的考虑则相对比较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需要加强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设计意识。
2.4生态水文测验资料缺乏的影响
生态水文测验资料作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能够从水文测验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水文过程的分析,帮助评价水文过程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而水文资料的缺乏,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很难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以有效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参数进行设计。当前,我国水文测验工作相对比较落后,水文测验资料相对比较缺乏,是导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能很好地进行的原因之一。
3针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3.1完善及统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及规范
目前有关生态水利工程方面的经验不足,有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我们可以参照国外一些相关经验,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还可以编制一些相关的有针对性的生态水利工程规范,既可以对一些水利工程进行指导,也是适应生态水利发展的新需要。
3.2依靠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进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调整设计的目标,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进行有效结合,并将此作为设计的基础,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重视对水利工程服务对象的保护,明确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要求,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在充分了解水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更加全面地进行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控制,使水利建设建立在无害于生态的基础之上。
3.3明确生态敏感目标,合理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首先要有明确设计的内容和目标,在设计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受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在工程的设计和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对生态目标各方面的影响和危害,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减少生态危害和影响的方案,进行全面的规划,尽量减少对生态的影响,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明确生态敏感目标,结合水利建设的实际,才能使得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符合水利建设的实际,在实际的运用中快速运行。
3.4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环境紧密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基本情况,还应充分应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以使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紧密结合。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到水利与其它工程的区别:工程作用的水量较大而且还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等进行设计,要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体现环境保护和修复性,还要使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相结合,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环保性。
3.5强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队伍建设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有很大的不同,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扎实的水利工程设计基础,还要有很强的生态意识。目前,国内的一些水利院校也开设了关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课程,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专业的日常培训和训练学习,提高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让他们熟知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以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保障生态水利设计人员队伍建设。
4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所以做好水利工程设计对水利工程的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把握“工程与生态、景观与文化、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主题,做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水利建筑整体与景观设计内容相融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水工建筑物个性、布局、色彩和创新,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性、整体性等因素,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生态环保、美观、可持续性等。虽然,在建设的过程总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就应该及时的改正和处理,从具体的情况出发来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使得水利工程能顺利地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申立广.浅析水利工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7)
[2]孙志红,刘江良.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3(06)
[3]王羊宝,王铭.人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理念—江苏省泰州市打造特色水城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6(11)
[4]高再胜,周长勇.人水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水利天地,2009(05)
[5]邓良军.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利[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6)
[6]周长勇,钟绵志.人水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