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国商业联合会开展年度“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发布活动已经十五年了,在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的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对宏观经济和商贸流通行业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今年的专家评审组组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傅龙成共同担任。今年增加了年轻专家委员、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媒体资深记者参加评审组的研讨、评审和评述报告的撰写工作。
参加本年度评审和研讨的专家除两位组长外,还有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刘海飞,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绍华,首都经贸大学商务管理系主任、教授陈立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教授王晓东,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赖阳,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邓立,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曹立生,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商贸杂志社总编郁迪,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处长查金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处长张以民,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莉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助研、博士张昊,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副总裁林诗慧,副总裁陈素贞,副总裁、华北地区首席代表李涛,研究经理梁詠玑,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总裁唐韶娟,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曾令同,商业观察家联合创始人颜菊阳,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胡斌、新闻部主任张涛、记者冉隆楠、记者贺阳,中国商业联合会政策研究室处长王栋,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金龙。
2017年10月11日,专家评审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消费升级、供应链整合创新、政策支持、农村电商、大数据、生活服务、跨界融合、商旅文体娱、行业转型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电算化、绿色消费、电商扶贫、消费结构变革、无人零售、体验消费、商业金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持续讨论4个小时,并提出了20多个商业热点相关问题。
专家委秘书处将专家评审组提出的热点问题梳理、归纳为20个选题,征求160多位专家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2017年11月9日,专家委秘书处在收集归纳各位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召开了第二次评审会议。与会专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原则,针对反馈意见展开了深入讨论,对热点选题进行提炼、修改和补充,最终确定“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由傅龙成副会长主持,刘海飞提出了修改意见。参加执笔的有傅龙成、曹立生、郁迪、林诗慧、陈皓欣、颜菊阳、张昊、谢丽娟、杨金龙、张涛、冉隆楠、贺阳。全篇由傅龙成、郁迪修改刘海飞审阅后成文定稿,由郁迪、杨金龙校对。
2018年1月26日,“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北京主办的“2018年驻华使节与商贸企业家新年对话会”上向与会代表及在京媒体发布。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专家的评述报告撰写制作“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英文报告”,同期向香港及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一月
热点一
十九大精神引领流通业由大到强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商贸流通业,流通业改革发展被纳入“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年来,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6%,比201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取得很大进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55%,五年增幅分別为14.3%、13.1%、12%、10.7%和10.4%;2016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12.9%,比2012年增加0.3个百分点,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比2012年提高9.7个百分点,成为经济下行时期稳增长的“稳定器”、“压舱石”。五年来内贸流通改革发展成就还体现在许多方面,经济主体不断扩大,就业队伍持续增加,2016年就业总人数达到1.7亿人,比2012年增加4000万人,2016年内贸行业实现税收2.16万亿元,占全国总税收比重15.3%。消费市场城乡差距缩小,流通业区域结构改善,业态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生活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快速发展,我国成为全球网络零售市场占比和数额最大的国家。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高度精辟地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发生的新变化,是我国现阶段客观实际的准确反映,完全符合我国流通领域发展现状和客观实际。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但结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商品销售速度快速增长,但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生活消费品供求偏紧的局面已经根本扭转,一般性消费和主要消费品能够满足居民需求,但高中端优质消费需求尚难满足;实物商品性消费增长很快,服务性消费增长还有很大潜力;流通网点设施发展很快,但有的地区流通生产力过剩和部分设施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流通企业众多,就业人数庞大,但行业诚信建设、消费环境和队伍素质不尽如人意;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快速增长,但线上线下融合、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有待加强;商贸服务业态创新变化成效显著,但行业盈利方式亟待转变。流通领域以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且在业内基本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