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23 16:54:01 浏览量: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发展,运用实证方法分别从积累效应、收益效应和制度效应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应重视发挥FDI在推动我国人力资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把人力资本战略纳入FDI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FDI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贡献度。

关键词 FDI;人力资本;外溢效应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2-0127-04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人力资本积累(HCC)是开放经济背景下人口资源丰富型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国外相关研究表明,FDI与HCC对于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形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效应相互传递的关系[1]。FDI对东道国人力资本的促进效应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FDI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2,3]二是FDI的人力资本收益效应。[4,5]三是FDI的人力资本制度效应。[6]随着我国FDI规模的持续增长,理论界开始关注FDI的影响问题,其中也涉及到人口方面,但大多数文献都侧重探讨FDI对就业的影响,而围绕人力资本层面的研究还不多,仅有少数研究文献涉及,但研究视角却仅集中于探讨我国人力资本对FDI的影响。[7,8]针对FDI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尚少有报道。本文力图以我国20多年来的外向性经济和FDI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地考察FDI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

1 FDI对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影响

理论上人力资本积累途径可包括教育、培训、健康医疗和迁徙等多个方面,但一般认为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主要从教育层面来考察人力资本积累程度。在计量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存量时,理论界运用的方法也各异,常用的指标方法有:教育经费支出、学生入学率和毕业率、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学历水平)和教育年限等。由于FDI本质上属于一种经济流,而教育经费支出也是一种经济流,因此选择以教育经费水平(JYJF)作为人力资本积累指标较为合理。为了能分析FDI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我们依照卢卡斯的分析方法,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两种类型,其中一般人力资本积累以基础教育经费(JCJYJF)作为衡量指标,而专业人力资本以专业教育经费(ZYJYJF)衡量。我们以教育经费支出为因变量,以FDI存量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但FDI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可能存在着滞后性,即即期FDI会对以后若干期教育支出都产生影响,且滞后期难以准确把握,这制约了我们尝试建立精确模型。不过已有研究表明,FDI对教育支出的滞后影响效应是一种正向递增关系,滞后期越长,累积影响效应越大[9]。基于此,笔者暂不考虑滞后性,而先考察累积FDI与即期教育支出的关系,如果能验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那么滞后正效应无疑会更显著。循此思路,我们分别以每年的JYJF、JCJYJF和ZYJYJF为因变量,以每年的外商直接投资累积数(FDI)为自变量,分别建立FDI与我国总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积累回归模型:

根据表1有关数据,运用Eviews3.1软件对上述模型分别进行OLS分析,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回归情况看,三个模型拟合优度都很高,且除模型

其中:专业教育经费额=高等教育经费+中专经费+技工学校经费(1991年前数据缺少);基础教育经费=总教育经费-专业教育经费;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工业总产值/年工业从业人员数。

过5%显著水平检验,通过对DW值和BG检验分析,所有模型都排除自相关性。

模型分析结论为:

(1)FDI对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模型显示,累积FDI每增加1%,能带动当期的总教育经费投入增加0.74%,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增加0.9%,专业教育经费投入增加1.54%,如果考虑到FDI对教育支出影响的滞后正效应,无疑 FDI对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是非常显著的;

(2)短期内FDI对我国专业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从回归系数看,FDI对即期专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系数要远大于基础教育,这一结论也验证了Dirk Willemte(2001)[2] “短期内FDI对专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要大于一般人力资本”的观点。

FDI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机理可归结为信号效应和价值效应。信号效应是指FDI能够提供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信号。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与工资报酬具有信号显示功能和预期效应,能够影响到潜在就业人群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决策。FDI能提供给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人力资本型劳动者就业机会与高工资报酬,提高了专业人力资本预期收益率,因而在短期内能激励人们增加专业教育投入,进行专业人力资本投资,而随着FDI持续稳定的信号机制扩散,将形成长期教育投资的良好预期,带动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投入增加,促进一般人力资本的积累;价值效应是指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够促进社会财富价值增加积累,比如政府税收的扩大、民众收入的增加,这客观上也能提高投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能力。

2 FDI对我国人力资本收益效应的影响

衡量劳动者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内在指标是劳动生产率,而外在指标则是工资率水平。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工资率水平不能完全衡量劳动者人力资本收益水平,考虑到工业制造业是当前我国FDI的主要分布领域,因此本文以工业劳动生产率作为衡量FDI的人力资本收益效应的参照指标,不考虑具体行业差异,以每年工业劳动生产率(GYSCL)为因变量,每年的FDI存量数为自变量,构建如下模型:

从以上回归结果看,模型各指标均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从回归系数可以发现,1985-2003年累积FDI对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也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累积FDI每增加1%,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加0.616%,从而促进了我国工业领域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这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Felipe Larrain B(2002)[5]的观点。

FDI之所以能够促进东道国劳动生产率提高,其原因可归结于三种效应:

(1)示范效应。外资企业的进入,会带来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水平,借助培训等手段能提高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劳动生产率;

(2)合作与竞争效应。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土化战略,获取最大盈利水平,外资企业会对当地的合作商与关联企业实施培训和技术支持,这样也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强大的技术与市场竞争压力,也会激励和迫使本地竞争企业致力于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以维系生存空间,因而推动了整个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培训技能等会随着外资企业人才“跳巢”和流动而随之外溢和扩散,东道国当地企业可以通过吸纳外资企业外溢的人力资本,获得所需的生产技术与技能,最终带来整个区域企业技术与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3 FDI对我国人力资本制度效应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人力资本成长的重要制度环境是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能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本成长激励机制。在外资进来之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区域和城乡市场分割明显,劳动力流动受阻,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信号效应和竞争机制失灵,不能提供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

