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某单位女干部、女职工及女家属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宫颈癌、乳腺癌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建议。方法:2013年7-8月对384名已婚妇女进行常规妇科体检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受检者自愿填写调查问卷。结果:384名受检者中,272名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占70.83%。妇科疾病中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听说过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分别占89.58%和67.26%,做过宫颈癌筛查的占31.55%。听说过乳腺癌和乳腺癌筛查的分别占100%和76.79%,做过乳腺癌筛查的占71.43%。结论:女性患妇科和乳腺疾病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广泛宣传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尤其加强对宫颈癌及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宣传,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 妇科体检; 宫颈癌; 乳腺癌; 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73-02
为了解某单位女干部、女职工及女家属的健康状况以及她们对宫颈癌、乳腺癌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2013年7-8月开展了本次体检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下一步开展妇科疾病的防治宣教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某单位已婚女干部、女职工及女家属384名。年龄25~58岁,其中25~30岁60名,31~40岁174名,41~50岁126名,51岁以上24名。所有受检者参加问卷调查,排除填写错误和不完整的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87.50%。
1.2 调查方法
进行妇科体检和乳腺检查,具体包括妇科内诊、白带常规、宫颈刮片、盆腔彩超、乳腺彩超和触诊,必要时行HPV检测及乳腺钼靶检查;对既往史、婚育史、受教育程度及对宫颈癌、乳腺癌的认知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的患病情况及种类分布
384名受检者中,患不同程度各类妇科疾病的272名,占70.83%。共查出11种妇科疾病347例,其中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宫颈糜烂111例、乳腺增生103例、子宫肌瘤39例,发病率分别是28.91%、26.82%、10.16%,详见表1。
2.2 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
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对宫颈癌、宫颈癌筛查的知晓率及曾经做过宫颈癌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超高,其知晓率越高,曾做过宫颈癌筛查的比例也越高,详见表2。
2.3 对乳腺癌及乳腺癌筛查的认知情况
总体上受检者对乳腺癌筛查比较重视,对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比较了解。未发现受教育程度与乳腺癌筛查知晓率间的显著关系(P>0.05);但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做过乳腺癌筛查的比例越高(P<0.05),详见表3。
表2 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对宫颈癌及其筛查的知晓情况 例(%)
受教育程度听说过宫颈癌听说过宫颈癌筛查曾做过筛查
高中及中专(n=138)117(84.78)83(60.14)31(22.46)
大学(n=165)152(92.12)117(70.91)58(35.15)
研究生及以上(n=33)32(96.97)26(78.79)17(51.52)
合计(n=336)301(89.58)226(67.26)106(31.55)
P值<0.05<0.05<0.01
3 讨论
从本次体检结果看,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最高,占28.91%,在31~40岁和25~30岁年龄段中发病率最高,分别是35.63%和28.33%,这种情况可能与此年龄段妇女处于社会和生理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性生活频繁,使用避孕工具、人工流产、放取节育环及分娩等损伤宫颈后,病原菌入侵感染有关[1]。
表3 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对乳腺癌及其筛查的知晓情况 例(%)
受教育程度听说过乳腺癌听说过乳腺癌筛查曾做过筛查
高中及中专(n=138)138(100)99(71.74)89(64.49)
大学(n=165)165(100)131(79.39)124(75.15)
研究生及以上(n=33)33(100)28(84.85)27(81.82)
合计(n=336)336(100)258(76.79)240(71.43)
P值>0.05>0.05<0.05
乳腺增生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糜烂,为26.82%,可能与月经周期中雌、孕激素分泌的改变或分泌不协调[2],饮食结构不合理,失眠或熬夜,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3];部分妇女为保持体形,不进行母乳喂养等也可能造成乳腺增生[4]。本次体检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高于国内近期李川苹、苏丽莉等[5-6]报道的结果,可能与该参检单位人员普遍晚婚且两地分居情况较多有关,这与孙丽华等[7]研究结果“性压抑可以引起乳腺小叶增生及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增加,且初婚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比较吻合。体检还发现乳腺增生发病率以31~40岁组最高,为37.36%,这可能是因为本阶段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使妇女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8]。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目前,国内外已公认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并且宫颈癌发生、发展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及时规范的宫颈防癌筛查可尽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极大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本次调查中,尽管有67.26%的女性听说过宫颈癌筛查,但是实际上做过筛查的女性占31.55%,只有28.87%的女性了解HPV检查,总体来说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及筛查率偏低。调查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水平和做过筛查情况相对越好,这可能与她们获知的宫颈癌防治知识更多、对筛查重要性的理解更深刻有关[10],另外,高学历者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对于筛查费用有较好的承受能力[1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的二级预防被公认为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中国自2005年开始相继启动“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等大规模的乳腺癌筛查项目[12]。本次调查中受检者均对乳腺癌有所了解,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对乳腺癌筛查的认知情况没有显著差异,对乳腺癌筛查的认知程度普遍较好,但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更多做过乳腺筛查。另外,该单位干部、职工及家属对乳腺癌、乳腺癌筛查的认知程度及筛查的积极性比宫颈癌高,这提示要加强对宫颈癌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她们参与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度重视每年的妇科体检,做好妇科体检资料的登统计,并将体检档案整理成册,以便跟踪掌握人员健康状况。结合受检者文化程度和个性需求,采用灵活的方式(如发放宣传手册、约谈、电话或邮件等)一对一进行健康宣教,对有疾病的女性给予积极治疗,并做好随访调查。
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宣传教育:(1)宣传妇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保健知识认识误区,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注重性生理卫生,采用适宜的避孕措施等等。如教会女干部、职工及家属对乳腺的自查,留心观察每月月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对于乳腺增生的患者,定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学会自我心理“减负”,积极锻炼身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压力。(2)加强对宫颈癌及乳腺癌相关知识及筛查的宣传。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宫颈癌筛查的建议中提出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宫颈癌全面防治的内容之一[13]。健康教育是癌症防治中的重要手段[14],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使育龄妇女了解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加强她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提高对妇科保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减少宫颈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发生。目前,我国宫颈癌筛查较好的方法是TCT和HPV检查等,准确度高但价格相对较贵,受检者筛查的主动性较低。因此,建议单位和个人加大对宫颈癌筛查的投入力度,采用较先进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以提高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帅平,刘玉萍,王林,等.某单位女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及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23-5125.
[2]池振梅.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及临床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32-133.
[3]肖宝玲.妇女乳腺相关疾病风险因素研究与预防措施[J].吉林医学,2013,34(12):2297-2298.
[4]何志莲,黄菊香.8230例女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1):15-19.
[5]李川苹,夏远俊.1281名高校女教职工妇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71-572.
[6]苏丽莉,陈默.珠海某单位320例已婚女性妇科体检结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3,7(7):194-195.
[7]孙丽华,沈宗姬,顾燕芳,等.2011年无锡市妇科常见疾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1849-1850.
[8]刘丽,丁辉,王连英,等.北京地区2000~2005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5):1275-1280.
[9]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83.
[10]马莉,顾晓芬,赵方辉,等.深圳市社区人群子宫颈癌 CIN现患率及子宫颈癌认知水平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25-28.
[11]樊宝剑.门诊妇女对宫颈癌筛查、HPV感染及疫苗认知程度调查[D].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
[12]杨蓉,付泽鸿,张斌,等.依托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乳腺癌筛查机制[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5):582-585.
[13]卞美璐.WHO(2006)宫颈癌综合防治实践指南简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57-560.
[14]马剑玲,刘雪妮.健康教育对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37-138.
(收稿日期:2014-01-23) (编辑: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