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聚能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时间:2022-10-22 10:36:02 浏览量:

摘要:本文从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出发相继引出了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从而描述了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及自然环境的危害,最终提出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事故案例 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本文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一、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的特性。其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坏。

二、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1.2006年8月10日,九龙镇某企业清洁员工在实验室搞卫生时,看见地面有胶滴污渍,就用丙酮来除污,突然发生闪燃将该员工的衣服烧着。经医院诊断为2度烧伤,面积约为31%。事后根据调查了解,因物理实验室的熔锡炉正在使用,处于高温状态。当丙酮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闪点时,发生闪燃,导致起火。

2.2007年9月23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广深公路北侧的玮通物流公司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事后根据调查了解,因仓库的电线出现短路而引发仓库中存储的过氧化二苯甲酰起火,在存放纸张及炭黑等物品的同时,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3.2012年4月20日6时20分左右,沪昆高速湖南邵怀段K1416+550M(怀化往邵阳方向)处,一辆载36吨五硫化二磷的挂车行车途中突然起火,造成大量剧毒气体外泄,邵怀高速公路管理处第一时间启动危险化学物品应急救援预案。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扑火,到当天11时30分许,大火彻底被扑灭。因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业性强,现场污染严重,清理难度大,车辆只能间歇放行、关窗通行。至晚上8时,事故现场全部清理完毕,交通管制解除,邵怀高速恢复正常通行。

三、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危害

1.过敏

在开始接触某些危险化学品时可能不会出现,当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身体的反应。即便是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也会产生过敏反应,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

2.缺氧(窒息)

窒息涉及到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涉。这种症状分为两种: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

单纯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或氦气,而是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为21%,如果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到17%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具有限制空间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化学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影响机体传送氧以及和氧结合的能力,典型的化学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5%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亦称为血液内窒息;另外氰化氢、硫化氢这些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这种窒息亦称为细胞被窒息。

3.昏迷和麻醉

高浓度的危险化学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类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一次性的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4.全身中毒

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

5.致癌

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以后的许多年才会显现出来,这一时期被称为潜伏期,一般为4-40年。

6.致畸

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生的胎儿造成危害,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胎儿的脑、心脏、四肢等重要器官正在发育中,从而导致胎儿出现畸形。

7.致突变

某些危险化学品可能引起接触者的基因发生改变,导致后代发生不希望出现的变化,通过实验证明,80%-85%的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有着严重的影响。

8.尘肺

尘肺是由于在肺的换气区域发生了小尘粒的沉积以及肺组织对这些沉积物的反应。肺的变化很难在早期发现,当能检查出来的时候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患有尘肺病的患者,肺的换气功能下降,在紧张活动室将发生呼吸短促的症状。引起尘肺的病物化学质有石英晶体、石棉、滑石粉、铍。

四、 危险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1.危险化学品的废气量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引起酸雨最终形成光化学烟雾。

2.危险化学品的废物会给土地造成土壤酸化、碱化、板结等现象。

3.含氮、磷及其他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赤潮”和“水花”。

4.冲金属、农药、挥发酚类、氰化物、砷化合物等污染物可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造成损害、死亡,破坏生态环境。

5.石油类污染物可导致鱼类、水生生物死亡甚至引起水上火灾。

五、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1.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最终目的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工作场所的危害消除或降到最低,防止工作人员在正常的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无毒、低毒替代高度、剧毒物质,选用可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的工艺技术,拉开作业人员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整齐、粉尘等的浓度,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及个人卫生。

2.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就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我国现行的标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程序及措施,这是预防在作业场所中危险化学品所带来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贮存方式、安全运输、安全处理与使用、废物处理等。

3.危险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

对重点有害的化学品要加强环境管理及执法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危险化学品的废气及废物的排放要严格控制,强化危险化学品废物的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来提高公众的认识。

结束语:

总之,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的特性,会严重损坏人的身体机能与自然环境带。只有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这样才能将危险化学品带来损坏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年第6期.

【2】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第z1期.

推荐访问: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