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正在巴西举办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本次中国唯一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次申遗终获成功的嵩山建筑群也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殷墟之后产生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世界历史遗产的数量增加到39个,居世界第三。
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
评委认识了“中”字
去年申遗受挫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在今年二次申遗时改名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据介绍,“天地之中”凸显了嵩山建筑群在中华文明中特有的文化地位,而且“天地之中”这一文化理念也比较形象,便于外国评委理解,该概念是此次嵩山建筑群申遗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世遗大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释了“天地之中”与中国古代天文概念和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的综合影响,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最终申遗成功。
澳大利亚文化遗产专家茱丽叶·拉姆齐评估验收后表示,考察过程中她认识了“中”字。她说:“少林寺、观星台、中岳庙、嵩阳书院的碑刻上总是出现这个字,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民族在人文方面对‘天地中’的崇拜和认可。”
登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吕宏军阐释说:“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宇宙观认为嵩山地区是天地的中心。这个‘天地之中’是阴阳交汇的地方,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为此嵩山也被称为神山、圣山,招致历代帝王的祭祀和封禅。”
“不同的文化信仰受‘天地之中’理念的召唤汇聚在此,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代表作品都得到了保留,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著名古建筑专家杨焕成说。
邮票出炉门票不涨
8月1日上午,登封市民以过节的方式庆祝嵩山历史建筑群入选世遗名录。公共场所挂出了庆祝横幅,在观星台、中岳庙、少林寺等地,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申遗成功,少林功夫表演格外引人注目。
之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遗产成功邮票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这也是我国邮政首次为申遗成功而发行邮票。本次共发行6种邮品,其中包括《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个性化邮票一版共8枚,主图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性图案“太阳神鸟”,附图和边饰展现8处11项经典建筑。
申遗成功后少林寺等地的门票是否会上涨一直是坊间热议的话题。在此之前,少林寺方面曾表示:“申遗和商业无关。如果申遗成功,我们也没有提高门票价格的计划。”不过也有人认为,少林寺近年热衷商业运作,申遗成功后少林寺门票是否涨价很让人怀疑。对此,话题人物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保证让大家来得起、看得起”。少林寺所在的河南登封市有关部门也表示,如果申遗成功,将保持“四个不变”:少林寺门票价格不变,原有各方利益关系不变,少林寺获得门票收入的政策不变,景区的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景区资源保持公共性和公益性不变。
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正在巴西举办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本次中国唯一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次申遗终获成功的嵩山建筑群也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殷墟之后产生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世界历史遗产的数量增加到39个,居世界第三。
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
评委认识了“中”字
去年申遗受挫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在今年二次申遗时改名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据介绍,“天地之中”凸显了嵩山建筑群在中华文明中特有的文化地位,而且“天地之中”这一文化理念也比较形象,便于外国评委理解,该概念是此次嵩山建筑群申遗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世遗大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释了“天地之中”与中国古代天文概念和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的综合影响,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最终申遗成功。
澳大利亚文化遗产专家茱丽叶·拉姆齐评估验收后表示,考察过程中她认识了“中”字。她说:“少林寺、观星台、中岳庙、嵩阳书院的碑刻上总是出现这个字,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民族在人文方面对‘天地中’的崇拜和认可。”
登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吕宏军阐释说:“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宇宙观认为嵩山地区是天地的中心。这个‘天地之中’是阴阳交汇的地方,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为此嵩山也被称为神山、圣山,招致历代帝王的祭祀和封禅。”
“不同的文化信仰受‘天地之中’理念的召唤汇聚在此,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代表作品都得到了保留,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著名古建筑专家杨焕成说。
邮票出炉门票不涨
8月1日上午,登封市民以过节的方式庆祝嵩山历史建筑群入选世遗名录。公共场所挂出了庆祝横幅,在观星台、中岳庙、少林寺等地,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申遗成功,少林功夫表演格外引人注目。
之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遗产成功邮票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这也是我国邮政首次为申遗成功而发行邮票。本次共发行6种邮品,其中包括《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个性化邮票一版共8枚,主图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性图案“太阳神鸟”,附图和边饰展现8处11项经典建筑。
