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侯振民辛香化浊\祛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经验介绍

时间:2022-10-28 17:00:04 浏览量:

关键词:高脂血症;侯振民;辛香化浊;祛痰活血

中图分类号:R589.2 R2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 1349.2014.05.060 文章编号:1672 1349(2014)05 0632 02

高脂血症是以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成分异常增高为特征的病症,人体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慢性肾脏病等多种全身性疾病发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研究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及药物,是我国中医人研究的重要课题。 侯振民教授致力于老年病的治疗研究50年,对高脂血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提出从辛香化浊,化痰活血治疗高脂血症。笔者有幸侍诊,对侯教授治疗该病的核心思路进行疏理,总结其辨治经验。

1 侯教授对高脂血症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无“高脂血症”的病名。中医学将之归属于“痰浊”、“血瘀”范畴。但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膏脂的论述。《灵枢•卫气失常论》曰:“人有肥、有膏、有肉”。并言“脂者,其血清,气滑少”。《灵枢•五癃津液别》言:“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后世医家亦对膏脂的形成及在人体的作用以及膏脂过剩而成痰浊,痰瘀互阻而为病多有阐述。清代张志聪《灵枢集注》曰“中焦之气,蒸津化液,其津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脂,余于内则裔脂丰满”。张景岳《类经》谓“津液之和合为膏,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王肯堂则说“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伤人心脾”。《景岳全书•痰饮》言“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而气血即成痰涎”。《明医杂著》曰“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气虚死血痰饮为言”。元代朱丹溪提出“痰夹瘀血,遂成窠囊”。侯教授基于对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论述及多年的临证经验,认为膏脂由人体摄入水谷之精微所化,寓于营血,随营血而输注于周身,内充于脏腑,外泽于皮毛,濡润于筋骨。膏脂的转输运化有赖于脾气“散精”的作用,脾运正常,则膏脂发挥其滋养身体内外上下的生理作用。如若多逸懒动、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壅滞脾胃之气;或脾肾不足,脾虚转输失职,肾虚蒸腾气化失司,均可致饮食不归正化,水谷精微输布失常,膏脂不得正常输化,过剩而成浊脂,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痰浊壅滞,气血流行不畅,血行黏滞而成瘀。故痰浊瘀血胶着于营血是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痰浊瘀滞于血脉,随血脉而行于周身,变生诸症,故见高脂血症患者形体肥胖、胸脘痞闷,头晕肢重,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

2 辛香化浊、祛痰活血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大法

侯教授认为,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是高脂血症发病的根本病因,膏脂输化失常,化浊成痰生瘀是该病形成的关键所在。病位在中,在血。病邪性质属阴,病性以实为主。遵《内经》“中满者,写之于内”“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及“逸者行之”治则,立辛香化浊、祛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诣在辛以开滞,香以化浊,复脾运,畅气机,祛痰浊、行瘀滞,使痰浊得化,气血得运,输化有常而邪祛正复。并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研制出本院制剂“复方首乌胶囊”用治于临床,效果良好。

3 复方首乌胶囊立法制方原理

方药组成:大蒜油、生何首乌、土茯苓、苍术、半夏、大黄。功效:祛痰化浊、活血化瘀。立法制方原理:本方证为过食肥甘,脾运失司,膏脂失于输化,化浊成痰,壅血成瘀,而成痰浊瘀滞之证。故治宜祛其实,开其壅,复其化。以辛香化浊,祛痰活血为法。方中以生何首乌、大蒜油为君,生何首乌解毒、润肠通便;大蒜油是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的挥发油提取物,辛香化浊,行滞气,消癥积、解毒功能。《唐本草》言:“下气消谷,除风破冷。”《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二药为君,化浊行滞,解毒去积;苍术芳香化湿,《玉楸药解》认为有:“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之效,《纲目》言:“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半夏味辛性燥,化痰消痞;大黄苦寒,活血化瘀,通脏腑,降湿浊。《神农本草经》言: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共为臣药,辛开苦降,化痰活血;土茯苓为佐药,甘淡渗利,清热利湿,使湿浊从小便而去。全方药简力专,寒温相协,药性平和,芳香化浊,辛开苦降,祛痰活血,去实邪,畅气机,复输化,轻身延年。适应症:适用于高脂血症,证属痰浊瘀阻证。主症见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麻沉重等。

4 典型病案

患者,男,72岁,主因头晕闷重半年余,于2005年6月18日就诊。患者近半年来自感时有头晕,闷重不清,未加重视。近半月加重,头晕,脘腹胀满,故就诊。初诊:望其形体偏胖,神倦,面色暗红,舌暗红,苔白腻。闻其声重息粗。询其素日少动,嗜肥腻。头晕,脘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爽。诊其脉弦滑。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7.47 mmol/L、三酰甘油7.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1 mmol/L。此乃年老脾气本虚,又复过食肥腻,脾运不健,膏脂输化失常,痰浊内生,气血运行黏滞,证属痰浊瘀滞。法当祛瘀化浊,活血化瘀。予服复方首乌胶囊,每次五粒,日三服。并嘱少食肥腻之品,适当运动。二诊:2005年7月22日。头晕闷重消失,脘腹胀满减轻,大便调,自感身轻,行步有力。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稍滑。化验:总胆固醇7.56 mmol/L、三酰甘油3.6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3 mmol/L。症状好转,三酰甘油明显下降。嘱继续控制饮食,继服复方首乌胶囊。三诊:2005年8月24日。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化验总胆固醇6.74 mmol/L、三酰甘油4.1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7 mmol/L。血脂水平下降,病情好转。

按语:本患因年高脾虚失运,痰浊瘀阻而发为本病。痰浊壅于三焦,阻于气机,滞于血脉,全身气血失于调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见头晕闷重,胀满便滞等症。故治以祛痰浊,调气血,复脾运。予服具有辛香化浊、祛痰活血之功的纯植物中药大蒜提取物(大蒜油)、生何首乌、大黄、土茯苓、苍术、半夏等而制成的复方首乌胶囊治之。其制方思路有三:其一,芳香化浊,辛开苦降,升降气机,恢复脾胃之枢机,化浊达运;其二,开中通下,给浊邪以出路;其三,条畅气血,运转全身。何首乌含有卵磷脂、蒽醌衍生物及大黄酚等多种物质,能够抑制胆固醇升高、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吸收,可防止胆固醇在组织中沉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大蒜油具有降血脂、抗菌、抗肿瘤、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保肝和降低血小板聚集化等功能。酒制大黄可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改善血液黏度。服用该药,使患者全身症状改善,血脂水平尤其是三酰甘油明显减低,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简介:王世荣,女,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中医院(邮编:030012);刘光珍、平高华、侯振民,工作于山西省中医院。

(收稿日期:20140225)

(本文编辑 王雅洁)

推荐访问:祛痰 活血 法治 经验 高脂血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