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光明城市

时间:2022-10-26 15:12:02 浏览量:

“世界自然基金会”?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联想到是哪一个组织,但是如果说起连续三年的“全球熄灯1小时”活动的倡议者。想必恍然大悟的人就为数众多了。三年过去了,灯倒是熄灭了,低碳环保的明灯点亮与否倒是还有待考证。后来偶然看见电力工人接受采访说,其实这一个小时的开开关关,耗费的能源远大于持续用电的一个小时所需要的。因为自己错过了这一小时而产生的自责,—下子就释然了,原来好心不一定办得到好事。

这边厢希望大家熄灯。那边广州政府在亚运会开幕时候却真正打造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形象。而事前号召市民开灯以配合航拍,却遭到了市民的质疑。配合之人寥寥无几。舆论的两边倒,政府态度的模棱两可,让所有人都疑惑起来。然而,不可否认,爱迪生发名的电灯那一刻开始,人类的生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灯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而影响越深。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有没有其他可以“照亮城市”的方式呢?灯光与人、环境还能有更好的相处模式吗?

灯光,城市形象的营造师——飞利浦:城市,人,灯光的理想国

中国有660多座城市,各自又拥有不同的城市文脉和所处的文化带,这就让中国在世界上拥有了样本最多特点最多元的城市群。在城市营销已经走上前台的今日,如何在投资者和游客面前表现出“百里不同天”的特色,灯光所赋予的特定感觉,就成为每个城市自己的识别符号和密码。这种识别性体现在城市夜间外景展示的层次和色调上。分析总结了如此多的经验之后,我们才逐渐明白,能够塑造城市形象的手段不再简单得只有开灯和关灯两种,光影、甚至是并不耀眼的霓虹都可以照亮城市。

在灯光照明行业内一直致力环保研究的飞利浦早先组织了一个主题是城市,人,灯光(CPL)的对话,这个活动早在1996年就已经发起,而行走了14年才从德国来到中国,分别落脚在上海、北京、深圳。对话里人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构建一个“灯光理想国”。话题越大,谈论就会越具体,这着实是一个有趣现象。当我们说到理想的时候,提及最多的往往是现实,尤其是结合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实践经验。参与论坛的几位学者,分别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美国注册规划师郭宇峰:

城市色调一定应该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苏州老城里,政府强制要求新建建筑色调大多是白墙灰瓦,现在新开发的建筑物确实存在不和谐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教授:

夜景是展现城市形象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空间的塑造需要城市夜景,它和城市的地理环境也很有关系。以前外滩是没有灯的,所以要外滩先亮起来再说。然后慢慢的觉得灯光是要有艺术品位的。通过学习香港和纽约的经验,然后接受了一些新的事物。

·AECOM董事徐志剑:

这是一个容易遗忘的问题,那就是承受力。规划师懂得考虑和预算人均居住面积、绿化面积、甚至停车位需求的时候,也应该同时考虑到我们的灯光和照明系统是否能承担这些过于沉重的任务。

低碳灯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加坡灯光艺术节

以吹风机、路灯的耗电功率打造灯光装置品,是新加坡“照亮滨海湾”灯光节最突出的特点,环保的思维永远都是这个年轻国度最推崇的思维。即使在世博会上做一个不装空调的“异类”也都在所不惜。灯光节的理念是不是有悖于他们的理念?恰恰相反,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个艺术盛会传递一个讯息,如果我们真的有心去做,灯火通明不见得是高能耗的。艺术灯光展主办方表示,所有艺术品每小时耗电110千瓦,因此为期三周展出的170个小时,总耗电量为1万8700千瓦,约是普通灯光耗电量的五分之一。

25件海内外灯光艺术品从10月15日起。一连三个星期在3,5公里濒水走道上展现非一般的滨海湾夜景。“iight

Marina

Bay”是亚洲首个注重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灯光艺术节。展出的灯饰艺术品充分应用节能灯光科技,其中12件还采用LED灯,比紧凑式荧光灯泡省两倍的电。

灯光通明的景象靠这种“弱小”的力量制造,看来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艺术节同时也有很多可供市民参与的项目。“我的公共花园”艺术品也邀请公众参与,把家中废弃的食用油捐出来,转化成生物燃料,为“盆栽”供电。该艺术品共需4500公升废弃食用油,目前已筹到2000多公升。公众每捐献1公升废弃食用油,将可换得一个飞利浦节能灯泡。而不仅是参与艺术节的艺术家。就连政府方面也同样是配合以及鼓励的姿态:为配合艺术节,滨海湾及中央商业区内10栋建筑将参与“关灯节能”活动,夜间关闭不必要的用灯,并调高冷气温度。

魅力光影,艺术城市的绘制者——西安曲江光影节

新加坡的灯光艺术节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或者我们可以考虑用这种节能的方式,让城市更灵动。无独有偶的是,古城西安也举办新鲜而富有创意的艺术节,不同的是这里除了有光、更有影,看来这里夜晚的城市不止亮。还动了起来。

灯光之于我们的意义,除了功能性外,还有精神与艺术上的。西安曲江光影节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艺术化科技”的理念,充分运用光影科技传递传统文化。以“绽放”为主题的作品成功将艺术创新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结合,在仿古建筑紫云楼的楼体上将厚重的陕西历史与现代巧妙的结合在一体,创造出既富有文化感又包含现代构成的大型艺术影像装置作品。

该作品秉承古原先生“艺术生活化”的艺术理念和关注社会环境的人文思想,打破人们对当代艺术脱离生活的偏见,打开艺术家封闭的工作空间。以社会学的角度参与公共艺术,用当下最敏锐的艺术态度建构了一个具有互动性质的公共艺术计划,所呈现的是当代艺术与生活结合可产生的某种开放性可能。

推荐访问:光明 城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