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研究生毕业感言7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这时往往可以写一篇感言将其表达出来。那么感言怎么写才恰当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研究生毕业感言》,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研究生毕业感言 篇一
这个五月过得太快,虽然我在心中安慰着自己,毕业典礼尚在远方的六月,但日头越来越毒辣,热浪翻滚着提醒着毕业生们,六月已近在眼前。翻过这个周日,和儿童节一起来临的,就是道别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点,学校里随处可见学士服,今年终于与我们有关,轮到我们穿上。
大概从这之前的一年,就已经没有了大一大二的概念,别人会叫你毕业生。毕业,可能是期待,可能是喜悦,但直到现在才知道这种感觉很复杂,有怀念,有感谢,还有祝福。每个人对于毕业的感受都不一样,对还要继续研究生生涯的人来说,也许只是等待又一个暑假的开始。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同学,经过这个六月,就要硬生生地扯断与校园的联系,告别了“特殊优待”的学生生活。这么想想,毕业还有些残酷。答辩之后,时间似乎就一步一步催着人离开,宿舍里的人越来越少,而自己的行李也已经打包好放在墙角。后来在各种聚会上,大家说着刚报道时的青涩,说着军训时的狼狈,说着运动会上的英姿,说着在宿舍时的懒惰,说着有的没的的八卦,然后哈哈大笑,我不由自主地笑着然后努力忍着,结果还是无可避免的有些感慨和伤感。人们总是这样,还没有失去,就开始怀念。正如怀念青春的人总是有青春的脸庞。
我怀念什么?怀念和全班同学一起上课一起出游的时刻,怀念和老师讨论问题的时刻,怀念临时抱佛脚刷夜的时刻,怀念宿舍闺蜜一起做饭打火锅的时刻,怀念和社团战友们办活动的时刻,怀念在宿舍楼下用力的吼歌,怀念交换时度过的奇异时光,怀念保研司考时的只争朝夕,怀念准备毕业论文时的呕心沥血,以及,怀念即将分别的酷酷的朋友们。.。.。.值得回味的太多太多,连那些当时觉得痛苦的难以忍受的时刻,在毕业的日子里也有了特别的光泽,仿佛经历了喧闹的如梦一般的场景,但这场景明媚阳光、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希望源自收获。提到收获,这时候很难想到所谓的公平、正义、自强不息与勤奋刻苦,而是满脑子充盈着感受到的越来越真切的小道理。感谢优秀的同窗们,他们激发着我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动力,让我懂得想要收获必须播种,必须努力且脚踏实地。感谢让人醉心的朋友们,他们陪伴我去实践疯狂和体验新奇,告诉我生活一定要有爱,有快乐,有梦想。感谢可敬的师长们,孜孜不倦传道授业,教予我严于律己,保持谦卑,以包容之心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感谢经历,让我曾体验过欢喜兴奋,也感受过的脆弱痛苦。那些低谷让人真实而有效地思考,努力认识自己,学会在支持声和反对声中冷静地作出自己的选择。那些磨砺让人明白一些原则坚持起来很难,但是努力坚守下来真的有很大的满足感。那些失败告诉我要大胆尝试才能无悔,因失败而收获的经验也许比成功带来的荣耀更加宝贵,要永远学习,永远保留爆发的能量。当然,还有有幸见证到的别人的经历,传奇的、励志的、现实的……感谢母校这个精神家园,和大四一年为了前程努力奋斗的身边的朋友们,让我感受到开阔的眼界、强大的心灵和与现实和平周旋的勇气,让一直低头行走的我,抬起头总能看到每颗星都在闪耀。感谢与大家相遇。
最近好多人感慨,“大学时光啊”,我总是不敢往详细里想象,我的记忆错过了很多日期,脑中只浮现起零星的面孔、笑声,像一部快进的电影,下一瞬间,它们消散了,只剩一种模糊而温暖的情感。人生也许就只有大学生活能如此简单、自由,所以那些陪伴我们一起活得美好通畅带劲儿的人因此变得特别可爱。一个朋友说,“最难开口的事就是,初次的问好和最终的道别”,说的真切。很快很快,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是新的旅程的开始,此刻有满腔的祝福,希望新的旅程我们都能努力活得精彩,活得有温度、有价值。
研究生毕业感言 篇二
相识是一种缘分,因为选择,所以不忘。要在这种缘分中继续走下去。无论风雨坎坷,无论是悲欢喜乐。高翻是我们的家,因为服务他人,我们不怕压力;因为做好细节,我们获得成就。今日高翻学子,明日业界巨子!
