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治疗

时间:2022-10-28 19:42:02 浏览量:

[摘要] 目的 探讨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34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行Z字成形,瘢痕松解,皮片移植,皮瓣修复,支具牵引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8例经Z字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5例(62.5%)手部功能完全正常,3例(37.5%)手部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12例游离植皮患者中,7例(58.33%)手部功能完全正常,3例(25.0%)手部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2例(16.67%)手部功能基本恢复;11例皮瓣移植患者中,4例(36.36%)手部功能完全正常,5例(45.45%)手部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2例(18.18%)手部功能基本恢复;3例牵拉治疗患者手部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 对不同瘢痕挛缩特点的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术后采用有效的康复训练与物理治疗可较好地恢复手部功能与形态。

[关键词] 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植皮

[中图分类号] R65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2-213-02

手部瘢痕挛缩的形成原因包括手部烫伤、烧伤、开放性损伤等外伤,皮肤疾病,手部化脓性感染,先天畸形,手术操作错误等因素。此时若发生周围组织粘连、关节囊挛缩,对神经、骨骼、肌腱、血管造成影响时,可发生手部畸形甚至废用[1]。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34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行Z字成形,瘢痕松解,皮片移植,皮瓣修复,支具牵引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34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6~54岁,平均(24.5±7.6)岁;共39只患手,左手患者13例,右手患者16例,双手患者5例;患者病程为5个月~3年,平均(13.3±6.5)个月。34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中,13例(38.24%)为烧伤,12例(35.29%)为车祸伤,5例(14.71%)为机器压伤,4例(11.76%)为其他原因所致手部畸形。

1.2 治疗方法

34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的创面修复方法主要为Z字成形术、游离植皮、皮瓣修复以及牵引治疗。

Z字成形术:主要适用于条索状及线状瘢痕挛缩,但不宜用于片状瘢痕。对周围组织质地较好的瘢痕实施Z字成形术具有不易出现坏死的优点。对于挛缩线过长的瘢痕患者,可采用多个Z字成形术。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确定Z形瓣的角度,通常选择45°~60°;将瘢痕组织沿着瘢痕轴线切开,并将较硬的边缘瘢痕组织切除;浅面剥离深筋膜后掀起皮瓣,完全松解深部条索状的瘢痕组织,使Z形皮瓣可以松弛转位;对皮瓣进行交错缝合时,采用合适的密度与张力将皮瓣缝合。

游离植皮:对手部瘢痕挛缩切除后仅有小部分深部组织外露或无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可实施游离植皮。切除挛缩的瘢痕组织后对创面进行彻底止血,继而进行游离植皮,缝合后需实施加压固定。于游离植皮术后2周将压力包及缝线拆除。在植皮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植皮后线状瘢痕挛缩的出现,不可使缝合边缘与关节线垂直。通常,游离植皮采用中厚皮片进行移植。

皮瓣移植:对存在深部组织损伤的瘢痕挛缩患者采用皮瓣移植术。2~4指近侧指间关节挛缩的患者,若切除瘢痕后出现深部组织外露,则宜采用邻指皮瓣移植。操作需注意如下要点:应在邻指的指背处画出皮瓣的范围,将皮瓣蒂部留于患侧,其远端保持在指间关节范围以内;在伸指肌腱膜上对皮瓣进行分离;在进行指背静脉离断时,应仔细对离断静脉进行结扎止血;充分分离皮瓣后翻转患指的掌侧,将其与缺损的创面相互缝合。

牵引治疗:使用弹力牵引治疗可将患者手部挛缩的关节囊与皮肤逐渐拉松,使关节活动范围扩大。长期的弹力强拉对关节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结果

观察34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治疗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松解[2-3]。对不同的瘢痕挛缩特点需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34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Z字成形,瘢痕松解,皮片移植,皮瓣修复,支具牵引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为了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机应选择在创面彻底愈合且局部无感染时进行。对不同的手部伤情及瘢痕挛缩特点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在手术治疗前应充分估计患部瘢痕可以实现的松解程度以及修复措施。临床实践证实,对条索状或线状的瘢痕挛缩,若周围组织质地较好,应实施Z字成形术;对手部瘢痕挛缩切除后仅有小部分深部组织外露或无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可实施游离植皮;对存在深部组织损伤的瘢痕挛缩患者采用皮瓣移植术[4-5]。

实施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将深部瘢痕彻底切除。若瘢痕组织因挛缩发生移位,需将组织复位,使手部关节恢复正常功能。在进行瘢痕松解时须采取锐利剥离的方式,不可使用暴力牵拉或钝性分离。此外,在手术后应配合适当的支具牵引,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的方法,及早达到良好的手部功能[6-7]。

本研究结果显示,8例经Z字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5例(62.5%)手部功能完全正常,3例(37.5%)手部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12例游离植皮患者中,7例(58.33%)手部功能完全正常,3例(25.0%)手部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2例(16.67%)手部功能基本恢复;11例皮瓣移植患者中,4例(36.36%)手部功能完全正常,5例(45.45%)手部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2例(18.18%)手部功能基本恢复;3例牵拉治疗患者手部功能均恢复正常。

由此可见,对不同瘢痕挛缩特点的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术后采用有效的康复训练与物理治疗可较好地恢复手部功能与形态。

[参考文献]

[1]王树寰.手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4.

[2] 杨建申,常明,柳建中,等.指蹼瘢痕粘连畸形的修复[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2):101.

[3] 张鹏程.皮片及皮瓣移植治疗手瘢痕挛缩畸形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86-1487.

[4] 张会生.皮片和皮瓣移植在面部、颈部、手部及其他功能部位烧伤瘢痕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5):4985-4987.

[5] 田文,赵俊会,田光磊,等.Poland综合征手部畸形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2,28(4):206-210.

[6] 陶卫斌.早期功能锻炼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预防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27-28.

[7] 黄友华,吴多庆,周业渊,等.显微手术治疗小儿手部瘢痕挛缩畸形[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6):506-508.

(收稿日期:2012-12-12)

推荐访问:挛缩 瘢痕 畸形 手部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