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容县真武阁建筑赏析

时间:2022-11-01 08:12:02 浏览量:

摘 要 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位于广西容县城东绣江河畔的人民公园,是唯一一座从明代保存至今的纯木结构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天南杰构”。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考察为主,辅以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容县真武阁的建筑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 真武阁;全木构造;杠杆原理

真武阁坐落于广西容县,建于明万历元年,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四大名楼,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座没有经过重建但能够完全保存下来的著名建筑,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木质建筑文物之一。真武阁以其秀美的身姿,欢快的风格,精湛的工艺,以及精巧的纯木结构,震惊了中外建筑界,具有极高的建筑、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1 真武阁由来

据《县志》记录云:“ 容俗民居缉篱编茅,往往不戒于火,谓南山耸峙,实为火宿,祀北帝,所以镇离火也。”意思是说在古代的容州,老百姓住的房屋大多数是茅草房,耐火性差,容易失火,给当地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时道教开始在容州盛行,道教思想认为天下共有三十六洞天,而容县南面的都峤山则属于第二十洞天。根据道家学说,南边属火,容城频频发生火灾是由于南山,也就是都峤山上的火神作祟。根据五行相生相克,水克火,加上当时人们又认为“仙人好楼居”,而经略台又恰巧在容县北面,所以在人们经略台上修建楼阁,供奉明朝历代皇帝最信奉的保护神——水神真武大帝,用来镇压火神,所以名为真武阁[1]。

2 真武阁建筑特色赏析

作为我国闻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在1962年发表的《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一文中称赞,真武阁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论是建筑工艺还是建筑风格都可以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可知真武阁的建筑特色在地基、全木结构和悬空柱子3个方面尤为突出。

2.1 地基

《容县志》记载,真武阁经历过5次大地震和3次大台风的侵袭,在周围的建筑设施都受到很大损伤的情况下,真武阁却仍旧不受一点伤害。这与其地基有着重要关系。经略台真武阁全阁重几百吨,按理来说,地基应该是足够坚固的,但是其地基却没有用到一块石头或钢筋水泥。整个楼阁是仅仅是靠位于经略台的石墩上的20根主柱来支撑的,而经略台下面却是沙堆。经过专家勘探,石墩下有1米多没有衬砌的中粗砂,起到了良好的减震作用。这是由于经略台底下没有经过衬砌的中粗砂经过夯实,改变了松软度。当地震波从地下向上面的真武阁传导时,经略台起到了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抵消了很大一部分地震波,起到减震作用,足以支撑起整个真武阁的重量。

2.2 全木构造

真武阁是一座独特的完全木质结构建筑,每个构件都有其独到之处。阁楼共有3层,高出台面约13.20米,加上平台的高度大约有20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总面积168平方米。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师梁思成教授对真武阁的考察,发现此木质楼阁为“杠杆结构”,是极为少见的[2]。真武阁是一座典型的歇山顶古建筑,采用穿斗构造,整个楼阁用尺寸、形状以及重量各不相同的格木构件近3000条。通过凿榫卯眼,斜穿直套来代替铆钉,采用杠杆结构原理,互相串联,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科学合理地形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統一整体。这也就是全阁不用一个铁器的原因。

2.3 悬空柱

真武阁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奇特精巧的结构方式——二层楼内的4根金柱竟是悬空的。二楼有4根金柱,虽承受上层极重负荷,柱脚却悬空离地3厘米,可以平伸放入一个成人手掌[3]。真武阁也因其独特的奇观而受到当地人的赞誉,但没有人能解释其中的奥秘。梁思成教授研究指出,悬柱奇观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许多因素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和稳定,是明代一位不受传统束缚的天才匠师所玩的一个非常漂亮而高效的“结构花招”。也就是说,通往二楼的8根贯通柱成为二楼和三楼的支点,在二、三层采用72根悬臂梁(拱板)跨越贯通柱上部,形成两组支撑力较强的杠杆式斗拱。像天平上的横梁一样,这些斗拱的拱头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承托外部瓦檐,拱尾可以支撑4个吊柱,使其承受如此沉重的上部建筑而悬空不着地。每一个杠杆节点的榫卯都可以微动,梁可以上下移动。利用杠杆原理达到整体建筑的平衡,这就是真武阁的神奇之处,所以真武阁也被称为“天南杰构”。

3 真武阁建筑美赏析

从艺术方面来说,真武阁的建筑也很独特,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在檐层的水平线条分布上,没有作传统的重檐,上两层的阁身和阁身以上的额杨、斗拱部分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由于上两层的檐柱和角柱都是由地面一直贯通,可采用杠杆式穿插拱,使得上两层窗户不受一般斗拱位置和高度的限制,而处于一般传统结构的拱眼壁的位置,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斗拱与柱、窗的关系。

整体上来说,真武阁二层以上比底层小很多,第三层楼层很低,而且外檐出挑深远,比一般楼阁的出檐节奏快,节奏感和动势均很强烈。它与三层建筑不同,是拥有三层重檐的单层建筑,又比一般重檐更为稳定和层次鲜明。屋顶的坡度柔和,棱角清晰,气势舒展,是一部表现了中国建筑屋顶美的优秀作品。真武阁以柔和清雅、玲珑秀美、细腻明丽的风格为主,并不奢华,灰黑色的格木并没有上油漆,屋面为青瓦铺绿脊,颜色极淡雅柔和。真武阁轻盈秀丽,玲珑剔透,“隆栋蜚梁,斗窗云槛”“摘星辰于尺五”“纵目以四方”“为一邑之具瞻”。除此之外,阁飞檐四角,屋脊上有鱼、狮、鲤、鹤等吉祥物的雕塑,中间有像火珠的雕塑,两侧各有飞龙喷水,像是要扑灭火珠的样子,正符合了真武阁名字的由来。

4 结束语

真武阁自明朝建成以来,历经四百多年的变迁,就算经历了多次强烈的地震和暴风袭击却依旧能完整保存下来,其建筑结构精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是建筑史上难得一见的,可以说得上是千古绝构了。可显而知,真武阁具有多重要的建筑、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晓庆.“天南杰构”真武阁——广西木制建筑欣赏之二[J].广西林业,2014,(10):30-32.

[2] 乔亚昆,李文娟,彭聪.广西古建筑特色分析——以容县真武阁与崇左归龙斜塔为例[J].门窗,2018,(1):205.

[3] 陈廖原.四海尽略,天南杰构——经略台真武阁[J].广西城镇建设,2015,(1):92-99.

推荐访问:容县 赏析 真武 建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