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历史政策与政治经济条件影响的产物,是否能合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长远问题,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于老龄人口的研究应该是始终得到政府和学界重视的领域。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学;人口问题
中图分类号:C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4-0000-01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通行的“老年人口按国际惯例,60岁以上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中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根据《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三十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
一、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计划生育
由于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将其确定为一项国策,经过长期的努力下才排除国内外的阻力,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顺利推展,并取得巨大的成绩。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渐渐的从心理上接受了“少生、优生”的观念。年轻人口比例的急剧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迅速增多,这就曝露出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医疗水平的提高
《200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平均寿命为男71岁,女74岁”。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营养与健康,提高了预防疾病的警惕性;另一方面,我国的医疗水平也达到了一定层次,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治疗疾病。这些都使老年人的寿命大大延长,从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看是社会的进步,但它同时也导致了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数量增多。
3.受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影响
五六十年代曾经是我国人口的生育高峰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六十岁以上即为老年人, 2010年以后生育高峰期那一批人就逐渐正式步入老年人行列,并且以后会使得老年人比重逐年迅速增加,这预示着老年人口比重增长速度将急剧增加。
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1.对家庭的压力
现在普遍存在4∶2∶1的问题,即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着上面有四位老人,下面有一个孩子这样大的压力,而且现在的消费水平较高,无论老人还是小孩对消费的需求都较大。我们想要很好的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就必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努力拼搏,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都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生活状态,这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导致了现在年轻人的普遍疲惫感。
2.对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冲击
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是极大的挑战。不同于西方国家,目前我国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保障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家庭和谐和对老年人进行情感上的照顾。然而,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家庭无法承受起家庭养老的重大负担,这就急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此外,无论从生活保障金上还是医疗保障水平上,我国的相应制度都存在较大问题,很多老年人缺乏保障或保障水平极低,存在着城乡二元制度影响下的巨大差异,人口老龄化都会加剧这些方面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劳动力缺失
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很大,而青年人比重较低,这对经济发展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大量老龄人面临退休,又没有足够的青年人接替他们的工作,使得劳动力供应不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
4.空巢家庭现象
空巢家庭是指步入老龄后,身边没有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随着子女外出打工或学习等,不在身边,而老伴又已过世,这些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无人照料,甚至会被他人虐待,这种令人发指的报道使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批老年人需要社会的照顾。不同于城市大多数有退休工资或社区照顾的老人,空巢家庭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部分老年人已经失去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无处获得收入,连基本生活都无法满足。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策略
1.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探讨
是否应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是一个在学界普遍争论的话题,各学科专家都发出了他们的声音。一方面,有学者称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至今终于成为了大多数人潜意识中的一个观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我国的人口终于维持在了13亿左右,我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已经位即世界第四,可人均收入水平却远无法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停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继续无限制增长,后果简直无法想象。另一方面,专家指出想从根源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废止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本身就是不人道的政策,而且人口多对于中国而言是好事。总之,争论不休,本人自认不具资格评判计划生育到底应不应该停止,只能说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强调人权的国际大背景下,计划生育政策一旦停下来,再想推行阻力会比从前大几倍。所以,政府现在也只能是争取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否取消计划生育这一政策暂不予考虑。
2.重视老龄部门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老龄部门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不够健全。面对老龄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加强对老龄部门的发展,建立健全的老龄部门体系,增强对老年人各方面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3.发展老龄产业
其实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并一般都具有在某一方面的熟练的技能,虽然他们的反应速度会比年轻人慢一些,但是仍然可以利用他们具有精湛的技术这一优势,发展老龄产业,不给他们施加过大的压力,让老年人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工作,这无论是对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还是对发展社会经济,无疑都有很大的好处。并且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讲,他们愿意继续劳动,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可以增强他们作为社会一员的满足感,而不会觉得自己已经被社会抛弃。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历程中都必然经历的,只不过我国提早进入了这一阶段,而这一问题放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情境下就变得更加棘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导向,作为学者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扮演发现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姜向群.计划生育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问题[J].人口研究.1996(11)
[2] 洪国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思考[J].人口研究.1997(7)
[3] 杜鹏,杨慧.中国和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比较[J].人口与发展.2009(2)
[4] 姚静,李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0(10)
[5] 王锦成.21世纪我国如何迎接老龄化的挑战[J].胜利论坛.1999(4)
[6] 普建中.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创造.2000(7)
[7] 丁葵桃.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4)
[8] 白海燕,刘志财.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8)
[9] 邬沧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我们的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6)
[10] 崔凤.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J].新长征.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