两年研究生生涯弹指一挥,真庆幸自己来到北语,来到高翻!不知何时就深深爱上北语这个文化融合的"小联合国"和高翻这个温情的"大家庭"。在此感谢高翻学院的全体老师!也希望学弟学妹惜光阴、多学习、广交友,让自己的校园生活无憾无悔!最后再说一句,我爱高翻!
祝高翻越办越好!
高翻为我,我为高翻!
一朝身为高翻人,一生心系高翻墙!
高翻给你的不是训练,是磨练。
身为高翻人,谨守高翻魂。
研究生毕业感言 篇三
在毕业论文写成之际,我感慨良多,首先要感谢的是湘潭大学。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前,我本是一名普通山村的穷“教书匠”。“教书匠”这个称号,并不代表着我对教师职业的不敬,因为,它是人家送给我的,不是自封的。不过,以我亲身的经历,我觉得这个称呼是有部分道理的。我在初中任政史科主任,年年负责全校的中考工作,最多的时候,带了九个班级,五个课头,七、八、九年级的历史和七、八年级的政治。学校的“重点班”、“毕业班”大都由我来带。情况经常是这样,同样的一堂课,一个星期要重复讲四次,然后年年重复,课本不用说全都背得出,连页码都记得清楚。匠人做事就是简单的重复,我也如此。一晃教了六年,嗓子坏了,脾气坏了,毫无新鲜感的上课让我身心俱疲,几个要好的朋友也“怂恿”我跳一跳,于是我选择了考研。
考研之路充满了艰辛,大学毕业已九年了,英语忘个精光。以前虽然过了四级,但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年,差不多是一个轮回,我把英语又如数奉还给了学校和老师,重新捡起来真是难上加难,一见英语就要睡觉,比催眠药有效多了。我只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它当书法来练习,抄,抄,抄!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的抄!抄!慢慢的找回了一点感觉。况且,这时我已成家立业,当了“房奴”和“孩奴”,还应加上“工作奴”——校长把我当“骨干”哪,家长把学生往我班里塞啊,学生往我班里挤哪,一句话,学生政史就靠你啦,你敢偷懒?我连考研之事都不敢宣扬,还是感谢铁友在校长面前帮我说了几句话,于是比往年减了两个班,少了四节课。结果,经一年奋斗,考过了国家线,但报考的某校虽然不是自主划线,却因当年报考人数过多,未予录取。这时,湘潭大学给了我调剂的名额。让我获得了一个重生的机会,过起了梦寐以求的硕士生活。进校的那一刻,一副对联打动了我“今天你以湘大为荣,明天湘大以你为荣。”打心底感谢湘大,给了我圆梦的机会。
读研也是备偿艰辛。刚进校时,我意气风发,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概,很快就发现一切并不像我想象的简单。在经济上,由于我放弃了工作,没有了工资,妻子做点小生意仅能勉强维持我读书和家用,遇到计划外之事就得四处借钱,压力渐渐地来了。儿子的教育也成了问题。我在家时,天天过问一下,检查一下,成绩一直在班上前五名,我来校后,妻子管不了他,缺少时间和精力过问他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调皮程度却大幅上升,老师见到他就头疼,把他放在第后一排,每天当作一个“坏典型”予以警告、批评,经常向家里“反映”他在学校里的种种“不乖”、“不端”。尤其是小孩子三、四年级正学英语、写作文,他在这方面没有入门,天天完不成作业,完不成作业则要挨打。不得已,我只得进行“远程教育”:每天下午和晚上,通过网络聊天的行式给孩子进行辅导,教他做作业、写作文,而英语却毫无办法。天天的“远程教育”,让室友们深受其扰,我也感觉不对劲。妻子说:“你不要为了自己,废了刘鼎。”——意思是让我带到身边来读书。研二时,我就把孩子带到身边,开始了“父子同学”的生活。
我带着儿子攻读研究生,遇到了的困难比普通同学多得多。多亏了我的导师刘松茂教授,在生活上给我排忧解难,在精神上疏缓我的压力,并给我指导,让我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例如,为租到合适的房子,刘老师忙前忙后跑了很多次;为了让孩子顺利“插班”、“入学”,刘老师不辞劳苦,找人、打电话、出主意,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刘老师帮忙,许多事都办不成,或者要花更多的代价。刘鼎来校后,我有什么事需要外出,都是交给刘老师和师母照看,刘鼎就把刘老师家当成在湘大的家了,一天到晚总是要到“爷爷”家去。师母对我和刘鼎特别关心,水果副食、米油菜蔬时不时地送给我们,饭餐就更不必说了。
