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流中心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分析评价,说明了在实际解决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时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物流中心选址 灰色关联度 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物流中心是处于枢纽或重要位置、具有较完整的物流环节,并能将物流集散、信息和控制等功能实现一体化运作的物流节点。物流中心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网点及需求网点的经济区域内,为使商品通过物流中心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网点的全过程效益最优而选一个地址设置物流中心的规划过程。
为了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合理地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选址。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合理与否与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拟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通过分析建立模型,对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研究。
二、评价指标体系
立足于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应从物流配送中心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等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
根据上述建立的指标体系,设一级评价指标集合为 (i=l,2,3),二级评价指标集合为(j=l,2,3,。。11)。
表1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指标体系
三、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AHP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分析问题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灰关联分析方法(GRAP法)是灰色系统理论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一般多用于分析和处理随机变量,尤其是对纵向序列(如时间序列)的分析[5]。通过建立多层次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估法,即将灰色综合评估法与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应用于物流中心选址的研究。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各相关因素将指标体系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措施层,即构成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A= 为正反矩阵,其中 表示 对 ( j=1,2,…,n)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它用来描述n个因子 进行对比判断后对事件的影响大小关系。取值按照1~9标度法来构造判断矩阵
3.重要性排序
由判断矩阵A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数分配,计算公式为:
k=1,2,…,n
4.一致性检验
根据以上得到的特征向量,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当且仅当<0.1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其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RI用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
5.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用灰色关联度顺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次序的方法,它是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确定系统因素间的影响程度或因素对系统主要目标的贡献程度的一种方法。
参考数据列记为 ,表示为:
关联分析中被比较数列(子因素时间数列)记为 ,表示为
四、结论
本文根据物流配送的行业特点和物流中心的职能以及选址原则,构建了物流中心选址的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起来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到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中。依据物流中心选址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来判断备选方案的优劣情况,说明了该方法在解决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从而可以科学合理地选择出最佳物流中心选址方案。
参考文献:
[1]徐 杰,田 源.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J].物流技术,2002(2):28~31
[2]郑志成,刘心.灰色关联度和AHP在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3)
[3]冯梅,成耀荣,周文专.基于灰色层次模型的物流企业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08
[4]张得志,谢如鹤,李双艳.组合评价法在物流园区选址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10)
[5]刘思峰,徐忠详.灰色系统研究新进展[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