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煤电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强火电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火电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特点进行思考研究,总结出当前我国火电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电电网规划 电力市场 经济性
目前,火电行业是我国生产自动化水平比较高,信息化程度比较先进的行业,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火电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很多火电企业还没有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企业的库存管理还停留在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计划经济时代,所以了解并进行火电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
1.火电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概况
电力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根据经典的供应链管理理论,电力行业的供应链大致可以分为火电、输电、配电和销售4个环节。对于火电企业而言,由于电力产品产、供、销同时完成且无库存商品的特殊属性,在销售环节上,比之于一般工业产品的市场营销相对要简单;在生产环节上,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的进步与革新已为降低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空间;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的是,在采购环节上煤电双方因为利益失衡与供求矛盾长期以来缺乏深度合作,一旦煤炭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电力企业的利益则首当其冲地遭受冲击。因此,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对于火电企业确保原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火电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2.1电能产品不能储存,按需生产火电企业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产品不能储存,火电量超过需要量会形成浪费,火电量不足会影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果系统供需不对称,则会进一步影响电能产品质量乃至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电力行业成为最早实现产品零库存的行业。然而,社会对电量的需要是一个不定量,它会随着地区、时间、季节、气候、人们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不能储备,需要量又是瞬息万变的行业,就要求对供给和需求要有精确的掌握,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才能够保证整个行业的稳定运行。电能的这些特点使得火电企业具有最优秀的按需生产的系统。
2.2采购链链线较长,链节较多,链接复杂
一般火电企业的采购链主要包括煤矿生产链、出矿煤归集堆存链、铁路运输链、港口吞吐链、海上运输链等链节,由于链长节多且各链节的权属归之于不同的行业产业主体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各链节之间链接协作的难度和管理的复杂性。
2.3保证安全运行,异常运行和缺货成本较高
火电企业运营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就是安全性。在机组运行中,非计划停机或机组低质量运行,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库存供应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两个不相互交织的环节: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在运输过程中,当煤炭产量供不应求或运力瓶颈遭遇卡塞,备品备件没有及时补充之时,火电企业因供应短缺极易引发停机的事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生产设备的停机时间,设备可用性概率越高,平均停机时间越少,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越小。
2.4采购链与销售链价格机制错位运行
采购链市场煤价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销售链上网电价由国家行政刚性控制,两者缺乏市场化调节功用的联动机制和制度安排,导致在煤价上涨之时,电价调整严重滞后,且调整幅度远低于煤价上涨。火电价格机制错位运行,不利于煤炭市场与电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
2.5生产链与销售链链线较短,同步运行煤炭从煤场输入锅炉后完成了生产供应过程,同时锅炉燃烧产生动力推进电力生产与电力输送,完成输电上网的销售过程。电力企业生产链与销售链较之其采购链节,在管理方式与运作方法上相对比较单一。
3.当前我国火电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在计划体制下进行,供应链上的电力企业在产权上基本上属于国有,不存在真正市场化的电力交易市场和竞争主体,却存在区域分割的行政垄断和非竞争性电力利益主体,必然要产生计划体制下的诸多弊端。这种制度下的产权安排是产生以下问题的根本原因。
3.1火电企业与供应商间缺乏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
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既来自企业内部管理,也来自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以火电生产企业为例:燃料在火力火电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但相当多的火力火电企业在燃料供应管理环节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出现有的火电企业燃料供应管理部门与燃料供应商合谋,以次充好,造成电力生产设备加速老化,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的燃料供应商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故意推迟燃料的供应时间,导致电力生产不能顺利进行,造成电力总量损失。同时,一些电力生产设备的采购也因管理环节的疏漏,采购的设备质量低下,不仅导致设备不经济运行工况,而且容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3.2缺少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成本管理观念中忽视可持续发展因素,忽略各种隐性成本,电力实际成本不能得到真实反映,同时也掩盖了管理上的漏洞。忽视环保成本。有的火力火电企业对于环境保护观念的淡薄,甚至抱着侥幸的心里,逃避环保部门的监管。随着《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实施,据估计环保成本将大体占平均利润的50%,那些早已重视环保的火电企业将在成本上更具备竞争优势,水电企业也将在新一轮成本竞争中脱颖而出。忽视安全成本。火电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只强调对设备运行、维护的安全管理,忽略了其它环节的安全管理。电力供应链的系统特性,会把某一环节的事故因素通过系统传递和放大,导致整条供应链运作的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比如说火力发企业中,如果疏于燃煤质量的管理,导致锅炉结焦严重,爆管事件经常发生,一方面增加了系统相关设备的切换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另一方面设备的频繁起停切换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设备不稳定运行工况信号会传递到电网,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增加了电网调度的复杂性和运行成本。
3.3火电企业内部缺少科学、系统的指标考核体系
现行一部分火电企业的指标考核体系是企业内部各利益团体相互妥协的结果,因而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由于企业指标考核体系的建立通常是部门领导参与制定,受官本位主义的影响,考核指标的设定往往是倾向于本部门的利益,造成指标考核体系不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来设立,而是根据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利益妥协的结果来安排,因而整个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指标之间相互冲突现象屡见不鲜,整个系统效率低下的局面依然存在。
3.4火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电力供应链信息集成度低
电力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网络产业,如果没有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很难想象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尽管绝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已经是生产自动化和办公电脑自动化,替代了很多复杂的手工操作;有的部门内部甚至已经开通了局域网,实现部门内部的信息共享,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却是“信息孤岛”状态,供应链上企业间信息集成更是无从谈起。“信息孤岛”的存在,导致信息难以在企业内部顺利流通,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成本很高,甚至有些部门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腐败现象屡杜不绝恐怕也与此相关。
3.5用人体制僵化,没有建立学习型组织氛围
火电企业长期处于垄断的地位使一些企业领导在用人机制上僵化古板,导致企业内部人才大量浪费,甚至人才流失。按道理,电力企业的技术专有性很强,员工的流动性小,这样的组织最容易形成一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相对容易建立学习型组织。但是因为在一些火电企业领导任人唯亲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导致企业员工“学习无用论”盛行,即使迫于压力进行的一些技术岗位和培训考试也是流于形式,这无论对企业的技术革新,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都失去了集体的原动力和基础。
3.6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家阶层
由于我国电力长期的垄断地位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状的制度约束,相当多的电力企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缺乏企业经营者所真正承担经营风险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即缺乏现代企业家阶层。“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人才经济’、‘能人经济’,直接地说就是职业企业家经济。因而企业家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和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电力企业缺乏这样的企业家阶层。难以形成企业家阶层有其深刻的体制原因:“干部任命”的计划体制和“上级评价”考核机制。这种官本位的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往往导致企业经营者不把企业高利润和资产增值作为第一目标,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保住自己的官位上。所以在现行的行政任用体制下,如果有的企业领导经营管理才能低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就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陈志祥.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供应与库存管理.物流技术,1999,(2):36-38.
[2]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管理科学学报,2003,6(2):83—85.
[3]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4]张立明.大唐集团生产物资库存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励凌峰.火力发电厂燃煤库存决策系统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8(6):56-63
[6]陈丽霞.电厂燃煤的安全储存管理.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2):51-63.
[7]樊喜春.燃煤电厂入厂煤验收对库存煤量的影响.吉林电力.2004,(1):61-62.
作者简介:
孙智刚(1971-),男,吉林前郭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本科,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济师,工程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料专家人才。
梁卫波(1981-),男,山西忻州人,华北电力大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方向,研究生,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