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9篇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深刻揭示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获得的深刻启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遵循。当前,我们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在突出办好民生实事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一步指明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前进方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党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倾听“回响”,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听“声”聚力向前行。
“初心回响”在心,听“群众声”善解百姓忧。百年党史,一页一章皆是为民,一字一句饱含深情。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群众的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听群众之“声”、解群众之忧、办群众之事,到屋舍田埂听,在“留言板”上“听”,召开座谈会听,通过各种渠道倾听群众的发声,既从群众的声音中听民情,也从群众的声音中听取意见建议,既听好的方面,也听不足的地方。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要善听群众之“声”,听“声”而知群众所忧,充分发挥自身的经验优势,解决好群众的难题;听“声”而知群众期盼,和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为发展注入力量。
“奋斗回响”在心,听“战鼓声”提振精气神。百年的奋斗,奋斗的百年,中国共产党在“铁马冰河”的奋斗中开拓进取,在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奋斗中从困局逆境中突围,走出发展大道,走向光辉明天,奋斗的战旗迎风飘扬。从党史中倾听“奋斗回响”,党员干部要在心中敲响“战鼓”,不断奋进。要赓续“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血脉,结合当下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聚焦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落地优质项目、推动产业振兴、打造宜居宜游生态环境,着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领广大群众一同奋斗新征程,携手共谱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同心向前凝聚最大合力。
“作风回响”在心,听“实干声”砥砺言与行。百年党史书写了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他们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并肩战斗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以“同”的旋律唱响艰苦奋斗、干在实处的“劳动歌”,共产党人崇尚实干、努力实干,在实干中结出了丰硕的为民成果,形成了代代延续的好作风。作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打好攻坚战,在工作中坚持实干、务求实效,为工作的开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让更多的“金点子”成为推广的好经验,在艰苦奋斗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坚持”重要思想既是我党百年奋斗历程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第二个百年之路的指路明灯。作为新时代税务青年,我将立足工作岗位,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推进税务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深度融合,以数据应用创新推动税收事业发展,在为民服务、攻坚克难中书写税务青春、贡献税务力量!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需要原原本本学,实实在在悟,勤勤恳恳做,也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利用“沉浸式”体验汲取百年党史中的丰富营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看得见”。
沉浸式学习,全身心锤炼党性修养。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少数同志将线下抄笔记、线上刷课时作为自己完成学习的依据,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一方面有个人精神懈怠、作风不实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也有组织者只知一味死板开会、不知创新学习方式等外界因素。我们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要沉下心去看、静下气来读,带着恒心学、带着初心悟。党组织要精心安排,结合实际,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分层分类开展活动,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召力。
沉浸式调研,全方位提升履职能力。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焦裕禄之所以能找到治理风沙的有效办法,离不开“蹲下去看清蚂蚁”的调研精神。党员干部如果带着找素材的心态做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待假数据听之任之,得到的情况当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真正沉下去、深下去,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全方位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基层实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及时决策部署,付诸实施。调查研究只有“身入”又“心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沉浸式实干,全过程践行服务宗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上、干事创业本领的提升上、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增强上。回顾过去,我们党靠着真抓实干一心为民造福,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实”。党员干部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3
连日来,我市各部门各单位持续以多种形式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鼓舞,更加坚定自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月24日,市人社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组织专题研讨。
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一体组织学习、系统深入推进。全体党员干部要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准确把握全会的精髓要义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分析人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要自觉把人社工作放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格局中考量谋划,履行好民生部门职能,更好发挥人社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会议强调,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从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明确前进的方向,压实工作责任,转变工作作风,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持续在“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学以致用、提质增效,为建设美丽襄阳、实现绿色崛起贡献人社力量。