从未想到一个孩子有那么多的事。洗衣、买菜、做饭、辅导作业、陪他玩是是“日常工作”,出席家长会、处理他种种“不小心”惹出来的麻烦也不少,再加上偶然的生病、受伤,总之,觉得时间不够用,并且分割得很细碎。每天的日程是:早上7时起床,洗刷、打发他上学、买菜花1个多小时,中午11:20分他放学后开始做饭、吃中餐、收拾清洗到下午1时左右,下午自5时40分他放学后做晚餐、吃饭、收拾、给他洗澡、洗衣到9:40左右,有时作业多,还要到10点以后,其余的时间就是我的学习时间。带孩子读书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一身兼任家长、父亲、学生、保姆、学生干部、家庭教师等多重角色,真是身心俱疲。尤其是精神压力特别重,刘鼎期中考试,作文一字未写,英语考了8分,给了我莫大的打击。我担心他的将来。所以不得不在他身上多花些时间,天天中午、晚上、假日补习英语,抽空还要教他写作文。苦心操劳终于有了报偿,他的英语渐渐的有了起色,涨到40多分,50多分,60多分,70多分,作文也逐渐入了门,有几次还作为全班范文上讲台去念。
细碎的时间不利于我思考,尤其不利于我写作,后来,不得不再次调整日程安排:白天除了给刘鼎做饭外,其余的时间用来睡觉,把所有的时间挤到晚上,每天或看书或写作至凌晨4点到5点,早晨任由他自己安排,一次买三天以上的菜。我的论文就是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
写作论文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要感谢刘老师,这篇论文让他操心不少。我从来没有做个大文章,平时,写三、五千字的散杂文,自由惯了,倒也不难。真的写论文了,许多时候思路滞碍难以下笔,许多时候情绪兴奋芜杂繁乱,又不知从何写起,好不容易写了几千字,又总觉得这样安排不对,那样处理不行,一篇文章如同被风钻打了满身的孔,到处在跑气、到处在漏风!通过多次与刘老师交谈,接受他的敦敦教导后,才明白体悟了一些问题,一次解决一点,一次解决一点,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才慢慢地懂了论文如何写,如何写得扎实、严谨、环环相扣、一丝不乱。至今,刘老师的一些警语格言仍牢记心中:“论文,论文,就是要有论,有论才能称作论文。”“写论文要以论带史,化叙为论。”“任何论文都有一个理论体系,有一个切入口。没有理论作指导的论文,一定不是好论文。”“一篇论文,要有切入角度,要有主要概念、核心观点、逻辑理路……”具体到这篇论文,刘老师在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名词术语方面给了我切实的指导,解决了我心中的许多疑难和夹杂不清的问题,在修辞语法角度也进行了一些细致的修改。刘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征服了我,细致、耐心、踏实、认真的治学态度让我深受教益,刘老师正直、敬业、对学生充满爱心、关心学生生活的道德伟岸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刘老师朴实、率真的性格也让我感觉很投缘、很亲切。在湘大求学的三年,刘老师给了莫大的影响,不是三两句话说得清的。特别感谢刘老师和师母!
党史点的其它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教诲。其中,唐正芒老师、熊辉老师、邹华斌老师、张海燕老师,我上过他们的课,也和他们交往比较密切,深深感受到他们知识渊博、思想敏锐、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在学术和做人方面给了我很多教益,在此致谢。
同班同学以及师兄、师妹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我要把感谢和深情留给我的妻子唐杨香。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送我读书,一人养三口人,一人独自撑起一个家,她受的辛劳和苦楚不可计数,忍受的寂寞和孤单难以言说。妻子,我爱你,谢谢你!
攻读硕士期间,我看了大量的书报、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近50篇文学作品,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考上了国家公务员。硕士生活再苦再累,最终都化成了甜蜜的记忆。在毕业论文定稿之际,我知道同“硕士生活”说再见的日子也为期不远。谢谢你!硕士生活,人生因你而精彩!
