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正文

开展四史教育的活动方案5篇

时间:2023-04-30 13:06:01 浏览量:

篇一:开展四史教育的活动方案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三个单项活动详细方案(已明确举办时间、地点及报名时间)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二

  信州区中小学生党史、国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9月28日上午8:20开始(小学组各代表队上午8:00入场抽签;中、小学组决赛代表队下午1:50入场抽签,不得迟到)

  地点:上饶市第二十小学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

  二、活动目的旨在深化“四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和高尚品德。帮助青少年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建设成果,使他们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三、竞赛知识范围

  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关党史党建的有关知识,以及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我区地方史相关知识等为主要内容。中学组以现行历史教材为读本。

  参考阅读书目:《信美之州经典传奇》(江西人民出版社)、《红帆船——中共一大到中共十八大精神青少年学习读本》(团结出版社)、《中国通史》(三秦出版社)

  四、竞赛对象及报名时间

  知识竞赛由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别展开比赛。每支参赛代表队由3名学生组成。各教研片区先行组织初赛,小学组每个教研片区择优选派两支参赛代表队;中学组每个教研片区择优选派三支参赛代表队。

  9月20日前将《信州区中小学生“四史(党史、国史、区史、校史)”主题教育活动报名表》(见文后附件)报局普教科。

  五、奖项设置

  小学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中学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六、活动规则

  (一)竞赛赛制

  1.本次现场举行复赛、决赛环节,竞赛采用必答、抢答与风险题方式进行。

  2.复赛阶段由小学参赛代表队采取抽签方式分为第一组、第二组;两组分别角逐前三名。

  3.决赛阶段由两组的前三名共六支代表队参加,角逐最终名次;初中组六支参赛代表队直接进入决赛阶段。

  4.比赛评判标准为计分制,各代表队初始分数为100分,最终积分高者胜出。

  (二)竞赛要求

  1.各代表队仔细阅读竞赛时间安排和竞赛规程,避免因规则不清对竞赛成绩造成影响。

  2.参赛队员不得携带任何资料或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赛场;入场的工作人员及观赛者请关闭手机或设定为振动状态。

  3.答题须用普通话作答,声音洪亮清晰;每次答题结束后要向主持人说“回答完毕”,选手回复“回答完毕”后不得再对所答内容进行补充或更改。回答不出要说“不能回答”。

  4.各代表队尽量做到服装统一,必须服从竞赛组委会安排,遵守竞赛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迟到15分钟视为弃权。

  5.参赛选手答题时其他队伍不得干扰,个人必答题环节其余队员不可从旁协助答题;否则予以扣分处罚。

  6.场上参赛队员必须服从主持人的评判。主持人无法评判时由竞赛仲裁组评判;主持人评判有误时,竞赛仲裁组会予以更正。如有争议问题由参赛队的领队提交至竞赛仲裁组,竞赛仲裁组拥有最终裁决权。

  (三)竞赛环节

  复赛和决赛均设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出现同分情况,增设一答定乾坤环节。

  1.必答题环节:冲出重围(分为个人必答、代表队必答环节)

  个人必答环节:按照各代表队抽签台号,依次进行各队1号选手、各队2号选手、各队3号选手的个人必答环节。当主持人朗读完题并宣布“请作答”后,选手需在15秒内完成作答,其余队员不可从旁协助答题,答对1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代表队必答环节:按照各代表队抽签台号,每队指派一名队员作主答,其余队员可从旁协助答题。当主持人朗读完题并宣布“请作答”后,选手需在15秒内完成作答,答对1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2.抢答题环节:激流勇进

  当主持人朗读完题并宣布抢答开始后方可进行抢答,由最先亮灯的代表队进行答题,抢得答题机会的队伍必须在20秒内完成作答,答对加10分,答错、超时未作答、抢答犯规者将扣除该代表队10分,并由主持人公布本题正确答案。

  3.风险题环节:勇者争先

  (1)采用由代表队选择分值分别为10分、20分、30的三种风险题型中的一种进行答题。

  (2)各代表队在选定的风险题型中随机抽取题目,由主持人宣读题目完毕后,必须在45秒内完成作答。回答正确加相应的风险分值,若超时未作答或答错的,将扣除相应的风险分值。

