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养龟鳖收获百万财富

时间:2022-11-01 20:36:04 浏览量:

普通人被称“乌龟”或“王八”,心里肯定懊恼无比;他,却乐意别人叫他“乌龟三”。

他在深山老林,终日与龟鳖鸟雀为伍,靠养乌龟富甲一方。

在家养龟掘到“第一桶金”

蒋洪峰从小就与池中动物有缘。因为父母是在南宁市做水产批零生意的,蒋洪峰童年的伙伴就是池里的各种鱼类和满屋爬走的乌龟。

十六七岁时,正读高中的他疯狂地迷上了乌龟。放学后,他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喂食乌龟王八。蒋洪峰的房间里、书桌上、床头床尾堆满了书籍,清一色的是养殖书、致富经。

高中毕业后,他成为沿海养殖场的常客。无论是北海、钦州,还是防城港,只要听说哪里有人乌龟养得好,他就会登门拜师学艺。几年后,蒋洪峰对龟鳖的生活习性已经非常熟悉。

1998年初,二十出头的蒋洪峰自觉已学有所成,便向父母借了3000元钱,在家里不到10平方米的池子里养起了石龟。平时对养殖书籍的勤奋钻研,加上几年的学徒生涯,让他在石龟养殖中轻车熟路。1999年底,不到两年时间,蒋洪峰的第一批石龟卖掉了,赚了2万多元。

大胆收获“大礼包”

蒋洪峰信心满满,欲扩大养殖计划。可在市区转悠大半个月没找着合适的场地,眼看2000年新年将至,蒋洪峰焦急万分。

这时,妻子献上一计:伶俐镇娘家有座6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可否“舍近求远”?蒋洪峰听后如醍醐灌顶:怎么就没想到岳母家山清水秀,还有一座大房子呢?

看过岳母家的大房子后,他非常满意。并且,镇上对他很热情,还承诺养殖规模扩大后,会给予政策扶持。于是,新千年的春节过完,蒋洪峰离开他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举家迁往伶俐镇武伶坡。

蒋洪峰在武伶坡的龟鳖养殖很快上了轨道,他的名气在当地也越来越响。因为在家排行老三,当地村民都亲切地叫他“乌龟三”。

天道酬勤。2004年,又一个“大礼包”砸到蒋洪峰头上。

那时候,一个外地养殖户因为技术原因,所养的石龟患上了病,死忘率高,找到蒋洪峰,希望他接手这批石龟。蒋洪峰以每公斤260元的价格买下了全部的1000多只石龟,花去20多万元。经过悉心照料,石龟的病情好转,开始进食了。

4年后,这批石龟体重长了一倍。2009年,蒋洪峰以每公斤2400多元的价格卖出了这批石龟,净赚近百万元。

“温泉”打破冬眠习性

天气微凉,龟鳖就会进入冬眠期。然而,在蒋洪峰的龟鳖养殖场,龟鳖们没有歇息——它们正愉快地享受着“温泉浴”。

乌龟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而变,生活节律也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更替。一般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乌龟就要进行冬眠。可在蒋洪峰放养乌龟的池子里,乌龟们并没有进行常规冬眠。他的奥秘就是往池子里放温水,水温保持在30-32℃,乌龟游在里面就像泡着“温泉浴”,完全打破了冬眠习性,使其有更多时间快速生长。蒋洪峰说:“龟鳖冬眠时,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通过人工控温的养殖方式,它们的长成周期大大缩短,一般16个月即可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扩大规模生态养殖

生意越做越大以后,蒋洪峰萌生了养龟加育苗的想法,他要建立自己的“龟鳖王国”。但是,岳母家那600多平方米的场地已明显不够用。

伶俐镇政府了解蒋洪峰的想法后,向他推荐了一块“风水宝地”——距离镇上约10公里的山地,面积有10亩左右。那里群山环抱、绿水长流、鸟虫和鸣,正是养殖龟鳖的好地方。

2006年,蒋洪峰把那块“风水宝地”租下来,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63个龟鳖池,倾力打造他的“龟鳖王国”。

有了好的养殖条件,他的养殖场品种逐渐丰富起来。目前养有黄沙鳖、广西花鳖、山瑞鳖、珍珠鳖、鳄鱼龟、石龟和黄喉拟水龟等种龟鳖5000多只,年产种苗10万多只,年产商品龟鳖近5万公斤。

几年下来,蒋洪峰的龟鳖养殖场声名远播,成年龟鳖主销广西,龟鳖种苗则远销上海,江浙一带,年收入以百万元计。

为了形成更大的规模,2008年他成立了“必兴龟鳖农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100多户。蒋洪峰通过合作社指导农民建家庭养殖场,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并负责销路,周边很多农户因养殖龟鳖发家致富。■

推荐访问:收获 财富 养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