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双招双引 “双招双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情况总结【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 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 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 的双招双引 “双招双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情况总结,供大家参考。
双招双引 “双招双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情况总结
按照《东营市“双招双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我单位主要承 担聚力招才引智、精准对接智力机构、开展以企招引等重点任务分工,现将推进 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建设技术人才信息库。
一是参与整理我市“5+2+2”产业体系的人才、技术需求,建立合作高校院 所专家服务东营信息库,实现入库专家 150 位,为企业与专家的合作对接提供便 利。二是建成有色金属技术文献信息解析系统,累计录入相关文献、标准约 2700 篇,组建专家解析团队,初步形成 2019 年有色金属(铜)产业蓝皮书。建设黄河 三角洲地理环境科技文献数据库,梳理汇集黄河口生态环境治理及重大工程项目
方面文献及水文资料等 500 多份。三是开发智慧制造云服务平台,联合有关专家 团队,为我市冶炼、制药等领域企业提供智慧工厂建设咨询与解决方案。
(二)推进高校院所分支机构建设。
一是做好前期沟通对接,服务市委副书记陈必昌与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 常务副校长王琪珑等市校领导高层互访,推进我市与山东大学新一轮合作。二是 支持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新增 2 个实验平台,建成黄河三角洲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三是配合中科院化学所雅努斯材料工程实验室赴大庆、广 州等地开展现场实验,推动技术成果向油田污水处理及油源污染领域转化应用。
四是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发展,促成校企合作项 目 5 项;参与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就石油大学东营校区共建等关键问 题提出建议方案。五是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研究院专家团队,引进中 石油石化院、中石化石科院等院所技术力量,探索联合建设炼化产业创新平台。
六是支持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积极引种水稻、花生、油菜等多个耐盐作物新 品种,探索适宜地区特点的套种轮作和种植养殖模式。
(三)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
一是受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黄河三角洲学者年度绩效评价 及届满考核,收集专家学者对我市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做好本单位泰山学 者、黄河三角洲学者团队服务,组织在站博士后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19
年面上资助项目,加快盐碱地循环农业、新材料应用等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三是组织申报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与技 术”,经人社部评审论证,成功入选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并列为乡村振兴、扶贫 攻坚专项。四是引进山东师范大学专业师资力量,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70 名员 工开设为期两年半的化学化工基础能力提升专题班。五是开展人才招引宣传,在 《东营日报》开辟专栏“高校院所在东营”“学者风采”,宣传近年来高校院所人 才团队在我市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好做法、好经验。
(四)组织精准对接活动。
一是邀请清华大学等院校在京知名专家参加我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双招 双引”北京推介会,洽谈引进生物质能源、航空航天燃料和化工中试基地等项目。
二是主办 2019 中国(东营)石化产业高端人才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会,邀请 30 多位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与我市 75 家企业对接。三是举办“智慧光谷 共赢未 来”青年博士论坛,邀请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家推介光电新材料有关技术, 并与东营光谷未来城公司共建博士联谊会工作站。四是参与举办国家生态系统湿 地野外观测研究站发展研讨会,邀请中科院及国内高校的 30 多位高层次专家为 全国野外湿地台站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五是多次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航 科工三院及中节能集团的专家团队到东营调研考察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推进空 天燃料产业链联合创新的平台开发和项目合作。六是联合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 学院引荐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到我市洽谈推进盐碱地农业开发项目。七是启 动“导师进东营”活动,邀请江苏大学等博士生导师与我市洽谈甲壳素、油泥砂
等领域技术合作。八是配合市委组织部赴天津、北京、长春、大连等地对接高校 院所,洽谈人才引进和技术合作事宜。九是发挥市高促会及东营博士联谊会秘书 处作用,参与承办第二届黄河三角洲(东营?河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才融合 高层次人才对接会、第四届东营橡胶轮胎汽配产业高端人才洽谈会,并邀请河北 省农林科学院、保利医疗集团、康菲石油公司等单位专家到我市对接技术合作。
(五)开展以企招引。
一是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建设“创新广场”服务平台,吸引地方企业 入驻,探索共建研究机构、孵化创新企业。二是引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人才 资源,推进东营高新区、蓝色经济开发区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三是邀请中 节能总工程师邹结富率领集团大地修复公司、清洁技术公司、生物质能发电公司 等技术团队到我市县区调研,提出生态循环经产业园规划方案。四是组织中航环 科(北京)公司等与我市环保技术企业洽谈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合作,推动申报联合 国工业发展组织项目。五是支持杰达新型建材公司等引进山东建筑大学、暨南大 学专家教授研究冶炼废渣利用事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推进招才引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仍 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推进平台建设效率不高。目前引进高层次人才 平台和高校院所分支机构的“一事一议”政策比较难于操作,导致对现有实体机
构建设的支持保障力度不够,推动新的人才承载平台落地进展较慢。二是人才资 源开发不全面。在省级以上人才工程评选中上报人选层次低、数量少,后备人才 储备不足,对现有人才的利用效能不够高,新的培养使用模式还没有充分发掘。
三是企业主体作用调动不够。很多企业招才引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激 发,其平台载体建设还比较薄弱,并且使用人才少、储备人才少。
推荐访问:双招双引工作经验总结 行动计划 落实情况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