  (3)每个代表队均有一次选答机会,也可放弃此轮的答题机会。

  4.一答定乾坤环节(参赛代表队出现同分的情况增加此环节)

  前三个环节比赛结束后,若参赛代表队出现同分情况将在同分代表队之间增加一轮抢答比赛,直到出现分差。(规则与前面进行的抢答题比赛规则一致)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三

  信州区中小学生“江山如此多娇”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成果展评活动方案

  一、展示时间和地点

  时间:10月17日上午8:20开始(各参赛代表队8:00入场抽签,不得迟到)

  地点:逸夫小学

  二、展示主题

  以“江山如此多娇”为主题,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区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通过研学旅行中让广大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

  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展示对象及报名时间

  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

  小学组、初中组每个教研片区择优选送1个活动成果参赛;高中组每校择优选送1个活动成果参赛。10月11日前将《信州区中小学生“江山如此多娇”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成果展评活动报名汇总表》(见附表)电子版报局普教科。

  四、展评规则

  1.成果展评出场顺序:抽签产生

  2.计分规则及名次确定:采取百分制,现场计分,当场公布,取所有分值的平均分为该展评成果最后得分。名次按展评成果的最后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每组设一等奖1名,其他发给二等奖荣誉证书。

  3.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7年全省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赣教基字〔2017〕16号)精神,本次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我市范围内的红色、绿色和古色旅游区为目的地,案例主题为《我们的红色(或绿色、古色)之旅》,活动案例题目自拟。

  4.评分标准

  (1)过程性资料展评内容可包括活动方案、活动报告、活动图片等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过程性资料展评满分为40分。

  (2)活动成果现场展评由学生成果汇报和答辩两部分组成。学生汇报时以研学旅行小组为单位(一般以3~5名学生组成一个参赛代表队)汇报,汇报内容可包括:(1)成果名称,研学旅行小组成员、分工、指导老师;(2)研学旅行背景、过程、研学旅行成果报告、图片和影像、调查资料等;(3)研学旅行过程中的亮点、体验、感受等。答辩包括学生答辩和指导教师答辩,由评委提问,师生现场作答。现场汇报时间为10分钟,现场答辩时间为5分钟。活动成果现场展评满分为60分(其中现场汇报42分、学生答辩12分、教师答辩6分)。

  5.要求

  (1)每个成果参与学生3-5人,指导教师限定2人以内;所有参展成果须将过程性资料编印成册(一式四份),抽签时交评委组长。

  (2)各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要坚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确保安全出行。

  附表

  信州区中小学生“江山如此多娇”主题研学旅行活动

  成果展评活动报名汇总表

  选送单位(盖章):2017年

  月

  日

  组别

  小学

  案例名称

  选送学校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及联系电话

  初中

  高中

  研学旅行活动案例展示评分表

  组别:

  抽签号:

  课题:

  年

  月

  日

  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素

  能以研学旅行过程的方案、记录、图片视频等材料,反映整个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及资料真实、丰富、组织规范有序。

  能体现活动的“学”“旅”并重、“行”有所得,有利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符合实际:目的地选择考虑了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有完成研学旅行的条件保证。

  2.切合主题: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符合红色、绿色、古色教育主题。

  1.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2.目标分解合理得当,可操作性,有实现目标的条件保证。

  1.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

  权重

  得分

  原始材料

  过程性资料展示

  材料价值

  2515旅行

  目的地

  确定

  案例现场报告

  活动目标

  活动组织

  162.活动组织安全有序、行程安排合理。活动小组成员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

  1.成果课件设计精巧、制作精美,有特色。

  研学成果

  2.能突出本次活动主题的作品、照片、视频等材料,体现活动价值性、教育性。

  1.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条理分明,规范且富学生答辩

  有逻辑性。

  2.表情自然,仪表端庄,富有激情。

  1.对研学旅行目的地和目标适切性的研究。

  教师答辩

  2.对研学旅行过程组织和体验反思的研究。

  总分

  12评委签名: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四

  信州区中小学生“大美信州”