11月24日,市民政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对民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要结合民政实际抓好学习贯彻。坚持学为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民生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在学中干,抓实抓细抓优民政工作;坚持在干中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民政宗旨、服务保障民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保障民生上贡献民政力量,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曹黎说,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有“五个深刻认识”,落实“一个认真做到”,即: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认真做到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全市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武娟表示,作为社会福利机构,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服务老年群体上贡献社会福利院的力量,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使老年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近日,邮储银行襄阳分行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会议要求,分行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认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要与党史学习相结合,推动全会精神进支行、进网点,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成为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持久动力。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分行对标先进、看齐同业,转型发展的具体举措,递出“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民生”普惠金融名片。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4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均形成于党的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诞生在全党团结统一、凝聚共识的氛围之中,并且都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凝结了党中央和全党的集体智慧。《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延安整风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一段时间集中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讨论和对错误路线的深入批判,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史上的路线是非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成功解决了党的历史问题,也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伟大转折,但在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特别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党内存在重大分歧的背景下,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由此胜利完成。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不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三个《决议》都是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历史已经证明前两个《决议》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决议》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时期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决议》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并着重分析了产生这些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分清了是非。《决议》在总结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经验时,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并提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由于六中全会解决了历史问题,之后的七大就集中精力解决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决议》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晚年错误作了科学分析和深刻批评,又坚决维护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从而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左”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决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已经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作了十个方面的概括,实质上初步回答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概括。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认识的最新成果。《决议》最鲜明的特点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反映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同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必将激励全党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决议》深刻总结了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极大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用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决议》深刻总结了党一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全党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更加坚持和发扬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鲜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向前进。《决议》深刻总结了党一百年来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的征程上,“赶考”远未结束,全党任重道远,我们要时刻汲取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用“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经验。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必须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铆足劲头干,奋力向前冲,自觉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都是奋斗者,是勇敢的筑梦者,也是幸福的。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当学史力行,心怀梦想、砥砺奋斗,用矢志不渝的执着坚守和始终如一的青春热血浇筑梦想,以奋斗志向、奋斗信念、奋斗激情和奋斗力量凝聚起拼搏精神。回望党史“奋斗路”,登上梦想“远航舰”,让我们向着伟大梦想马不停蹄,向着崭新未来开拓进取,汇聚起磅礴伟力,在时代新征程中谱就崭新华章。
心中绽放梦想,以“奋斗志向”扬帆起航。回望百年党史,一代代共产党人志存高远,用奋斗书写辉煌历史,用奋斗振奋民族信心,以大志向投身伟大事业,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奋斗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最美的样子,是干事创业的最美姿态,奋斗从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当以志向引领航向,让梦想照亮前行,明确志向、增强志气,以梦为马向前行,一路播种耕耘、施肥浇灌,一路收获精彩、点亮未来。奋斗的路上是多姿多彩的,一如春花灿烂;奋斗的路上是充满温度的,一如春日和煦。梦想是心中亮丽的风景,奋斗的过程亦是途中缤纷的风景,崎岖坎坷皆成风景、皆蓄力量,让我们用奋斗奏响心灵旋律,在逐梦的路上不懈怠、不等待,在奋进的途中不放弃、不止歇,在时代的新征程上追梦不息、奋斗不止。
汗水浸润梦想,以“奋斗信念”笃定前行。梦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力量集结勃发于内心,朝向远方、指向未来,成为我们不懈奋斗的持久动力。通往梦想的路径是“窄巷”还是“大道”,与梦想是更行更远还是越来越近,取决于党员干部心中的信念是否足够坚定。党员干部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就有了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定力,面对稀松平常的工作,就能够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心态去对待,在“履平地”中扎扎实实地向前再向前;面对拦路在前的困难,就能够保持“猝然临之而不惊”,在“爬陡坡”时凝心聚力地向上再向上。涓滴之力,聚之可成江海之浩瀚;寸土之厚,积之可为高山之雄壮。奋斗信念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注入了动力,这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力量。党员干部当笃守信念、坚毅前行,信念坚定、脚步坚实。
