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粮食安全,供大家参考。
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 问题 chongqi 01 耕地“非粮化”是指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转为种植非粮作物,甚至用于非农用途。下表为部分省区 2000—2017 年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率及 2017 年耕地非粮化率统计表。
新疆 黑龙江 北京 云南 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率 50% -58.47% -63.69% 50% 耕地非粮化率 61% 4.15% 40% 46% 1.由表中耕地非粮化数据可推测(
)
A.新疆因生态退耕,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快 B.北京因建设占用,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快 C.黑龙江因种粮面积扩大,耕地非粮化率低 D.云南因大型机械的推广,耕地非粮化率高 2.耕地非粮化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有(
)
A.种植结构优化,生产成本下降
B.耕地资源被占用,粮食安全受威胁 C.复种指数提高,农业收入增加
D.生态农业得到发展,食品安全缓和
美国本土水稻种植 80%采取旱地直播,全程机械化生产,平均每人种植水稻约 1300 亩(1亩≈666.7 平方米)。田间管理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精确”管理。完成下列小题。
3.美国水稻生产方式的优势是(
)。
①总劳动力消耗少
②改种其他作物方便 ③田间管理能耗低
④污染控制成本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甲地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高产地区之一, 与美国东部水稻种植区比,其优势是(
)。
A.土壤肥沃
B.光照充足
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沙特阿拉伯位于沙漠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但水源成为农业生产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前,小麦需要进口。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扩大小麦种植面积,产量逐渐增加,1992 年产量达到 410万吨,成为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但是,沙特阿拉伯政府从 2016 年开始全面禁止小麦种植。据此完成题。
5.沙特阿拉伯小麦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设施逐步完善
B.土壤改造技术不断提升 C.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增加
D.光热资源优势日益体现 6.沙特阿拉伯全面禁止小麦种植的根本原因是(
) A.小麦生产成本过高
B.小麦市场利润降低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 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 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 2016 年耕地等级 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
B.减少粮食浪费 C.减少粮食需求量
D.保障粮食供给
8.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
C.扩大耕地面积
D.提高耕地质量 9.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
A.发展台田
B.种植绿肥
C.轮作休耕
D.扩建大棚 稻谷是我国 65%以上人口的主粮,也是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最高的粮食作物。其中双季稻的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明显高于单季稻,然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双改单”)的季节性撂荒现象,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优质耕地资源,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因“双改单”导致水稻总产量损失最大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黄淮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地区 11.为减少耕地撂荒现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着重(
)
①减免农业税收
②推广机械耕作
③调整农业结构
④加快土地流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这一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为此,有关部门规定: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稻渔、稻虾、稻蟹等综合立体种养,沟坑占比不超过总种养面积的 10%,水稻平原地区亩产量不低于 500 千克、丘陵山区亩产量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这些经营主体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经济效益
B.防止水土流失
C.减少洪涝灾害
D.调整农业结构 13.综合立体种养模式下有利于保证水稻亩产量的是(
)
A.农药化肥使用多
B.昼夜温差大
C.机械生产效率高
D.旱涝灾害少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15.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 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16.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目前,针对长期实施的“藏粮于仓、以丰补救”战略带来的问题,中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图示意我国四个省份的耕地面积和水资源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推测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 省份(
)
A.广东、四川、黑龙江、河南
B.河南、黑龙江、广东、四川 C.四川、河南、广东、黑龙江
D.黑龙江、河南、四川、广东 18.为响应中央提出“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各省应该(
)
A.甲省接受南水北调水源,缓解水土不协调 B.乙省依托有利的交通位置,加强粮食储备 C.丙省促进耕地流转,减少土地的撂荒现象 D.丁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商品粮生产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喜温凉,易种、耐寒、耐旱、耐贫瘠,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少。2015 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全球占比接近 1/4,但单产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左图为我国四大主粮与世界平均单产的比较。
材料二:根据自然条件、种植规模、产业化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的差异,本着不与其他主粮抢水争地的原则,农业部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规划为五大优势区,旨在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右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如表中数值代表我国部分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
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2016 年 0.87 1.71 1.68 0.74 0.16 2020 年 0.8 1.64 1.76 0.82 0.17 (1)从地形、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的分布特征。