  主题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大美信州”为主题,用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框住美丽瞬间,通过文字、自然风景、建筑、人物等多角度展示一个你心目中的美丽信州,歌颂党、歌颂祖国、赞美家乡近年来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

  二、征稿截止时间

  即日起至2017年10月31日。

  三、征稿要求

  1.围绕“大美信州”这个主题,作品名称自拟;

  2.表现手法和体裁不限,创作时间不限;

  3.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绘画、摄影题材不限,书法以古今(最好是自创)诗词、联、赋、格言为主要创作内容;

  4.书法(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两大项,每项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组,参照饶教字〔2016〕264号《关于举办“培轩杯”2016年上饶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文件要求)、绘画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68×136)CM。摄影作品黑白、彩色均可,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在网络上抄袭、不得经过后期电脑拼接、过度渲染等加工。不得采用添加边框等形式对电子照片进行变相装饰。作品均不装裱。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为本人原创,不得以任何形式拷贝他人作品或盗用他人创意,一经查实取消比赛资格。

  5.所有参赛作品在上交时都必须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作品名称、学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摄影作品电子稿发送至邮箱:

  (摄影作品电子稿请提供JPG格式)。

  6.每个教研片区择优各选送8幅(组/张)绘画、摄影参赛作品;书法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两大项,每项各选送8幅作品。选送作品分类别以片区初评结果的等次先后填报《信州区中小学生“四史(党史、国史、区史、校史)”主题教育活动报名表》(见文后附件),于10月31日前发送至邮箱:。(未报送电子报名表的不参加评选)

  7.对于所有参赛作品,主办方有权将其用于宣传、出展等。

  四、评选和奖项设置

  届时区教体局将邀请专业人士对参赛作品进行整理及挑选,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附件

  信州区中小学生“四史(党史、国史、区史、校史)”主题教育活动报名表

  报送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序号

  学生姓名

  所在学校

  作品(成果)名称、题目

  指导教师

  备注(演讲、知识竞赛/研学旅行/书法/绘画/摄影)

篇二:开展四史教育的活动方案

  

  2022年XX学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方案

  第一篇章

  青春“读”史——阅读经典历史著作

  活动方式:

  依据参考书目,选定著作分享赏析,组织开放式的“四史”学习主题团日活动,团支部群读书打卡形式,并分享交流经典著作精彩篇章及读书感悟。

  参与人员:学生骨干、中高职全体团员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月第二篇章

  青春“讲”史——讲红色故事、讲伟人故事、讲解上海红色基地

  学习方式:

  各系部选择不同主题,以线上学习(腾讯会议)、班级群内主题班会形式,以青年学生视角讲解红色历史故事、伟人故事、上海红色基地。

  参与人员:学生骨干、中高职全体团员

  活动时间:2022年X月第三篇章

  青春“学”史——线上红色历史系列课程学习方式:

  (1)围绕开学迎新、军训、校庆等活动开展四史学习。结合迎新工作、校庆开展“校史”教育;线上学习《工匠新生代》持续推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线上系列课程为学习内容开展学史。

  (2)四史学习“大巡讲”系列活动。依托小螺钉志愿服务队,组建优秀学生宣讲团;进班级、进学生组织、进社区进行四史学习“大巡讲”;结合国防教育(军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参与人员:学生骨干、中高职全体团员

  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月

  第四篇章

  青春“悟”史——知识竞赛、文字、海报、书法作品参与方式:

  参与人员:学生骨干、中高职全体团员

  活动时间:2022年X月

篇三:开展四史教育的活动方案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二

  信州区中小学生党史、国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9月28日上午8:20开始(小学组各代表队上午8:00入场抽签;中、小学组决赛代表队下午1:50入场抽签,不得迟到)

  地点:上饶市第二十小学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

  二、活动目的旨在深化“四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和高尚品德。帮助青少年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建设成果,使他们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三、竞赛知识范围

  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关党史党建的有关知识,以及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我区地方史相关知识等为主要内容。中学组以现行历史教材为读本。

  参考阅读书目:《信美之州经典传奇》(江西人民出版社)、《红帆船——中共一大到中共十八大精神青少年学习读本》(团结出版社)、《中国通史》(三秦出版社)