激情点亮梦想,以“奋斗豪情”提神鼓劲。回望百年党史,最让人动容的,是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的殊死战斗,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舍生忘死、出生入死的英雄气概,这是烙印于百年沧桑中最鲜明、最深刻的奋斗印记,充满了豪气干云。在逐梦的路上充满了艰辛,有踮起脚尖的张望,有颠簸曲折的摸索,有陡坡行进的忐忑,能够穿越苍莽岁月、打开梦想之门的,是心中的奋斗豪情。心中有豪情,脚下有力量。奋斗豪情能够点亮梦想,如清晨的鸟鸣清脆开嗓,如晨光在天际铺展光亮,如叶脉在枝头舒张绿意,如山间林涛滚滚而来,这是一种涌向心灵的力量。奋斗正当时,党员干部当激扬奋斗豪情,提神鼓劲、奋蹄疾驰,甩开臂膀向前看、迈开大步向前走,以一颗奔赴梦想的热切心灵破开迷雾,让梦想的光亮照进现实,激发为梦“犇”跑的“加速度”。
携手耕耘梦想,以“奋斗力量”乘风破浪。共产党人的奋斗力量源自内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切情怀,这种力量是中华民族在逆境中扬风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阵地上,或是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手术台前,或是不知疲倦地值守在高速路口,或是为医护人员送去生活物资和热气腾腾的饭食……每一条“火线”上的战斗都迸发着奋斗力量,携手同心中凝聚起来的奋斗力量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推动力。从过去至今,奋斗力量是贯穿于党史的力量,也是生发于血脉的力量,因为这样的力量,我们能够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朝着梦想一往无前。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恢弘的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攀越此山再登一峰,跨过“娄山关”再越“腊子口”,在雄关漫道中激发出永久奋斗的力量。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6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深厚的历史智慧,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十个坚持”宝贵历史经验,为全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注入强大思想动力。“十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一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些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既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深刻总结,更是“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行动指南,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焕发生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始终立于时代潮头,不断引领时代发展;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团结就是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也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奥秘所在。这些历史经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斗的结晶,是历史规律的昭示,是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十个坚持”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引领中国未来的科学指引,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坚持理论创新,就要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坚持独立自主,就要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中国道路,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坚持胸怀天下,就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开拓创新,就要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期盼,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开创新局、赢得主动;坚持敢于斗争,就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坚持统一战线,就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坚持自我革命,就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让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未有穷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发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团结一致同心干,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7
“十个坚持”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强国纲领、复兴纲领。各个领域的青年典型展现着甘肃青年的时代风貌,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历史重任的主力军、突击队、领头人,要发挥好典型引领和面上带动作用,以舍我其谁的政治觉悟,积极学习、践行、丰富和发展“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前行建功立业。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风云际会,一百年沧海桑田。百年沧桑,真理的光辉依旧熠熠生辉,理论的内涵仍在不断丰富,从会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宣传报道到文艺创作,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党史学习教育持续纵深推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广大基层选调生要在亲身实践中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在基层岗位上书写奋斗故事,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学史明理,从党史中汲取思想养分。一百年来,从筚路蓝缕的红船驶航到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再到艰苦卓绝的解放时期,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到竞相涌动的改革春潮,再到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百年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更能深切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面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做到学史明理,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坚定信念的政治定力,汲取一往无前的智慧力量,用科学理论指导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学史增信,从党史中汲取信仰信念。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通过学习百年党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仰的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信心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坚定信仰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以实际行动守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学史崇德,从党史中汲取为民情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从“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到“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人民公仆杨善洲,老一辈革命家为一代代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始终坚守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功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赓续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