研究生毕业感言 篇四
作为一个研究生,在今天终于要毕业了,经历了两年的进修,是真的格外辛苦,可是内心又是窃喜的,因为我坚持做到了,我努力的熬过了这两年的时光,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心情是特别的好。
大学四年学业完成后,就直接进入了研究生的学习,说实话,研究生的两年真的特辛苦,而且我还是全天的课,上完课,还要完成我们导师交代的作业,这些作业都不是单纯的写写就好,而是要自己去实地考察才能得出结论的,而这也增加了我的难度,所以每天奔波于教室和校外,不停的收集信息,只为了完成作业,这些已经是能让我精疲力竭的了。虽然在学习的过程很辛苦,可是也是有收获的,在读研究生的学校里,又认识了一群有趣的朋友,都是同一级研究生,与他们在一起,这学习倒也不那么难熬,甚至有时候还挺有趣的。
现在毕业了,在回想前两年的学习,我又觉得不舍了,不管在艰难,我都已经挺过来了,而且我所获得的一定要比想象中要多,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学历,又更加的上了一层楼,对自己而言,哪哪都是好处。对读研究生之前的抱怨现在都已经没了,在这毕业的时候,竟然还想再回去待一段时间,说来也挺好笑的。读这个研究生带给我的,不仅是学历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让自己成长了,也懂得了社会上要生存的不易。每次去校外实地考察收集资料,都是我最不愿做的,但那些经历却成为现在我值得去怀念的,怎样都值得。在两年里,感谢导师无数次的纠正我的错误,让我变得更加完善自己,也是导师一次次的严格对待,我才能有今天。不然按照我之前进去没多久就产生厌烦的情绪,那应该坚持不到现在毕业了,我心中对导师是感激的。同样也感谢两年里,跟我一起读书的同学们,每次在我坚持不下的时候,努力的安慰我并鼓励我,让我不要放弃。如今才能跟你们一起享受这个毕业时光,但我也知道这一毕业,大家也就真的去往不同的地方了,以后相聚的时间只会更少,我所能庆幸的就是认识了你们,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你们陪伴,不那么孤独,感谢大家。未来不管我们都去向哪里,你们都是我心中美好的回忆。
研究生毕业感言 篇五
这几年的读研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年前,我夜以继日的读书,只为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继续研究学术。我也没有让自己失望,最后真的上了这所学校,有了这一段经历。其实我很早就知道,读研是一件有很大压力的事情,这个过程不只是对我们学术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心态的一种考验。现在走到这里,成功的到了硕士证书,我心里的滋味很复杂,有欣喜,有纠结,有难过,总而言之,更多的还是高兴吧。
还记得大四的时候,那一大波考研浪潮,很多大学生为了逃避进入社会就业的问题,才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种逃避式的读研方式是很不体面的。所以我从未这样想过,我读研,只是因为我对这个专业真的很热爱,并且这个专业需要更高的学历,只有得到了这二者,我觉得未来才值得期待,只有自己努力去争取了,这一切才是最好的结局不是吗?其实很多人读研为什么读到一半就觉得读不下去了,因为在最初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目标的左撞右撞,自然也会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和恒心。
学习是一件很敬重的事情,它是严肃的,有些人嘴上总是说着学习,而行动却从没有去实行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过是欺骗自己的一种方式罢了。在我读研的这几年里,我一直都在提醒自己每天要坚持学习,要坚持进行实践,这几年的时光不能白白浪费,读研一结束,我们的青春也差不多到了一个节点了,未来的路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知晓,我现在唯一要去做的事情,就是先做好身边的事情。这也是我读研期间最基础的一个要求,专一是基础,努力是需求。把握好了二者,才有可能让这条路走起来更加的顺利。
其实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对于过去而言,没有太多可回忆的地方。任何一段时光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去追忆的必要。留在心里的是过去一切的总合,一小点就已经足够了。这几年的读研时光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该为自己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些是我将来要去做的事情,也是我这几年需要打好的基础。感谢这读研的时光,给我的学术和生活都带来了莫大的提升。往后,我会继续珍惜时光,努力前行。
研究生毕业感言 篇六
今天是我们毕业的日子,也是我们离别的日子。今天之后,我们将告别培养了我们三年的母校,告别为我们倾注了汗水和心血的老师,告别三年里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内蒙古大学XX届全体毕业研究生,向培养和教导我们的领导,向辛勤培育我们成长的导师,向全力支持我们学业的父母家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研究生阶段是飞跃的阶段,走出青涩,它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智慧、理性和成熟。我们为这近三年知识的积累、毅力的锻炼而感到自豪;更为明天的拼搏、事业的成功而充满自信与希望!回想三年前踏入内大校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的我感叹于在钢筋水泥的市中心还拥有如此—片安静祥和的地方。而更让我感到欣慰和幸运的是,我发现在这宁静的大院中还云集着众多的优秀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无处不体现着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求实,是我们这些青年人所效仿的榜样。