  四、竞赛对象及报名时间

  知识竞赛由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别展开比赛。每支参赛代表队由3名学生组成。各教研片区先行组织初赛,小学组每个教研片区择优选派两支参赛代表队;中学组每个教研片区择优选派三支参赛代表队。

  9月20日前将《信州区中小学生“四史(党史、国史、区史、校史)”主题教育活动报名表》(见文后附件)报局普教科。

  五、奖项设置

  小学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中学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六、活动规则

  (一)竞赛赛制

  1.本次现场举行复赛、决赛环节,竞赛采用必答、抢答与风险题方式进行。

  2.复赛阶段由小学参赛代表队采取抽签方式分为第一组、第二组;两组分别角逐前三名。

  3.决赛阶段由两组的前三名共六支代表队参加,角逐最终名次;初中组六支参赛代表队直接进入决赛阶段。

  4.比赛评判标准为计分制,各代表队初始分数为100分,最终积分高者胜出。

  (二)竞赛要求

  1.各代表队仔细阅读竞赛时间安排和竞赛规程,避免因规则

  不清对竞赛成绩造成影响。

  2.参赛队员不得携带任何资料或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赛场;入场的工作人员及观赛者请关闭手机或设定为振动状态。

  3.答题须用普通话作答,声音洪亮清晰;每次答题结束后要向主持人说“回答完毕”,选手回复“回答完毕”后不得再对所答内容进行补充或更改。回答不出要说“不能回答”。

  4.各代表队尽量做到服装统一,必须服从竞赛组委会安排,遵守竞赛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迟到15分钟视为弃权。

  5.参赛选手答题时其他队伍不得干扰,个人必答题环节其余队员不可从旁协助答题;否则予以扣分处罚。

  6.场上参赛队员必须服从主持人的评判。主持人无法评判时由竞赛仲裁组评判;主持人评判有误时,竞赛仲裁组会予以更正。如有争议问题由参赛队的领队提交至竞赛仲裁组,竞赛仲裁组拥有最终裁决权。

  (三)竞赛环节

  复赛和决赛均设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出现同分情况,增设一答定乾坤环节。

  1.必答题环节:冲出重围(分为个人必答、代表队必答环节)

  个人必答环节:按照各代表队抽签台号,依次进行各队1号选手、各队2号选手、各队3号选手的个人必答环节。当主持人朗读完题并宣布“请作答”后,选手需在15秒内完成作答,其余队员不可从旁协助答题,答对1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代表队必答环节:按照各代表队抽签台号,每队指派一名队员作主答,其余队员可从旁协助答题。当主持人朗读完题并宣布“请作答”后,选手需在15秒内完成作答,答对1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2.抢答题环节:激流勇进

  当主持人朗读完题并宣布抢答开始后方可进行抢答,由最先亮灯的代表队进行答题,抢得答题机会的队伍必须在20秒内完成作答,答对加10分,答错、超时未作答、抢答犯规者将扣除该代表队10分,并由主持人公布本题正确答案。

  3.风险题环节:勇者争先

  (1)采用由代表队选择分值分别为10分、20分、30的三种风险题型中的一种进行答题。

  (2)各代表队在选定的风险题型中随机抽取题目,由主持人宣读题目完毕后,必须在45秒内完成作答。回答正确加相应的风险分值,若超时未作答或答错的,将扣除相应的风险分值。

  (3)每个代表队均有一次选答机会,也可放弃此轮的答题机会。

  4.一答定乾坤环节(参赛代表队出现同分的情况增加此环节)

  前三个环节比赛结束后,若参赛代表队出现同分情况将在同分代表队之间增加一轮抢答比赛,直到出现分差。(规则与前面进行的抢答题比赛规则一致)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三

  信州区中小学生“江山如此多娇”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成果展评活动方案

  一、展示时间和地点

  时间:10月17日上午8:20开始(各参赛代表队8:00入场抽签,不得迟到)

  地点:逸夫小学

  二、展示主题

  以“江山如此多娇”为主题,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区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通过研学旅行中让广大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展示对象及报名时间

