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金融服务水平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21 14:54:02 浏览量: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能有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小微企业无疑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活跃分子,在小微企业的成长阶段,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文中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评估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水平对小微企业影响的有效性,并识别影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07 -0074-02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当前时刻的重要使命,加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成离不开企业与金融行业的有效合作, 从当前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金融机构仍然倾向于将现有的资本配置在其认为更加安全的大企业中,而对更加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却采取谨小慎微的态度。当然,此类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存在,是一个古老且棘手的问题。

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细胞,其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意义不容忽视。2008年金融危机距今已有十年之久,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加缩小,再加上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阵痛等因素都对小微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小微企业的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营生之困、出路之困;难,集中表现于融资之难,小微企业难以脱困、成优的原因在于融资难问题[1]。这些困难和问题促使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研究和优化势在必行。

二、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研究,我们可以發现,对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理论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即小额贷款、微金融、普惠金融,内在逻辑是“服务需求、金融创新、服务供给”[2](星焱,2015)。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率先提出小额贷款理论并设立乡村银行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逐步锁定服务对象、明确发展目标[3](焦瑾璞,2006)、建立关系型融资等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后将小额信贷的概念推广到微型金融机构,关注焦点转向为弱势群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微金融概念被学者们认同,研究视角演进到软信息应用、微金融机构存在基础[4]等。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包容性金融体系”,包容性金融在推动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稳定金融[5](王颖、陆磊,2012)和改善居民消费和支出、促进投资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在上述学者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采用数学建模中的多级模糊评价法,依据模糊数学的方法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从不同因素对对象隶属状况进行较为综合的评判,实现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的全面评价。

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用

1.模型简介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模糊数学建模中使用的比较频繁。在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时,如果评价事物的决定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这时就要对多个方面的不同因素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各个因素最终作出一个综合评语,这就是所谓的综合评价问题。其运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被评判对象的因素(指标)集U=(x1,x2,… ,xn)和评价集V=(v1,v2,… ,vn)。其中U中的元素为各单项指标,V中的元素是对U中的元素的评价等级,即V={优、良、中等、较差、差}。

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1)确定评价因素集和指标权重。本文对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出台的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工具和服务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了规划与组织体系建设、小微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小微企业绩效、经营自律性建设[6]等五类指标,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克服主观方法的片面性,进一步提升分析的合理性、科学性。首先,通过开展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影响程度的调查,将指标两两进行对比进而获得各级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的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个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对特征向量依次进行单位化,得到的单位矩阵特征向量,进而确定权重系数(见表)。

整体规划性B1(0.481)组织管理架构B2(0.242)专业化经营B3(0.277)独立核算机制B4(0.109)激励约束机制B5(0.193)风险定价机制B6(0.204)高效审贷机制B7(0.168)违约信息通报机制B8(0.214)业务培训机制B9(0.112)服务模式创新B10(0.319)服务方式创新B11(0.293)服务产品创新B12(0.388)小微授信增长情况B13(0.193)小微贷款余额占比B14(0.174)小微企业申贷通过率B15(0.214)小微贷款不良率B16(0.195)小微贷款户均余额B17(0.152)扶持小微企业成长B18(0.145)绿色信贷政策B19(0.532)经营合规性B20(0.468)

(2)模型的建立。建立的模糊尺度和评判矩阵评语集为V= (v1,v2,v3,… ,vp),此处P=5,用“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5个等级评语来表述,以2017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建立过程为例,分别得到各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根据公式 Ai= Wi×Ri,再经过二级模糊的综合评价,最终得到一级指标——2017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 A的综合评价集为:A=W×A1A2A3A4A5=0.2141,0.2854,0.2795,0.1777,0.0603

运用同样方法,得到:2014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A 的综合评价集为:

A =(0.1452,0.2746,0.2809,0.1912,0.1081)

2015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A 的综合评价集为:A =(0.1916,0.3251,0.2551,0.1313,0.0969)

2016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A 的综合评价集为:A =(0.2088,0.3002,0.2813,0.1295,0.0802)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2014 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2015年、2016 年、2017 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较强”。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根据本文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效性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不难发现,融资形势依然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金融供给与小微企业实际金融需求匹配不足。小微企业自身建设不成熟导致了弱,缺少规范、可信的信息;有效信息共享不对称体现在金融服务技术信息实现机制落后上,近年来小微企业的很多有效信息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孤立和分隔,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在众多原因中,金融服务不到位也导致了小微企业生存困难,为了降低信贷违约率,金融机构利用传统的担、保、抵、质的手段与小微企业经营的规模和累积的商业信用、信誉量化手段不足相矛盾。从选取的规划与组织体系建设、小微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小微企业绩效、经营自律性建设这五类指标的研究结果来看,小微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有效性较为显著,而经营自律性建设的有效性最不显著。这说明商业银行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管理和服务优化在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在给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绿色信贷业务方面还有待拓宽,经营合规性应加强完善。

2.建議

(1)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提到传统银行,或者是传统金融机构,不少人会把他们看作是金融科技创新服务的对立面。一方面,必须承认的是一些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确实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银行和金融机构仍然是金融创新的主体。从交易的金额,系统重要性来看,无论是非现金支付还是电子支付,传统银行业一方面正在遭遇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他掌握了巨大资源。如何面向未来、面向客户实行渠道整合,处理好贷款下沉[7],成本控制,继而实行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等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金融市场中逐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绩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直接融资更能有效实现去杠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主要依赖于间接融资,而间接融资的局限性在于融资结构易发生扭曲,股权交易市场、债券交易市场有滞后效应,所以不能充分有效地对小微企业实现金融支持。金融服务水平绩效的提高依赖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形成,中小板、创业板、非上市股权市场、风险投资基金等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功能也需进一步发掘。发展潜力巨大的债券市场,由于其成本较高,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所用的空间有限。因而应根据融资特点,开发针对性强的融资工具和产品,以便为其提供持续的资金来源。

(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合规性有待提升。近些年,我国颁布了一些相关支持政策,并积极探索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设。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优惠政策的门槛较高、可行性不强,政策效应无法显现。伴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也开始出现一定的监管缺位。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以持续经营为目标,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监管要求。同时,目前监管措施的灵活性和差异性有待提升,监管的范围和层次性还有待扩展。

参考文献:

[1]周鹏翔,史宝娟.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般原理与运行机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1):39~44.

[2]星焱.普惠金融的效用与实现:综述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5,(11).

[3]焦瑾璞.积极探索和发展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形式[A].金融时报,山东省金融学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金融时报,山东省金融学会,2006:(2).

[4]曾宪岩,杨 扬,戴寒永.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考核评价—美国 CRA 实施考核评价的一些启示 [J].西部金融,2014(1):78~80.

[5]王颖,陆磊.普惠制金融体系与金融稳定[J].金融发展研究,2012,(01):4~10.

[6]Beck.T, Demiurge- Kunt, A.and Maksimovie, V.2006.Bank competition and access to finance: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7]Stiglitz J.Weiss A.1981.Credit rationing in the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注]基金项目:2017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金融服务水平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ACYC2017120)

作者简介:

胡冰倩,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业务经营。

推荐访问:服务水平 成长 影响 金融 小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