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事迹材料 > 正文

2023最美医生事迹材料四篇(可供参考)(全文)

时间:2022-10-29 11:00:0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最美医生事迹材料四篇(可供参考)(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最美医生事迹材料四篇(可供参考)(全文)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精选四篇(可供参考)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精选四篇 “以前,我也以为中医就是白天坐诊,晚上看医书。”市中医院呼吸科副 主任医师某某笑着说,后来,他才发现医生没有想象的那么风雅悠闲,但这个 时候,这份工作已不仅是他的职业,而是成为了他的理想。

 病患们说傅医生总是加班看诊让人很感动 “并不是特意想去加班,只是,大家专门来找你看病,这是一种信任,不 能辜负;久而久之,就成了约定俗成了。” 见到傅医生的时候,他刚刚结束在病房的夜班,脸上还带着疲惫。他 77 年 出生,在市中医院工作十年,现在有众多的病人“粉丝”。

 在呼吸科的工作一部分在门诊,一部分在病房;一般是 4 个月主要在病 房,4 个月主要在门诊。他和 6、7 名同事,要轮流值班,平均 6、7 天就要值 一次夜班。

 在工作中,傅医生有一个地方特别为他的患者们所津津乐道:他坐诊时, 老加班,而且加班的态度也很自然,好像并不是很介意。就算他排班在病房 时,也总有老病号们直接去病房找他看诊。比如最近一个周六,就有 22 个病人 跑到病房找他看诊。

 “傅医生很有耐心,工作态度令我很赞赏。” “傅医生的医术很高超,问诊很仔细,我的病好得很快,下次还要来找 他。” “来找傅医生看病的人很多,往往过了下班时间还有患者在等待,傅医生 总是认真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我和其他患者交流得知,他总是这样晚下班来满 足患者的要求。” 。

 大家的评论让傅医生笑着连连摇头,他说,这个不是他特意去做的。病人 们认可,愿意都来找他看病,他很感动,也希望把本分做好,所以加班就逐渐 成了一种常态。

 第 1 页共 6 页

  虽然病人们众口一致地说傅医生态度好,很耐心,但傅医生对自己的工作 还是挑出了点刺:病人很多,其实分给每个病人的时间不算多。“最多一天, 从早 8 点到晚 7 点,我一共看了 105 个病人,中间基本没有休息,吃饭也是赶 着的,算一下就会发现,每个病人其实只有 5 分钟左右时间。”

 医生们多少都有点肠胃病,傅医生也得过胃出血。不过,他曾经还有位同 事患了肺炎,说是“住院治疗”,其实带着病继续在病房工作,所以这样的情 况,在医生里也是正常的。

 医生和病人是面对疾病的“战友” 有一个病人临去世之前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傅医生,我本来要自杀 的,可是怕连到累你。我瞬间竟无语凝噎。” 工作这么忙,傅医生也没想过要限号,毕竟不少人是老交情了,还有口口 相传慕名而来介的。病人的信赖让他感动,也让他有压力;病人的感谢,更让 他开心。“有时候很忙,患者却和我说‘傅医生,你先去吃饭吧,我不着 急’。那种感觉很温暖。”傅医生笑道。

 傅医生说,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共同对抗疾病的“战友”。在工作中, 他遇到了许多让他感动、记忆犹新的患者。

 病房里以前有位老病号老吴,每次傅医生值夜班时,老吴都会神神秘秘地 告诉他“有东西给你,在你抽屉里,你晚上吃。”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几 块饼干,傅医生从来不推辞。

 他说,这是来自一位生病的长辈的新人和关爱,他怎么能拒绝? 还有一位跟肺癌搏斗两年的病人,在弥留之际告诉他:“傅医生,我本来 要自杀的,可是怕连到累你。”让他无语凝噎。

 在傅医生第一个夜班,他遇到了一位让他终生难忘的病人,是位九十岁的 老奶奶。为了怕奶奶晚上病情出现反复,他一整夜没敢合眼,一直紧张地守着 她,随时准备进行抢救。一夜过去了,奶奶的情况都很稳定,傅医生正在高兴 的时候,老人的儿子告诉他“母亲年纪大了,想接回家去,希望医生理解”。

 傅医生知道,这是家属已经不打算再坚持下去了。他点点头表示了理解,然后 回到宿舍关上门大哭了一场。

 第 2 页共 6 页

  他想起了自己的祖母,这个老人得的是和他奶奶一样的病,他多么希望老 人能够好好活下去啊!

 踏上医生路只是“为了奶奶” “有很多医生,在踏入这个领域之前,都只是普通的病人家属。” 聊起成为医生的初心,他的理由很简单:“为了我奶奶。” 高二那年,傅医生的祖母去世了。罹患慢性支气管多年,她的身体一直不 太好。当时,奶奶没有享受到比较好的治疗,心脏也渐渐变得不太好。祖母的 去世给了傅医生很大打击,是他走上医生道路的直接原因。

 “如果我会医术的。是不是就能救回奶奶了呢?”他这样想。

 其实,傅医生从小就是文科成绩比较好,尤其擅长写文章。本来,他在高 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选的就是文科,大学想报的专业,也是中文系。“以前想 起未来,我以为我会成为一名作家,但那个时候,我突然相当一个医生。”下 定主意以后,在高中剩下的时间里,傅医生所做的就是痛补理科课程。高考报 志愿的时候,傅医生填的大学遍布全国,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中医专业。

