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哈萨克族由于主要从事畜牧业,其生活方式,生活环境,艺术文化等也将与之有关。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地毯纹样的产生,发展,衍变,创新等方面来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地毯纹样的艺术特色,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制作过程对哈萨克族地毯纹样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哈萨克族地毯纹样;文化;图形衍变
新疆哈萨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会用到许多绘有不同图形纹样的用具,而图案纹样艺术本质是一种人的意志和精神的物化。新疆哈萨克族的地毯纹样则是结合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及历史积淀、印记文字及宗教等逐渐形成的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元素。
一.紡织毯的多样性
纺织毯按其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丝质和毛织,而其用途可分为拜毯,地毯,挂毯,鞍毯等。而本文主要研究地毯纹样的特色。“东方地毯”、“欧洲地毯”、“非洲地毯”按其产地不同进行区分,而东方地毯中就有中国地毯,依据中国产地的不同分为新疆毯,蒙古毯,燕北毯,布依毯,独龙毯,东巴毯,宁夏毯,西藏毯等。新疆毯中由于由于用途不同,其材质,图案,制作工艺亦是不同的。例如,从制作工艺上区分则有手工传统地毯和机制现代地毯,其用途也依不同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进行区别。
二.地毯纹样的多变性
新疆哈萨克族地毯纹样是当地哈萨克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哈萨克族人文明记忆的活化石,更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哈萨克族手织地毯在新疆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却占据
着重要位置,它最初是游牧民族制作用来抵御寒冷的生活必需品,经过哈萨克族人民的不断改进,发展以及创新,哈萨克族手织地毯已经成为一种手工艺品了。不仅受到当地各民族的喜爱,也受到其他地方人们的青睐,民族风也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
哈萨克族地毯纹样记录着当地人们的历史轨迹及生活印记,例如在有些地毯上,其图案以方形,长条形,三角形,菱形为主,图案样式简洁,所用色彩朴素明艳。通过不断地改变以及历史的积淀,他们逐渐也将生活中的场景,用象征性的符号表现出来,人的形象,动物的形象,狩猎的场景,游牧的场景等也逐渐应运而生。甚至在信仰伊斯兰教后将其语言字母变化为图案化的符号来对所用的地毯进行装饰。论及此便不得不说哈萨克族信奉原始宗教时对自然的崇拜了,从所用地毯的纹样中就可以发现,地毯的边角装饰纹样有浪花演变过来的曲线,给人以运动的美感,方形的回纹样式,鹿,羊等动物角部为原型的“角形图案”等。而依哈萨克族早期受到萨满教的影响,他们还信奉日月星辰,在所用地毯裝饰纹样中就有太阳,月亮等的变形图案,植物花草的纹样也有,例如比较有象征性的石榴花的纹样就比较多见,而狼耳朵也是其较为传统的图案,依据哈萨克族早期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匈奴单于的两个公主同时爱上了一个小伙子,但是出单于并不同意他们相爱,所以命人将公主放到一颗高高的树上。而就在这时,来了一匹狼,在树下守候了三天三夜保护两位公主。公主们深受感动,遂爬下树与狼共同生活。而他们的后代就是突厥的祖先。这个传说也间接表达了哈萨克人对狼的崇拜,而纪念的形式之一就是将狼的图腾绘制在自己的生活中。人们将这些纹样图案最后提炼出来经过变形,转换就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具体化的图案了。
“逐水草而迁徙,无城郭长居。”的哈斯萨克族游牧先民的生活方式亦有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而反映到地毯纹样上则是诸多的曲线变化了,给人以运动感和波动感。因而,从哈萨克族对图腾崇拜和历史事件等描绘并加以改造后,逐渐形成的对图形的再次利用及变形产生的图案进行地毯的装饰,亦可以推断出哈萨克族的地毯纹样是几何纹和多层边框构成,而后对其进行填充,转换,依据色彩的不同搭配,将其装饰到地毯中。
三.制作工艺的复杂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哈萨克族地毯的制作方法和技术也日愈现代化。新疆草原广阔,哈萨克族人民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因而畜牧业繁盛,毛纺织原料则主要来自羊毛,羊毛的产量丰富,且品质好,所以是制造地毯的最佳原料,但是制成成品则需要一道道繁复的工序。传统的制造方法是将羊毛进行分色,毛色相同则地毯纯净,然后进行洗毛,弹毛,再将弹好的毛进行纺纱,用矿物质颜色进行染色,加捻,最后纺织。这几个步骤以前都是人工一一进行加工的,而现在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出口的需求,运用机械化开始进行生产,大大提升了效率。运用现代化的器械,立根传统,进行创新,也是未来的发展需要。
目前为止,哈萨克族人们的游牧范围越来越小,在保护环境,预防草场过度开发的同时,他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对于传统手工地毯制作工艺的传承者也会越来越少,因而,我们要以保护为前提,发展为基础,创新为目标,加之长期的文化艺术的积淀,使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业,图案纹样得以保护,从而成为装饰艺术的一颗明珠。
参考文献:
[1]冯雅兰.新疆地毯艺术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
[2]郭泳儒.哈萨克民族图案纹样解析[J].伊犁师范大学
[3]李畅.新疆地毯图案设计艺术解析[J].武汉纺织大学
附:项目种类:人文社科项目,项目号:Yxm20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