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发展轨迹与基本启示

时间:2022-10-27 13:00:02 浏览量: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40年,也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40年。概括说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越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越要坚持、改善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可谓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最为根本的经验。新时代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党、科学治党与党内民主的有机统一,着力强调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协同性、预见性、创造性、科学性、实效性,将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主线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改进党的建设模式与方式,不断提高党建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关键词〕 改革开放,党的建设,发展轨迹,基本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8)06-0005-10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执政以后领导的一场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毋庸置疑,这些巨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40年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也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程;在改革开放各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会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采取一定的举措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成功地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建设了一支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向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 〔1 〕45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从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都始终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报告,都明确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正如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所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从严治党上进行了新探索。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我们在从严治党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积累了重要经验,总体做得是好的。” 〔2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发展轨迹、基本举措与基本启示,既有助于坚定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决心与信心,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思路与方法,以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我们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

一、拨乱反正、建章立制,通过整党整风与制度改革来改善党的领导

从1978年5月“真理标准大讨论”到198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这一阶段可谓改革开放的开创期。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深入思考“文化大革命后向何处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通过拨乱反正、建章立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整党整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等多种举措来着力改善党的领导,在开创执政党建设新局面的同时,也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比如在1980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考和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樣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 〔3 〕276。党的十三大报告则强调指出:“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必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我们党正在领导改革开放,也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 〔4 〕51,并要求从严治党,既要把少数腐败分子开除出党,也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其素质。纵观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举措,以下六个方面尤为突出:

一是进行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现代化建设与执政党建设新局面。从历史上看,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此文,从而掀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大讨论。从根本上看,“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可谓改革开放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起点。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进一步巩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大历史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则完全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那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5 〕13,明确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与努力方向,进一步巩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总之,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与改善党的领导奠定了基础。

推荐访问:党的建设 改革开放 轨迹 启示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