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防灾减灾新形势下中国高风险地区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战略分析

时间:2022-10-22 18:30:08 浏览量:

摘要從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紧迫性入手,简要阐述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灾害风险加剧,提出中国高风险区的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工程与非工程性措施,并就东中西部综合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风险;气候变化;综合风险防范;区域差异;防灾减灾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P954;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1-0165-04

Strategic Thinking on Integrated Climate Change Risk Prevention in China’s High Risk Area under New Situ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KONG Feng1,2,3,4,WANG Yifei1,XIN Yuan1,2 et al

(1.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aining Center,Beijing 100081;2.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81;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4.Academy of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875)

AbstractFrom the urgency of integrated climate change risk prevention,the risk of natural disasters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was briefly described,the engineering and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of integrated climate change risk prevention in China’s highrisk areas were proposed,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comprehensive risk prevention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Key wordsHigh risk;Climate change;Integrated risk prevention;Regional differences;New situ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话题。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经济社会发展、生命安全和生态系统等造成了巨大危害,给灾区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已成为全球和区域灾害与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综合防灾减灾和风险防范越来越受到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3]。

2016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防灾减灾工作,特别强调综合防灾减灾。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强调,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特别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灾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灾减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防灾减灾应该摆在重要位置。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是灾害发生、环境风险形成的两大根本原因[3]。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速度和强度是历史罕见。同时,随着人类影响力的扩张,当前生存环境的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此背景下,全球气象灾害以及由此触发的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出现新特点和新变化,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4]。中国高灾害风险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汾渭平原地区、两湖平原地区、淮河流域、四川盆地及其西部边缘山区、云南高原地区、东北平原地区、河西走廊和天山北坡地区等,集中来看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高风险区域[5]。这些地区综合气候变化风险等级高值区比例相对较高,一方面显示其自然致灾因子的种类多、频次高、相对强度大;另一方面也显示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和地均财富相对较高,如果对自然灾害设防水平不高,则因灾造成的遇难人数较多或直接经济损失量较大[6-7]。

综上所述,针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高风险区开展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之一。笔者从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紧迫性入手,简要阐述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风险加剧,并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高风险区综合防范提出措施。

1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紧迫性

自然灾害风险是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则是自然和人为干扰(人类活动)所形成气候系统的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可能损害程度。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灾害发生的风险程度也有高有低,其防灾救灾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经济越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虽然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越大[8-9];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灾后恢复的能力和速度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旦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10]。因此,在不同风险程度的地区应该部署不同的风险防范技术和措施。

推荐访问:减灾 防灾 中国 新形势下 高风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