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探析

时间:2022-10-31 09:48:02 浏览量: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永恒的主题。本文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的要求,在分析课程体系建设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本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测,特别是受“上海世博会”、“假日经济”等积极因素的刺激,我国旅游酒店业势必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契机。企业一线需要大量的能直接参加生产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娴熟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能否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笔者以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为例,解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

一、剖析专业,编制职业技能细分表

1、职业能力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实践应用性强、实际变化迅速的学科特点,重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教师与学生自身潜力,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多重能力与技能,从而优化提高教师与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完善专业、服务社会。为此,我校酒店管理学院在分析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依据国家职业鉴定的标准编制了职业技能项目细分表,根据职业能力项目细分表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图)

2、职业技能分析

首先把职业技能划分出基本素质与能力、饭店工作基础能力、饭店基本管理与高级服务能力、饭店语言应用能力、饭店其他服务与管理能力、拓展能力六大模块,然后对每一模块进行相应的专业能力、知识和能力要求、支撑课程要求,其中在基本素质与能力这一模块,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有:基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社交能力、法律法规及政策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语应用能力;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有: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社会适应性;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考试,其支撑性课程有邓论与三个代表、大学生就业指导、公共关系与沟通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

在饭店工作基础能力这一模块里,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有计算机与饭店信息系统操作能力;饭店管理基本能力;饭店专业人员素质能力。对其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和饭店信息系统软件,掌握各类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掌握饭店的内部运作,饭店的发展与管理;熟悉旅游业基本常识和我国的旅游资源、风俗民情,以及饭店的礼貌礼仪,培养专业素养。其支撑性课程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饭店信息系统管理、管理学概论、饭店管理概论、旅游地理学、酒店服务礼仪。对饭店语言应用能力也做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具有普通话表达能力;饭店应用写作能力;饭店英语阅读能力;饭店英语听说能。并且要求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等乙级以上;熟练掌握饭店各种公文的书写以及相关文案的操作;掌握饭店英语专业词汇,具有阅读有关饭店服务与管理的英语表述能力,学习相应的普通话、酒店应用文写作、酒店交际英语、酒店情景英语口语训练这些支撑性课程。

二、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突出高职教育的自身特色。技能课的体现方式较多,如以前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茶艺、酒水调制为主的操作课、技能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和岗位模拟实习课等,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使两者都得以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院充分利用依托南山集团的巨大地理和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教学实习采用工学结合模式。工学结合模式即:学生即在实习岗位参加岗位实践,同时进行理论及实践教学指导。以2008级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为例:教学计划的模式为1.5+1(0、2+0、6+0、2)(实践)+0.5(实践),即前三个学期在校学习,第四学期开学前6周在校学习,其他时间到南山酒店管理公司参加实践教学,第五学期开学到企业实践,提前8周返校学习巩固,第六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本教学计划的模式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既能够熟练掌握酒店管理理论,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的目的。

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多种模式,订单班是其中之一。我们与集团所属的酒店管理公司等企业联合起来搞培训,这样在扩大了一部分生源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视野和更好的学习机会。理论部分大部分由学院的老师完成,详细讲解了中国酒店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趋势,酒店管理公司的高管或者职业经理人等。酒店的培训师深入浅出地详细介绍包括酒店的前厅部﹑饮食部﹑客房部等十四个部门的组织结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礼仪规范等相关内容,从细微出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和论述详尽,系统、全面的向学生展示酒店知识。2008年5月烟台皇冠假日酒店人力资源部与酒店管理学院06级学生的培训课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

作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市场的人才需求规范与学生的实际就业。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在社会上具备一定程度的权威性,对学生的就业有指导性和促进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研究高级证书的考核内容与标准,在相关的理论课与技能课中有针对性地强化有关内容,努力使教学与技能鉴定相互融会贯通,相辅相成,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如我院尝试将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证书考试(中级)的课程纳入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比如:《餐饮管理与实务》,《餐饮市场营销》,《食品营养与安全》等,2007级、2008级学生已经参加了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于考证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我们设置了餐饮、客房、茶艺等等职业技能鉴定课程,学生既拿到了学分,又考出了证书,一举两得,双证书毕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内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服务于新兴产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更应不断开拓。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更新与优化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满足市场的动态需求。

参考文献:

[1]段光达,关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2]由亚男,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改革的思考[J].新疆财经学院报.2005.2

推荐访问:探析 专业课程 高职 体系建设 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