 最终,他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了。

 “我知道不少医生,都是因为失去了亲人,才走上学医的道路的。有的家 属在失去亲人后,会怨天尤人,沉浸在悲伤里不能自拔,但也有像我们这样, 选择自己成为医生,想让医学发展再往前推动一点,让曾经的痛苦能不再发 生。”傅医生缓缓地说。

 如果不做医生也许他会是个作家 “不管中医西医,能够治好病人,都是好的。中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 西,有很多优势。假如,将来我能留下一些东西,让人评价说‘曾经有个叫某 某的人,在中医上做出了点成绩’,就十分心满意足了。” 如果不做医生,人生会变成怎样? 傅医生想了想,说,也许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或者是一个厨师。

 成为作家,是傅医生高二之前的理想。

 而做一个厨师,则是因为食药相通,傅医生觉得,烹饪和中医在某种意义 上很相似,比如伊尹,以烹饪闻名,传说也是汤液的始祖。

 第 3 页共 6 页

  这么看来,中医和傅医生的缘分真的不浅。

 “中医对我来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种职业。我当初没有能力救我奶 奶。现在每治好一位病人,都像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救赎。” 傅医生说,在现实里,有这么两种病人家属。一种在家人因病去世之后, 会长久地沉溺于哀伤之中,会为亲人的死亡找各种借口。还有一部分,在努力 越过这些痛苦后,选择自己成为一名医生,想要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其实,不 少医生都是这么走上医学之路的。

 某某是某某区峰山西社区卫生室的医生,自 1979 年至今一直从事医疗卫 生工作。他扎根,多年如一日,坚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原则,凭着精 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得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指令性工作及公共卫生各项任务,努力开展各项临床 医疗工作,切实履行了一个医生的职责。2022 年被评为某某区第一届“基层名 中医”;2022 年、2022 年、2022 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医生”。

 一、勤奋好学,精益求精 某某大夫深知在行医,必须医疗技术全面。他知道单凭自己掌握的那些中 西医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因此在繁忙之余,他除了努力钻研 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还刻苦自学,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 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经常向大 医院专家虚心请教。通过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 全科医师资格。在临床上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学习知道了不足、通过实践加强 了对疾病的认识。深知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更新换代的必要性,在重 温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关注医学、药学的一些新动态, 在实践中使中、西医得到了有机地融合,学以致用。通过多年来的刻苦钻研和 兢兢业业,在临床上基本达到了“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疗 效”的目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二、医术精湛,爱岗敬业 由于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因此做好一个乡医就意味着要称职,要对广大群 众的身体健康负责,要具备一名“全科医生”的基本知识和素养。做一名医

 第 4 页共 6 页

  生,什么病都可能会接触,病情也错综复杂,行医 36 年来,他做到了遇到什么 情况都能心中有数,临阵不乱,处理得体,转诊及时。近 30 年来,不论春夏秋 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某某大夫最挂心的,他谨记“医以德为 先”之古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 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 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大医院。2022 年 10 月份一天晚上 11 点左右,辛苦一天的刘大夫早已进入梦乡,突然自家大门被敲得咚咚响,刘 大夫开门一看,一帮人拥簇着一位 60 多岁的妇女,原来是邻村的一位高血压患 者。患者闭着眼不停地呕吐,自述头痛头晕、眼花。经过刘大夫紧急检查,发 现患者血压高达 210/124mmHg、心率大于 100 次/分钟,瞳孔等大、双下肢能抬 举,凭借多年经验,刘大夫诊断该患者为“高血压危象”,患者随时可发生脑 血管意外,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当时卫生室没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针剂等,时 间就是生命,刘大夫当机立断,选用了硝苯地平 20 毫克含服、安定 5 毫克静 注、利多卡因 50 毫克肌注,经过紧急处理,一个小时之后该患者血压降至 160/100 左右,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将患者转至青医附院。经过这段时间的 紧急抢救,他悬着的一颗心才安然放下,而时针已经指到凌晨 2 点多。

 刘大夫不仅医术精湛,当机立断,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也从不计较个人 得失。2022 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大山里的一位老太太 74 岁,距峰山西卫生室 大概 7 公里,总感觉周身无力,这一天就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想来看看,上车 不久老人家就昏睡在座椅上,邻村的居民有认识他的,连拽代叫将她唤醒问其 到何处,老人说要到峰山西卫生室看病,好心的司机就特意转道将其送来。乘 客帮忙将其抬上床,随后又昏睡过去。刘大夫当即为其检查:血压 100/70mmHg,指尖血糖 26.4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补 液、纠酸,静滴普通胰岛素 20u,输液过程中老人慢慢的清醒、感觉好了许 多。之后又为其开了降糖药。当时夜幕降临、问其家里电话又记不清,刘大夫 就近叫了辆出租车 30 元将其送回家,嘱其明天尽快到三级医院治疗,当时老人 家带了不到 20 元钱。

 像这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刘大夫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使

 第 5 页共 6 页

  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群众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 里都能得到解决,刘大夫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群众 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使刘大夫成为了附近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三、思想解放,开拓创新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的医学模式,某某大夫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 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 标,积极投身于卫生医疗改革中。2022 年,当周围卫生室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的 时候,刘大夫就创新建立起专门的“电子门诊登记”,使患者就诊方便,检索 迅速,便捷灵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经验的积 累,自 2022 年开始,刘大夫正式启用自创的“门诊电子处方”,使处方更加规 范、用药更加精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刘大夫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的医 疗观念,将现代的临床科学理念付诸于临床实践,切实转变思想,把过去以 “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以“病人”为中心,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优质的 医疗服务。

 第 6 页共 6 页

  

推荐访问: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可供 最美 事迹材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