FDI对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各类企业中,外资企业是最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实行市场化劳动契约的企业类型,因此其职工的劳动关系具有鲜明的市场化、法制化特征;其次,外资企业实施一套市场化、效率化的人力资源录用、考评与薪酬管理制度,并与每个职工的人力资本禀赋和工作努力程度紧密挂钩。其中尤以其工资制度最为明显。蔡窻[8]通过测定不同企业形式的平均工资和工资差异系数,发现FDI企业平均工资水平要大于国内投资企业,这体现了效率工资的要求,而同时FDI企业工资水平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幅度也明显高于国内企业,这也反映了其工资报酬的市场化。第三,FDI也促进了我国区域间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流动。FDI 的“就业高地”信号机制成为推动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重要诱因。朱金生[10]将FDI对区域就业差异的影响归结于两方面:一是直接转移效应,FDI投资空间的差异,导致了区域就业替代效应,外资在东部地区投资倾斜,引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加速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流动;二是间接转移效应,表现为FDI积聚产生的范围经济和外溢效应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拉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这些对区域间就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流动无疑产生深远的影响;第四,FDI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改革步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我国加入WTO,加速与国际准则接轨成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FDI企业实施的是国际通行的规范化劳动用工制度,因此给我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和学习平台,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利用FDI企业的劳动力制度外溢,汲取成功经验,推动相关制度改革。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贡献率

不同的外资结构对东道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外资企业类型中,大型外资企业具有发展层次高,资金技术实力强,管理运行规范特点,所提供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也优于一般中小型外资企业,因而对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促进效应要高于后者;而从产业结构看,外资中的高科技产业比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知识要素的聚集程度要高,人力资本外溢性更强,更能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的发展。要围绕人力资本发展战略来优化与调整外资结构,提高外资利用质量。要优先引进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有积极意义的跨国企业及资本、技术密集型外资产业,逐步限制那些技术含量不高、国内相对成熟饱和的一般劳动密集型外资发展,以形成一种高人力资本平台型外资利用结构。

4.2 合理引导外资的区域投向,改善人力资本禀赋的地区分布结构

目前我国区域间人力资本分布存在严重不均衡态势,东部地区总体人力资本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但也与外资分布结构有关。FDI过多地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不仅会形成强大的经济流,拉大东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东部区域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其信号机制又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存量人力资本的流入,进一步扩大了东西区域间的人力资本差距。因此要重视对外资区域投向的有效引导,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相关条件,鼓励外资增加对中西部区域的投资力度,这样,一方面FDI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增强本地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外资的“人力资本高地效应”,吸引人才回流和流入,聚集人才资源,实现区域间人力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

4.3 激励外资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

(1)鼓励外资企业实施对本地员工与关联企业的培训计划,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2)促进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国内存在配套关系的产业,要通过提高外资企业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本土化采购力度,实现内外资企业间的产业有效合作和分工,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使得国内企业能在分工中直接学习到外资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对于存在竞争关系的产业,也要通过有效沟通与合理引导,让国内企业在竞争中学习,更新竞争观念,提高运营效率;

(3)鼓励外资企业加强与国内科研部门的合作,比如与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R&D中心和产学研组织,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共同科技攻关;

(4)逐步开放和允许外商直接投资于科教文卫事业。科教文卫事业是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重要载体,引进外资,不仅有利于推动这些部门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还能促进与国际接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发展水平;

(5)对于外资企业捐助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慈善行为,要从舆论环境到外资政策多方面予以鼓励。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agnus Blomstrom,Ari Kokko.FDI and Human Capital:A Research Agenda[J].OECD Development Centre,2002:295.

[2] Dirk Willemte.Government policies forward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rtrie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1,(58):125~140.

[3] Koji Miyamoto.human capital form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rtries [J].OECD Development Centre.2003:211.

[4] Aitken.B.Harrison.Wages and Foreign ownership: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xico,Venezula,and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3):103~132.

[5] Feipe Larrain B.A Case Stud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ental America[J].OECD Development Centre,2002:282.

[6] Mattew.J.Slaughter.Does Inward Foreign Investment Contribute to Skill Upgrading in Developing:Courtries?[J].Dartmouth College and NBER,2002,(6).

[7] 赵江林.外资与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经验的总结[J].经济研究,2004,(2):47~54.[Zhao Jiang-lin.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Case of China [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4,(2):47~54.]

[8] 蔡窻,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2004,(1):1~14.[Cai Fang,Wang De-we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ts Employment Effects in China—On Analyses of Human Capital[J].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4,(1):1~14]

[9] 张二震,任志成.FDI与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5~10.[Zhang Er-zhen,Ren Zhi-cheng.FDI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Employment Structure[J].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05,(5):5~10.]

[10] 朱金生.FDI与区域就业转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国际贸易问题,2005,(6):114~119.[Zhu Jin-sheng.FDI and Regional Employment Transfer:A New Analysis Framework[J].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2005,(6):114~119.]

Analysis on Human Capital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HEN Hao1,2 LIU Bao-jin1

(1.School of Economy &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 Trade,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Jiangsu 212013,China )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FDI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created employment opportunity directly,but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on our country.This paper studies this function from three aspects:the build-up effect,the income effect and the system effect using the real example method.It think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ortance of FDI in transition of our country’s human capital style of economic growth at present,bring strategy of human capital within one of the key goals of FDI development,and take the effec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FDI facilitation to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human capital.

Key wordsFDI;human capital;spillover effect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外商 直接投资 人力资本 我国 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