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6篇

时间:2023-04-04 14:00:08 浏览量: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6篇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篇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三周年了,我重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我们了解党在这近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经历中,也能够说是在必须程度上了解近百年中国历史。

  说到党史,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是明白一些的,只是在认识程度或认识角度上有着差异的因素。比如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在对党史的认识上还停留在“十年动乱”那个学生时期,只明白我们的党是在不断地同“左”倾、右倾路线斗争中发展过来的,留给我影响最深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取得了成功,遵义会议确立共产党走向了正确道路。其实中共的诞生与发展,这一路与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能够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此刻的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姿态应对现实,我们国家的重合实力也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强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必然政党。清王朝后期,制度的腐败、科技的后落、外帝国侵略,人民生活在贫困、后落、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无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对西方侵略的主张,对内侧提出振奋民气,兴利除弊的改革设想;

  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朝廷重臣提出的“采西学”、“制洋器”,以“自强”、“求福”为口号,都不是在推翻封建王朝的制度上的空想言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以英国为标准,效法、日、俄,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同样是不能动摇封建王朝政府的没有实际基础设想。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辛亥革命,透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是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构成一个能够顺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最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的社会仍处在封建官僚与帝国主义等欺压之下,人民百姓同样过着受苦受难的生活。

  中国需要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政党,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家建立的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不仅仅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而且传播了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引进中国开辟道路,个性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与劳农专政制的先进理念和思想传播于国民;

  同样李大钊介绍和讲评十月革命,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用心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也受到民众的相应和拥护。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举着反帝反封建反土豪劣绅旗帜,从工人罢工、学生游行,到武装起义、建立红色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运动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彰显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彻底性。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篇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通过重温新中国7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光辉成就,深刻认识到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和伟大。下面谈三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历史中洞悉历史,提高政治站位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最好的营养剂,通过重温历史,能够让我们为坚守理想信念找到根基,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还是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真实客观记录了我们党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实事求是记载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

  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党员领导干部要想走出新时代的铿锵步伐,必须学好历史,洞悉历史,不断重温党和人民并肩走过的光辉历程,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经验与教训;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学习,结合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中体悟我们党的远大理想、奋斗目标、初心使命;从中深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仰信心,不断汲取政治营养、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自信。

  二、在洞悉历史中反思历史,坚定“四个自信”

  在7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在曲折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最新的理论实践重大成果。一路坎坷与探索,更加体现了伟大思想的来之不易,正确道路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学好“四史”,既要真学真了解,还要真知真反思。要反思我们党走过的伟大历程中的失败教训、经验,增强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的信心。反思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感悟“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真谛内涵,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反思是为了少走弯路,更好地前进。只有在反思中前进,才能脚步迈得更稳健、更自信。

  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定力和施政能力,提高谋事决策和干事创业水平,就要不断学习历史,学好“四史”,学会对照、鉴别,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历史教训,坚定发展方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能源领域所面临的形势也较以往更加复杂,必须从党史学习中获得启迪、提炼法宝,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特征新要求,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全省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切实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确保能源领域“双碳目标”提前实现。

  三、在反思历史中坚定信念,强化责任担当

  反思明道理、出真理,反思强信心、增力量。反思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走好现在和未来的路。领导干部学会反思,就要学习借鉴老一辈革命人、奋斗者的牺牲奉献精神,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我们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担当起党和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篇3

  在众多对井岗山之行的感言中,我最为欣赏的是那句“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人的一生不在于你活过多少个日子,而在于你记住多少个日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历史的交汇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置身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学习党的历史、瞻仰红色足迹,对我而言,是党性的锤炼,是思想的洗礼,是灵魂的净化。必将终生铭记!回顾6天的学习经历,既有心得也有启示,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几点:

  一、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史明理,要读懂党史。翻开井冈山红色革命的历史,短短2年零四个月,为什么井冈山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体会是9个字,有信仰、有道路、有方法。

  一是信仰坚定。坚持了一个解放全中国的信念。领导无产阶级翻身当主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二是道路正确。选择了一条属于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从引兵井冈山到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敢闯善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走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业。

  三是方法有效。建立了一支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提出“为谁打仗”精减部队,去其糟粕。通过“三湾改编”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民主制度,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这支部队在井冈山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战胜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由原来的1000人发展到4000人。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而造就这个奇迹的就是毛泽东提出的“人民子弟兵”军事思想。

  二、坚守信念大爱无疆,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学史增信,要解读信仰。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中国革命进程中,有多少人叛变了,又有多少革命者壮烈牺牲,4万多英烈长眠井冈山,有名字的仅15722人,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身着红军装,我们庄严的在井冈山烈士陵园前为逝去的英雄们默哀,时间仿佛停止,耳边唯有绵延不断的细雨诉说着百年来对这群最可敬可爱的人思念!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置生死于度外,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电影《风声》里有的一句话,“我亲爱的人啊,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真正的大爱超越亲情、友情、爱情、超越生死!一个人只爱自己,一颗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几百克那么轻;一个人只爱自己的小家,一颗心最多不过几百个平方,几许柴米油盐那么重;一颗爱国爱人民的心能容纳960万平方公里,如高山流水,如雷霆万钧!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中,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从全球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冠疫情防疫战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们坚信无论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风雨来袭时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