  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

  小学组、初中组每个教研片区择优选送1个活动成果参赛;高中组每校择优选送1个活动成果参赛。10月11日前将《信州

  区中小学生“江山如此多娇”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成果展评活动报名汇总表》(见附表)电子版报局普教科。

  四、展评规则

  1.成果展评出场顺序:抽签产生

  2.计分规则及名次确定:采取百分制,现场计分,当场公布,取所有分值的平均分为该展评成果最后得分。名次按展评成果的最后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每组设一等奖1名,其他发给二等奖荣誉证书。

  3.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7年全省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赣教基字〔2017〕16号)精神,本次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我市范围内的红色、绿色和古色旅游区为目的地,案例主题为《我们的红色(或绿色、古色)之旅》,活动案例题目自拟。

  4.评分标准

  (1)过程性资料展评内容可包括活动方案、活动报告、活动图片等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过程性资料展评满分为40分。

  (2)活动成果现场展评由学生成果汇报和答辩两部分组成。学生汇报时以研学旅行小组为单位(一般以3~5名学生组成一个参赛代表队)汇报,汇报内容可包括:(1)成果名称,研学旅行小组成员、分工、指导老师;(2)研学旅行背景、过程、研学旅行成果报告、图片和影像、调查资料等;(3)研学旅行过程中

  的亮点、体验、感受等。答辩包括学生答辩和指导教师答辩,由评委提问,师生现场作答。现场汇报时间为10分钟,现场答辩时间为5分钟。活动成果现场展评满分为60分(其中现场汇报42分、学生答辩12分、教师答辩6分)。

  5.要求

  (1)每个成果参与学生3-5人,指导教师限定2人以内;所有参展成果须将过程性资料编印成册(一式四份),抽签时交评委组长。

  (2)各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要坚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确保安全出行。

  附表

  信州区中小学生“江山如此多娇”主题研学旅行活动

  成果展评活动报名汇总表

  选送单位(盖章):2017年

  月

  日

  组别

  小学

  案例名称

  选送学校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及联系电话

  初中

  高中

  研学旅行活动案例展示评分表

  组别:

  抽签号:

  课题:

  年

  月

  日

  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素

  权重

  得分

  能以研学旅行过程的方案、记录、图片视频原始材料

  等材料,反映整个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及资料真实、丰富、组织规范有序。

  过程性资料展示

  材料价值

  能体现活动的“学”“旅”并重、“行”有所得,有利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符合实际:目的地选择考虑了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有完成研学旅行的条件保证。

  2.切合主题: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符合红色、绿色、古色教育主题。

  1.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2.目标分解合理得当,可操作性,有实现目标的条件保证。

  1.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

  2.活动组织安全有序、行程安排合理。活动小组成员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

  1.成果课件设计精巧、制作精美,有特色。

  2.能突出本次活动主题的作品、照片、视频等材料,体现活动价值性、教育性。

  1.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条理分明,规范且富有逻辑性。

  2.表情自然,仪表端庄,富有激情。

  1.对研学旅行目的地和目标适切性的研究。

  2.对研学旅行过程组织和体验反思的研究。

  2515旅行

  目的地

  确定

  活动目标

  案例现场报告

  活动组织

  16研学成果

  学生答辩

  教师答辩

  总分

  12评委签名: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四

  信州区中小学生“大美信州”

  主题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大美信州”为主题,用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框住美丽瞬间,通过文字、自然风景、建筑、人物等多角度展示一个你心目中的美丽信州,歌颂党、歌颂祖国、赞美家乡近年来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

  二、征稿截止时间

  即日起至2017年10月31日。

  三、征稿要求

  1.围绕“大美信州”这个主题,作品名称自拟;

  2.表现手法和体裁不限,创作时间不限;

  3.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绘画、摄影题材不限,书法以古今(最好是自创)诗词、联、赋、格言为主要创作内容;

  4.书法(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两大项,每项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组,参照饶教字〔2016〕264号《关于举办“培轩杯”2016年上饶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文件要求)、绘画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68×136)CM。摄影作品黑白、彩色均可,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在网络上抄袭、不得经过后期电脑拼接、过度渲染等加工。不得采用添加边框等形式对电子照片进行

