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清晨或上午服用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高峰是上午8时左右,中午开始下降。因此,必须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病人,应采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的方法。
降压药人的血压在1天中不是恒定不变的,大多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上午9~11时、下午16~18时最高,次日凌晨2~3时最低。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将服药时间由传统的1天3次改为上午7时和下午14时2次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产生最好的降压效应。
利尿药 氢氯噻嗪宜早上7时服用不良反应最小,速尿于上午10时服用作用最强。
抗肿瘤药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钟,癌细胞在上午10时生长最快,第2个生长高峰在22~23时,而正常细胞则是16时生长最快。所以肿瘤病人最佳治疗时间是上午lO时,这时进行化疗,用药最省,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小。
抗风湿药 阿司匹林类在上午7~8时服用效力最大,下午6时至半夜效力最小。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服药。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12时,而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钙拮抗剂、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前者。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抗抑郁药 因抑郁症有暮轻晨重的特点,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需在清晨服用。抗焦虑药黛力欣、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哌甲酯均有轻度兴奋作用,亦应在早晨服用。
抗结核药物 雷米封、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以早晨1次服用为佳。
需要晚上服用的药物
平喘药 凌晨0~2时是哮喘病人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敏感的时间,也是哮喘的好发时间,故多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而氨茶碱则以上午7时应用毒性最低,效果最好。
他汀类调血脂药 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而阻碍肝内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可增强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所以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
钙剂 人体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而当人入睡后机体仍需一定量的钙,因此,需要补钙人群除在早、中、晚服用钙剂外,宜在睡前加服1次钙剂。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吸收。
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和雷尼替丁等若1次/日给药,宜晚间给药。
阿片类镇痛药 因人体的痛觉以上午最为迟钝,而夜晚至凌晨之间最为敏感,故这类药物夜间临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治疗溃疡病的药物 胃舒平等抗酸药应于饭后1~2小时服用,利于中和胃酸。因夜间胃酸分泌有1个高峰,故在晚上18~22时临睡前加服1次,效果更好。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均以睡前服用疗效最佳。
其他 贫血患者晚上7时服用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铁剂,比早上7时服用的血中浓度增加4倍;避孕药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泻药如大黄、酚酞等,服后8~12小时见效,睡前服下,第二天上午排便,较为理想:催眠药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安定以及非处方药镇静助眠药如氯美扎酮片、天淋片等,为适时入睡,可在睡前临时或提前服用。
需要餐前服用的药物
健胃药,如小儿散,应在饭前服用,且不能加入糖和果汁等。胃肠动力药,如吗叮啉,宜饭前30分钟服用,不能与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止泻药如药用碳片或思密达,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精等都宜在饭前服用。其他需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鱼肝油等。
需要餐中或餐后服用的药物
酒石酸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螺内酯、普罗帕酮、美西律、尼群地平、非诺贝特、氨苯喋啶、酮康唑、氯雷他定、头孢呋辛酯、伊曲康唑、更昔洛韦、阿苯达唑、异维A酸、他克莫司、特比萘芬。降血糖药阿卡波糖在第一口饭后立即服药。抗微生物类药物。
需两餐间服用的药物
铝碳酸镁、蒙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