  三、传承文化继往开来井冈精神永世流传

  学史崇德,要领悟文化。历史是真实的概括,文学是具体的真实。井岗山革命文化蕴含在这一片血染的圣地之中,深藏在蜿蜒曲折的罗霄山脉之中,寄托在一代代世人吟诵的诗词歌谣中。“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些歌谣唱出的是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一切的坚强意志。诗言志,歌咏言。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居住的1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以井冈山为题,先后赋词三首。1965年5月,72岁高龄的他,故地重游,回首38年峥嵘岁月,如白驹过隙。怀着对井冈山的一片深情,他挥笔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佳作。“世上无难事,是要肯登攀”,尽管一路筚路蓝缕,却依然彰显出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苏区根据地,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可以说,巍巍井冈山早已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是一座革命的山,一座神圣的山,一座象征着不屈斗争精神的山。井冈山的老表告诉我们,到井冈山的人都会带走两句话,“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我想这就是井冈山革命文化传承的真谛所在吧。

  学习启示

  浮云难蔽日,雾散终有时。那些腥风血雨已成过去,我们要以“让现实承接历史,让历史启迪未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井冈山精神。

  一、坚定信念,追求理想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丧失精神支柱,丧失政治灵魂。作为一名国网检修人,要始终坚定不移践行维护好跨区电网政治责任和维护好湖北主网历史使命,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建设平安、智慧、人文主网,打造六大体系,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二、事实求是,探索创新

  “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是井冈山革命道路的独特之处。井冈山军民们就是以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粉碎敌人的重重包围,取得井冈山斗争的胜利。作为一名企业的专业工作者,特别是针对新型设备主人制考核落地,这类探索型问题,要摒弃经验主义,走出办公室,多调研多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将理论结合实际探索好方法和路径。

  三、艰苦奋斗乐观向上

  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新时期的艰苦奋斗,更多是一种迎难而上、责任担当。在当下,国资国企改革、电力体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勇于拥抱变化,终身学习,练就本领,直面机遇与挑战,始终以饱满的激情,迎接未来。

  井冈山精神好似一盏明灯,指引着共产党人的航向;好似一面镜子,折射着共产党人的人生;好似一束亮光,照亮着中国共产党的前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该悟透和保持好井冈山精神,抓深理论不骄傲自满、抓好约束不我行我素、抓住目标不消极懈怠,只要敢想敢创,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在即将离开这片英雄圣地之时,请允许我重新吟诵《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缅怀伟人,铭记历史!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胜,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是要肯登攀!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篇4

  12月11日晚,后勤管理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协作单位部分党员在生活区会议室集中学习收看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专题节目《榜样》。

  该节目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邀请部分今年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到场,通过典型访谈、现场讲述、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和风采。

  “信念、责任、担当……”一个个关键词和一个个先进模范如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党员干部们前进的路,在会议室每位党员在收看《榜样》专题节目后,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题踊跃发言,展开激烈的讨论。

  看了榜样的事迹,我备受感动、深受鼓舞。虽然他们面临的环境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但他们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这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品质。我要向榜样看齐,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给身边的人做好榜样、当好示范。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我要向榜样学习,在本职工作中做到履职到位、服务到位、担当到位、创新到位、安全到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篇5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和学院的徐怀书记一起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回观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句毛主席的词在脑海中浮现“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0xx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

  在这92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成成败败,经历了许多坎坷,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从没有放弃过,就算只剩一丝希望,也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紧,直到胜利的光芒洒落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从1949年建国到20xx年中国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功承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令世界瞩目。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建设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共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xx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

  今天我们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汲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新毛病。

  水是生命之源,上产之要,生态之基。而共产党与我们来说就如同水一般的重要

  我们的党至今已走过近92年历史了,已经发展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执政6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目前我国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连续多年发展速度为世界第一,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及时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虽然还没写成,但是,我是这一时期的全程见证者、党的政策受益者、国家建设参与者,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安康,因而我将坚定不移地永远跟着党,并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篇6

  学党史重温“三宝”蓄满逐梦“能量”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讲话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要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这里边有我们加强自我建设学之不完的“智慧”,有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取之不尽的“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重温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坚持吃透精髓、润心铸魂,蓄满前行“能量”,以凝聚攻坚合力、点燃昂扬斗志、自我完善提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齐奋斗、敢碰硬、有底气。

  重温“统一战线”,凝聚攻坚合力,团结一心“齐奋斗”。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同我国实际有效结合,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我们党用统一战线的思想武器,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了取得胜利的强大合力。当前,“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危机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逐梦路上仍需倾举国之力攻坚。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重要地位的认识,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政治自觉,以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把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形成团结一心齐奋斗的良好氛围,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重温“武装斗争”,点燃昂扬斗志,不懈拼搏“敢碰硬”。坚持武装斗争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的国情决定了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应运而生。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不惜流血牺牲,长期坚持武装斗争,为我们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斗争精神,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发扬斗争精神,点燃昂扬斗志。一方面,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树牢“以战止战”的战略思维,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时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强军梦”护航“中国梦”。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斗争本领,在斗争中历练成长,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敢于拼搏、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始终在逐梦征途中勇立潮头。

  重温“党的建设”,自我完善提升,行稳致远“有底气”。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开展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不断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让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对党的建设理论逐步健全完善,如今已经形成“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党建总体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四自能力”,在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兴党之心、常尽兴党之责、常攒复兴之力,要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自觉提升纪律规矩意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到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先行一步、做好表率,确保在谱写中国梦新篇章的伟大事业中行稳致远。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心得 历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