  变相装饰。作品均不装裱。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为本人原创,不得以任何形式拷贝他人作品或盗用他人创意,一经查实取消比赛资格。

  5.所有参赛作品在上交时都必须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作品名称、学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摄影作品电子稿发送至邮箱:

  (摄影作品电子稿请提供JPG格式)。

  6.每个教研片区择优各选送8幅(组/张)绘画、摄影参赛作品;书法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两大项,每项各选送8幅作品。选送作品分类别以片区初评结果的等次先后填报《信州区中小学生“四史(党史、国史、区史、校史)”主题教育活动报名表》(见文后附件),于10月31日前发送至邮箱:。(未报送电子报名表的不参加评选)

  7.对于所有参赛作品,主办方有权将其用于宣传、出展等。

  四、评选和奖项设置

  届时区教体局将邀请专业人士对参赛作品进行整理及挑选,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附件

  信州区中小学生“四史(党史、国史、区史、校史)”主题教育活动报名表

  报送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序号

  学生姓名

  所在学校

  作品(成果)名称、题目

  指导教师

  备注(演讲、知识竞赛/研学旅行/书法/绘画/摄影)

篇四:开展四史教育的活动方案

  

  四史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四史教育活动。

  二、活动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厚重深远。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了解中华文化、研究中华历史是一项必修的功课。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中,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日益频繁。为了不忘历史、传承文化,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展示中华文化,有必要加强四史教育,鼓励人们深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文明传统的魅力和价值,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方式,激发人们的四史学习兴趣,使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史。

  三、活动目的1、加强对四史的宣传教育,普及中华文化知识。

  2、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增加人们对四史的了解和认知,拓宽四史研究的领域和深度。

  4、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和品位。

  四、活动内容

  1、四史论坛

  邀请学者专家进行专业分析和深入解读,讲解各个时期的史事,探讨中华历史文化的脉络和特点。还可以通过社区大讲堂等方

  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四史知识。

  2、古代文物展览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古代文物展览,展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从不同方面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3、传统艺术演出

  邀请中华传统艺术团队进行传统艺术演出,演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让人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古雅和精湛。

  4、中华文化游园会

  设置中华文化体验区,让人们在游戏中了解中华文化,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和了解,了解中华文化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5、四史文化节

  在四史的纪念日举办文化节活动,通过讲座、文化展示、文艺演出等方式激发公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五、活动计划

  时间:两个月左右

  地点:社区、展馆、公园等公共场所

  主办单位:社区文化部门、博物馆、文化中心等

  经费:活动经费从主办单位和赞助商处获取

  六、活动预期效果

  1、提高社会公众对四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和品位。

  3、加强四史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推动四史教育进入每个人的学习生活。

  4、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展现中华文明传统的魅力和价值。

  七、总结

  四史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发挥四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吸引来”,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注入更多正能量。同时,也应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提高四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更多的人进入四史教育殿堂,共同传承好中华文化。

篇五:开展四史教育的活动方案

  

  四史教育推进方案

  四史教育是指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代表的经典史书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四史教育在深刻揭示中华文明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篇文章将从四史教育的意义、目标、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资源四个方面阐述我国中小学四史教育的推进方案。

  一、四史教育的意义

  四史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族谱。通过四史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四史教育的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大致发展过程,熟悉历史人物、文化现象等内容。

  2、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具备历史研究与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四史教育,加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感受能力,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四史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与参与度。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在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使其具备相关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3、演讲式教学法:通过演讲式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讲述中提高对历史的理解。

  4、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四史教育的教学资源

  1、教材: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代表的经典史书,是进行四史教育的基础教材。

  2、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教案与课件等资源,方便学生远程获取学习资源。

  3、图书馆资源: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丰富,可以借助图书馆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学生的史学知识。

  4、史馆、纪念馆资源:中华文化的底蕴丰富,各地史馆、纪念馆也有着许多中华文化的精髓,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珍惜中华文化。

  五、总结

  四史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历史教育形式,它可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推进四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四史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推荐访问:开展四史教育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