(2)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角度,分析西南和西北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高的原因。
(3)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现实意义。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其工程机械产业高度集中在长沙、湘潭、株洲等地,产品覆盖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 吨级履带起重机、工作幅度 110 米的塔式起重机等产品技术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下图为湖南省区域图。
材料二:2010 年 12 月,湖南正式启动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主要包括农用地整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废弃建设用地复垦等。至 2017 年 9 月,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272.24
万亩,新增耕地 24.10 万亩,流转土地 90.87 万亩,吸引企业投资 5.22 亿元。
(1)分析湖南省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水运在湖南省工程机械产品运输中占重要地位的理由。
(3)简述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 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 1/4 人口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非洲情况最为严重。有资料表明,非洲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未开垦土地占全球将近一半,可再生水资源的使用率不足 2%,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现实产量与可挖掘潜力之间的差距高达 60%~80%,且谷物收获后损失率高达 15%至 20%。专家指出:如果能改善基础设施,非洲农民和涉农产业到 2030 年有望创造一个万亿美元规模的粮食市场。近年来我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等活动,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储备应急管理、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维护非洲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等方面,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非洲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下图为非洲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非洲创造“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的区位优势。
(2)推测非洲创造“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3)分析我国参与非洲“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建设的意义。
粮食问题综合题
chongqi 02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聂伯河长 2200 千米,流域面积 504 万平方千米,河网密集,航运价值较高。从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进行干流的梯级开发,建有 6 座梯级水电站。流域南部是“欧洲粮仓”,黑土广布,近年来向日葵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成为世界主要的葵花籽油生产区和出口区。下图为第聂伯河水系与向日葵种植区分布图。
(1)分析第聂伯河为流域南部“欧洲粮仓”提供的 有利条件。
(2)简述第聂伯河南部种植向日葵有利的气温条件。
(3)分析向日葵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对黑土地的不利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省 级 行 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甘肃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宁夏 695 1289.9 54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 1960 年的 79%下降到 2018 年的 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 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24.(2021·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越南地处热带,国土面积 33 万 km2,人口约 1 亿,经济以农业为主。目前越南水稻产量已占到全国粮食总产的 85%,是地少人多、高商品率地区的典型代表;越南大米价格普遍低廉,国际竞争力强。2004 年以来,越南位居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国;截至 2017 年,越南大米已出口到全球约 150 个国家和地区。中越两国水稻生产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近年来,越南大米已占到我国进口大米总量的“半壁江山”;我国通过农业配套要素的出口为越南水稻种植提供支持。
材料二
下图示意越南水稻种植区。
(1)图中水稻产区的分布特点是______,分析与同为地少人多 的日本相比,越南水稻商品率较高的原因。
(2)结合越南自然条件,指出越南大量出口稻米可能 带来的环境问题。
(3)请为越南进一步提高大米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呈狭长型)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 原因:越南水稻生产用地面积大(粮食总产量中水稻占比高);纬度低,热量丰富,(水稻一年三熟)产量高。
(2)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稻米品质;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出口农产品税收优惠或价格补贴);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际合作。
20.【答案】(1)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或地势第二阶梯的)东北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区以及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分布在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土地质量等级较低的地区;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
(2)两地区马铃薯种植规模大,集中度高,商品性强;土地贫瘠,与其他主粮相比,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较高;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种植马铃薯可节约水资源;西南地区可利用冬闲地种植,提高耕地利用率。
(3)相比我国传统的三大主粮,马铃薯单产高,增产潜力大,可增加我国粮食供给数量;马铃薯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占用优质耕地少,不与其他主粮争地抢水,有利于集约利用耕地资源和水资源。
21.【答案】(1)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机械制造业提供原料;靠近河湖,水源充足;水能丰富,能源充足;地形平担,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
(2)水运运量大,运费低;该区域河流水流平稳,水量大,无结冰期;与长江相连直达海洋,水运条件优越;部分工程机械产品的运输量大,时效要求低。
(3)增加耕地面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单产;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综合产能。
22.【答案】(1)非洲地理位置优越.距欧洲消费市场近;以热带气候为主,粮食复种指数高(或粮食生产可一年多熟);非洲潜在可开垦耕地面积大;非洲水资源可挖掘潜力大;非洲人口增长快,...
推荐访问:粮食安全 高中 高中:粮食安全 高中粮食安全的作文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