学史力行,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动力。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举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在攻坚克难上见真章,在担当作为中求实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实践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积极将党史学习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动力,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在新征程上奋楫扬帆,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出实绩、开新局”的目标。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8
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全会中总结了建党百年的珍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我们要从“十个坚持”中汲取“三力”,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
百年党史是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奋斗征程中凝心聚力走向辉煌,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昂扬奋发的姿态不懈前行,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劲潮涌处,将伟大实践不断推进。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初心为向的“劲心”、攻坚克难的“劲意”、担当实干的“劲力”,汲取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
汲取初心为向的“劲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为民初心,是谋划发展道路、擘画未来蓝图的永恒动力。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在接续奋斗中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以久久为功的“劲心”倾情奉献。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为民“劲”心,不断推动民生发展,强化责任担当,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对接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把排民忧、解民难、济民困作为第一职责,把办成实事作为推进工作的第一要务,摆问题、找方法,下功夫、求实效,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带领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时代愿景全力奔跑。
汲取攻坚克难的“劲意”。百年峥嵘岁月,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夺取了革命时期、发展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胜利,用顽强不屈的意志、铁打钢熔的气劲不懈斗争,交出了一份载入史册、举世瞩目的答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难题,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高举信仰火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精气神融入到为国家发展建设的奋斗中,在努力探索中推动发展,在攻坚克难中创造辉煌。踏上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时代浪潮中开好“顶风船”,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解决新的时代课题,不怕挑战、战胜困难,创造新业绩。
汲取担当实干的“劲力”。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百年奋斗征程中,共产党人以真抓实干的作风、锐意进取的精神谋求发展,准确把握历史趋势,紧抓问题导向,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展现担当作为,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撸起袖子真抓实干,紧急关头冲锋在前,以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姿态努力奋斗。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持从“事”着手、从“实”出发,俯下身子深入基层,迈开双脚勤走千家,以实干的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在工作中,要做到行不乱章、不浮于表,脚踏实地做事,用真行动做出真成绩。
学习十个坚持心得体会篇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深刻揭示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获得的深刻启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遵循。当前,我们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在突出办好民生实事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一步指明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前进方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党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倾听“回响”,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听“声”聚力向前行。
“初心回响”在心,听“群众声”善解百姓忧。百年党史,一页一章皆是为民,一字一句饱含深情。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群众的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听群众之“声”、解群众之忧、办群众之事,到屋舍田埂听,在“留言板”上“听”,召开座谈会听,通过各种渠道倾听群众的发声,既从群众的声音中听民情,也从群众的声音中听取意见建议,既听好的方面,也听不足的地方。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要善听群众之“声”,听“声”而知群众所忧,充分发挥自身的经验优势,解决好群众的难题;听“声”而知群众期盼,和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为发展注入力量。
“奋斗回响”在心,听“战鼓声”提振精气神。百年的奋斗,奋斗的百年,中国共产党在“铁马冰河”的奋斗中开拓进取,在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奋斗中从困局逆境中突围,走出发展大道,走向光辉明天,奋斗的战旗迎风飘扬。从党史中倾听“奋斗回响”,党员干部要在心中敲响“战鼓”,不断奋进。要赓续“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血脉,结合当下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聚焦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落地优质项目、推动产业振兴、打造宜居宜游生态环境,着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领广大群众一同奋斗新征程,携手共谱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同心向前凝聚最大合力。
“作风回响”在心,听“实干声”砥砺言与行。百年党史书写了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他们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并肩战斗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以“同”的旋律唱响艰苦奋斗、干在实处的“劳动歌”,共产党人崇尚实干、努力实干,在实干中结出了丰硕的为民成果,形成了代代延续的好作风。作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打好攻坚战,在工作中坚持实干、务求实效,为工作的开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让更多的“金点子”成为推广的好经验,在艰苦奋斗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学习 十大坚持心得体会 十个坚持基本经验 11个坚持的心得体会 十一个坚持的认识心得体会 十一个坚持心得体会 十一个坚持的心得体会 学深悟透十一个坚持心得体会 十三个坚持的心得体会 对十一个坚持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