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赴欧企业社会责任考察
2006年7月2日至8日,由中欧世贸项目支持,中国赴欧企业社会责任考察团一行19人(主要来自商务部世贸司、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办公室、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服装CSC900OT试点企业、商务部《WTO经济导刊》等单位),在商务部世贸司柴小林副司长的带领下,在布鲁塞尔、纽伦堡、菲尔特、米兰和罗马与欧洲有关政府部门、工会组织、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及有关纺织服装、零售邮购企业就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会谈。
通过考察团参观欧方的CSR实践、交流和探讨中欧双方对CSR的理解和行动,特别基于中欧双方纺织服装行业的CSR实践进行对话,对中欧加强CSR合作和中国的CSR建设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 中意环境合作:为环保事业加油
作为中国意大利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国家环保总局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主办的“中意环境周”于7月3日-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主要有:“中意环境周”开幕式暨共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论坛、系列环境保护专题论坛、环保履约大楼奠基仪式、清华节能楼竣工典礼和环境周闭幕式等。中意环保合作始于2000年,截至2006年5月,双方共签署项目协议82个,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赠款达1.62亿欧元。项目合作方除国家环保总局外,还有发改委、科技部、水利部、林业局等国家部委局,具体项目实施地区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
祝光耀:活动对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环保建言献策,为两国在环保领域进一步合作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在中意两国政府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下,在两国环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两国在环保方面合作和友谊的前景将更广阔。
◆ 革新涂料借节能环保东风助力航运业
1998年11月国际海事组织在第42届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上要求全球从2003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含三丁基锡的防污漆(施工),目标是2008年1月1日达到全面禁止。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下属国际油漆公司自1996年,相继推出Intersleek○ 425、不含三丁基锡的Intersmooth○ SPC系列产品。1999年成功研制Intersleek○ 700。该产品特别为深海、高航速的大型船只设计,优点是不释放生物杀虫剂,无毒,保护环境的同时,可降低进坞时的水洗处理费用,提高航速并降低燃油消耗和维修成本。目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率先在其集装箱船“裕固河”号上采用了Intersleek 700,这艘拥有3400个标准箱位的集装箱船是中国大陆第一艘使用Intersleek 700的商用船舶。
中国的水路运输发展蓬勃,目前有超过20万艘船舶,90%以上的外贸进口和出口货运都是通过水运。Intersleek 技术是顺应全球环保潮流的革命性产物,它促进了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环保活动中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 首条环保土壤生产线投产
据2006年7月5日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首条环保土壤基质生产线已开始投入使用,树木枯枝、残花、碎草末等城市园林垃圾经过该生产线可变成环保的“高价”土壤基质。西城区辖区内800余公顷绿化面积,每年要剪下1000吨的枯枝、草末。以往作业中,为枯枝打捆、粉碎、装车,再通过长距离运输运到垃圾销纳场,每年要花去30余万元,同时,还要用50余万元购买200吨左右的土壤基质及肥料。土壤基质生产线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
合理利用资源,既节约成本,又创造价值,回馈大自然,也是造福人类自己。
◆ 中美青少年共议环保
2006年7月4日,一场名为“清洁空气的挑战”的中美青少年环保教育活动在北京八一中学举行。这是第三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上的第一个科普互动项目。在活动中,一名外国教师与35名中国教师和5名志愿者探讨了中学环保教育问题。
要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从娃娃抓起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
◆ 压力催生动力 中国纺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出击
2006年7月19日,由公益时报主办、香港乐施会协办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探究及实施策略”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中国首个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自律管理体系“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为基点,以企业现身说法的典型案例为基础,汇集行业协会、企业、NGO、媒体等多方观点,共同探究立足中国现状、适合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
谷哲昭(北京铜牛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与体系建设副总经理):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充分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但是法律责任不对等的情况、法规执行不严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员工意愿与法律规定之间的矛盾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所面临的三大困惑。
资料收集/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