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准站人工月报表制作流程

时间:2022-10-27 12:24:02 浏览量:

[摘 要]依据规范规定,测站双轨运行的特点,对自动站预审和月报表做了归纳,并对报表的预审步骤作了说明。

[关键词]基准站;手工预审;自动站;人工站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4)11-00-0

引言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要求国家基准气候站气象业务,自动站与人工站现阶段必须双轨运行。自动站报表以机审为主,但由于运用到计算机软件本身的缺陷,手工预审气表也也凸显的越来越重要。做好手工预审工作,可确保地面气象观测原始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和比较性,以保证上报气表的质量。因此预审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技术规定,善于发现和解决本站测报工作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做到报表“出门合格”。熟练掌握各种技术规定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审核

1.1对报表A文件进行维护,在维护当中,主要查看各要素的小时值和日极值是否有出现野值,以及这些日极值出现的时间是否是正确,特别注意对出现时间为20∶00的记录进行判断,判断该记录是当天的20∶00,还是前一天的20∶01的记录。对微量降水进行人工干预,对纯露量、雾量的删除,要查看跨月降水的记录等等。格检审核A文件运行格检审核A文件,对A文件进行全面的审。仔细分析记录审核疑误信息表,逐项排除疑误信息,对疑误记录进行处理,配合人工审核,确保各要素的准确性。

1.2审查天气现象的记载、整理、跨日(年、月)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以及漏转记的天气现象。

1.3认真检查上、下跨雨量数据,以及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 地温等要素的上月连接值情况。

1.4审查机审单疑误信息,审查各要素值的变化是否规律,是否误读。配有自记仪器或自动仪器的项目,可与之进行比较。

1.5缺测和疑误记录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

1.6审核中发现某要素的变化有不连续、不规则等情况时,应与邻站记录比较。要特别注意检查某站记录是否有习惯性误差、系统性误差以及因仪器质量而引起的误差。

1.7遇有更换仪器时,应特别注意与同期历年要素值比较,或与邻近站记录比较,分析有关要素值的变化是否正确。更换的仪器有无问题。

1.8底本与数据文件需互相校对(逐日极值、平均、日总量、天气现象),自动站Z文件与A文件需校对。

1.9查看B文件需要用Z文件替代的项目是否正确(地温、气温、气压、降水、蒸发)。

2自记纸的预审

换上、换下纸的时间和记号是否符合规定。换自记纸时对时有错,各时是否订正,各种自记纸的时差订正是否正确。

2.1压、温、湿自记纸

2.1.1复看逐日逐次自记纸的读数、器差、订正后值。遇有器差突变,是否时间记号、读数、查算订正有误,还是滞后引起的。

2.1.2复看逐日极值挑选,特别是缺测处理,跳跃式变化前后的器差计算、分配是

2.1.3湿度迹线傍晚后上升,日出后下降,下午达到最小。

2.1.4调整笔位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2.2雨量自记纸

2.2.1对纯雾、露、霜量和记录不完整处理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

2.2.2审查自记记录有无异常现象,与实测值相差过大时,应分析原因,是否虹吸管滴水、漏斗口堵塞.

2.2.3是否按规定记载自然排水情况,时差订正是否正确。

2.3日照自记纸

2.3.1看逐日逐时有无漏算、错算日照迹线,合计是否对,特别要注意上、下午有无搞错。

2.3.2对照该日云、天气现象,审查日照时数是否合理。

2.3.3如某日日照记录的开始或终止时间恰为12时,要分析洞孔是否堵塞。

2.3.4选几张迹线完整的自记纸,检查日照计的安装是否正确。

3月报表预审

3.1气簿与底本、数据,自记记录与气表需逐项互校。

3.2气簿-1中的 “-”“>”“<”“B”“[ ]”等符号的记录气表-1是否 一致,其记载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

3.2.1封面

3.2.1.1在气表打印之后,要注意看一下,把不相关的字划掉。看一下档案好对不对,初算、复算人员对不对,有无错别字。

3.2.1.2纬度、经度:分值不足十位时,十位是否补“0”了。

3.2.1.3拔海高度未经实测的,其高度值应加上“()”。

3.2.2压、温、湿、降水、蒸发

3.2.1对由于仪器故障引起的跳变值是否予以剔除。

3.2.2对替代的记录注意与原记录的校对。

3.2.3 8-8时降水量要全部复算。

3.3天气现象

3.3.1天气现象的整理是否符合规定,例如a.雷暴方位的整理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b.同一种天气现象间隔时间≤15分钟是否应用点线连结。C、注意也是经常出现多摘要的现象,如:雨、毛毛雨、阵雨,只摘要雨“.”等。

3.3.2是否漏掉最小能见度并加[ ]

3.4纪要栏

与气簿-1互对,并注意文字是否简明扼要。

3.5备注栏

3.5.1首先按观测簿备注栏的记录进行摘记,然后按风自记纸和雨量自记背面的备注。摘记时,只要是影响原始记录,就摘录,否则不必摘抄。“气表—1”备注栏的记录,要看是否与相应的有影响记录摘录的原始记录相对应。

3.5.2 更换新仪器时应在备注栏注明仪器号码、规格型号、厂家、检定日期和有效期否进行逐项登记。

3.5.3对于(自动站)分钟数据的处理,如果对月报表A文件有影响的就在备注栏注明

3.6本月天气气候概况

3.6.1首先审核本日平均气温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与历年及去年的比较值是否正确。

3.6.2再审核月总降水量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与历年及去年的比较值是否正确。其次审核降水过程是否正确。

3.6.3最后审核有无灾害性天气,是否进行了气候分析等。

4月报表审核步骤

审核步骤

a=自动站

b=人工站

第一步

a原始记录检查:1、人工观测项目的记录:云、能、天配合及转记。2、自动站正点数据和极值、分钟数据。双轨运行期间可配合人工观测及自记记录做出判断并处理。

b所有原始记录检查:气簿和各种自记纸中各要素记录逐项检查校对。对云、能、天记录配合及转记,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速)等要素的最(极)值预审。

第二步

a逐日B文件的检查。1、人工数据输入是否正确。2、自动站数据与Z文件是否一致。3、全月B文件是否完整、正确。4、上、下跨降水量及日期是否正确输入。

b检查全月B文件是否输入正确、完整,上、下跨降水量及日期是否正确输入。

第三步

a形成A和J文件,对A文件进行台站级维护。录入封面封底附加信息,摘入备注内容,录入天气气候概况和纪要内容,存盘。

b形成A文件,台站级维护A文件,输入封面封底附加信息,摘入备注内容,录入天气气候概况和纪要内容,存盘。

第四步

a格检审核A文件。疑误信息处理,判断记录正确性。

b格检审核A文件,逐项审查疑误信息并处理。

第五步

a格检审核J文件,有无格检审核疑误,没有任何信息,就可进行审核单维护。

第六步

a月报表打印。逐页检查报表打印本与气簿—1、日照纸,逐项校对人工观测记录的正确性。检查封面封底内容的正确性,备注事项是否完整、正确。

b打印报表并与原始记录校对,逐页检查报表打印本是否正确、完整。检查封面封底内容的正确性,备注事项是否完整、正确。

第七步

a导出机审信息,修改、添加、完善预审说明事项,形成预审文件。

b导出维护预审单,增删完善预审单内容。

第八步

a检查A文件首行参数。上传A、J、Z和预审单等文件。

b检查A文件首行参数。上传A文件和预审单文件。

结束语: 总之,手工审核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注意。因此,预审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稳定的心理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把预审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11,12,104-110.

[2]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2005.1,3-4.

推荐访问:基准 报表 流程 制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