申遗成功后少林寺等地的门票是否会上涨一直是坊间热议的话题。在此之前,少林寺方面曾表示:“申遗和商业无关。如果申遗成功,我们也没有提高门票价格的计划。”不过也有人认为,少林寺近年热衷商业运作,申遗成功后少林寺门票是否涨价很让人怀疑。对此,话题人物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保证让大家来得起、看得起”。少林寺所在的河南登封市有关部门也表示,如果申遗成功,将保持“四个不变”:少林寺门票价格不变,原有各方利益关系不变,少林寺获得门票收入的政策不变,景区的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景区资源保持公共性和公益性不变。
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正在巴西举办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本次中国唯一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次申遗终获成功的嵩山建筑群也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殷墟之后产生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世界历史遗产的数量增加到39个,居世界第三。
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
评委认识了“中”字
去年申遗受挫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在今年二次申遗时改名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据介绍,“天地之中”凸显了嵩山建筑群在中华文明中特有的文化地位,而且“天地之中”这一文化理念也比较形象,便于外国评委理解,该概念是此次嵩山建筑群申遗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世遗大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释了“天地之中”与中国古代天文概念和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的综合影响,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最终申遗成功。
澳大利亚文化遗产专家茱丽叶·拉姆齐评估验收后表示,考察过程中她认识了“中”字。她说:“少林寺、观星台、中岳庙、嵩阳书院的碑刻上总是出现这个字,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民族在人文方面对‘天地中’的崇拜和认可。”
登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吕宏军阐释说:“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宇宙观认为嵩山地区是天地的中心。这个‘天地之中’是阴阳交汇的地方,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为此嵩山也被称为神山、圣山,招致历代帝王的祭祀和封禅。”
“不同的文化信仰受‘天地之中’理念的召唤汇聚在此,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代表作品都得到了保留,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著名古建筑专家杨焕成说。
邮票出炉门票不涨
8月1日上午,登封市民以过节的方式庆祝嵩山历史建筑群入选世遗名录。公共场所挂出了庆祝横幅,在观星台、中岳庙、少林寺等地,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申遗成功,少林功夫表演格外引人注目。
之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遗产成功邮票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这也是我国邮政首次为申遗成功而发行邮票。本次共发行6种邮品,其中包括《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个性化邮票一版共8枚,主图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性图案“太阳神鸟”,附图和边饰展现8处11项经典建筑。
申遗成功后少林寺等地的门票是否会上涨一直是坊间热议的话题。在此之前,少林寺方面曾表示:“申遗和商业无关。如果申遗成功,我们也没有提高门票价格的计划。”不过也有人认为,少林寺近年热衷商业运作,申遗成功后少林寺门票是否涨价很让人怀疑。对此,话题人物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保证让大家来得起、看得起”。少林寺所在的河南登封市有关部门也表示,如果申遗成功,将保持“四个不变”:少林寺门票价格不变,原有各方利益关系不变,少林寺获得门票收入的政策不变,景区的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景区资源保持公共性和公益性不变。
链接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简介
嵩阳书院
在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专家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由于宋代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声名大震,在宋代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它是中国北方书院建筑的代表和样板,反映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书院里最著名的是两株汉封将军柏和9米多高的大唐碑。
古建筑专家张家泰说:“书院建筑记载了古老的书院教育历史,是已经消失了的书院文化的载体,也是登封嵩山地区作为东方儒家文化核心地区之一的长久凝聚力的见证。”
汉三阙
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三阙”,建于东汉年间(公元118-123年),是中国仅存的年代最早的庙阙,代表了中国古代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雕刻于汉三阙上的图画、篆书、铭文十分精美,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少室阙和启母阙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典范;中岳庙和太室阙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
观星台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城东南15公里处,为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它在世界科技史、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登封嵩山作为“天地之中”的重要历史见证。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
申遗工作开展以来,登封市拆除了距其不远的一个小火电厂,搬迁了一个村庄,使一度位于喧闹集镇的观星台恢复了古代观测天象时的“空寂”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