我们在内大学习生活了三年,在这段期间里,我们处处感受得到内大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所作的巨大努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所做的众多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碰撞,营造了很好的学术氛围;精良的图书期刊服务使我们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由研工部和研究生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感谢母校!感谢母校馈赠我们知识的力量,培养我们创新的意识,塑造我们独立的人格,给予我们舒展的心灵、自由的思想、做人的美德。正是这些丰厚的收获,让我们在踏入社会的同时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种豪情。
当然,我们今天这个隆重的集会,不仅是庆贺毕业,更是新征程的开始。在今天,我们接过学位证书,这烫金的证书不仅记录着我们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我们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工作也好、继续深造也罢,研究生毕业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它只是提供了助我们远航的风帆。大家刚刚离开港湾,在今后的航程中,还将面对风浪和暗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我们应该放下骄傲与荣耀,保持谦虚与平实,常怀感谢之情、进取之心,不断激励自己,脚踏实地、拼搏进取、不负众望。与我们的内蒙古大学共赴辉煌。
挥手告别昨天,师生情、同窗谊难以释怀!
昂首阔步明天,未来梦、强国心熠熠生辉!
研究生毕业感言 篇七
研究生近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这近三年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满面风霜。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心里隐隐有一种伤感,,也一有种激动和憧憬的心情。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如果简单的“结束”二字可以概括一切,我只能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深意与内涵。
上海电力学院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对我来说只有一次,它的绚丽和多彩是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所不能更改和忘却的。回忆是每一件痛并快乐的事,驻足回眸三年来的求学之路,心中已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几许苦涩,几许甘甜。
四年前,我在考研复习大军中不懈的追求努力,终于在xx年9月使我顺利地进入了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当我怀着继续进深造学习心态,也怀着对有悠久历史行业背景上海电力学院的敬意,第一次踏入了上海这座现代文明的城市,第一次来学校,咋一看只有我本科的几分之一大,倒很像我初高中的学校一样,还真有点点失落。但很快,我被学校的热情接待和学校各级领导关心照顾感动,就在这个新的城市、新的学校中,在和新的老师还有新的同学不断的交流和帮助中,很快进入研一课程学习和生活中。
从研一开始我就确定了目标:大学里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但并没有精通掌握的专业内容加强自学,多参加研究生活动,积极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力争毕业后进电力公司,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电力人的应有贡献。
那段时间基本每天都去图书馆看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继电保护等本科专业书籍。每天过得最充实的就是图书馆。我曾对自己说,我爱上电力学院是从图书馆开始的。开学后不久,我加入了研究生会,并成了学术部部长。这可能是我在电力学院成长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一年一度研究生迎新晚会,我们研究生会的同仁一起奋斗,那时开始学习音频制作,视频,电子相册等多媒体软件学习。在研会我遇到了本科学生会视频制同学和他们一起交流,到图书馆找书看,再到网络上下载相关软件,自己在寝室里钻研学习,常常熬夜晚。研一制作上海电力学院x级迎新晚会DVD光盘。可能是机缘巧合吧,我认识学校里多媒体网络中心张大森老师,跟张老师拍摄DV,剪辑视频,慢慢地我爱上了摄像,影视后期处理。
研一是我过得最充实,但也是最累,最辛苦的一年。除了正常的研究生上课外,我还常去旁听本科生的课,一段段时间忙着备考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学习视频特效制作,还有为学校重要会议,校友返校聚会DV拍摄视频制作,研究生会的日常工作。在其他研究生同学的眼里,我一直很匆忙,常常看到我在寝室里通宵,时常看到我背着摄像机,三角架在重要会场里…现在我仍在感叹,我那时我真的很累,也很憔悴。不过,收获总是在辛苦的付出的之后。那段时间,我得到了研究生会的同仁和学校多部门老师领导肯定和信任,我通过了计算机三级考试等,我也成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影视后期处理软件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一次比一次制作更加有水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篇《研究生毕业感言》,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推荐访问:感言 研究生毕业 研究生毕业感言7篇 研究生毕业感言 研究生毕业感言简短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