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题为“高风亮节”的墨竹图悬挂在办公桌的正前方,一块“成就事业勤是基、执政惠民廉为上”的机关文化匾额镶嵌在办公室的门口边。这是河南省荥阳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周红武办公室的显著标志,由此也彰显出室内主人的精神风貌。
勤学之举创亮点
古人云:“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1986年参加工作的周红武无论是在乡镇任副书记还是在市委组织部任副部长,他都把读书、学习作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积累丰富经验,升华思想境界,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尤其是2010年7月调任市人口计生委主任以后更是如此。
周红武任荥阳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时,荥阳市已连续8年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是河南省计划生育系统的一面旗帜。如何保持这一荣誉,对于还是个门外汉的周红武来说有不小的压力。为了尽快熟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周红武每天早出晚归下乡搞调研,且坚持每天读书学习1~2个小时,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同志请教。他不但自己学,还号召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一起学,并要求人人每月读一本书、每周写一篇文章、每天记一篇读书笔记,并聘请南京人口计生干部学院教授到单位讲课授技。一时间,荥阳市人口计生系统形成了一个读书学习的热潮。
学习上的积累极大地丰富了周红武的工作经验,也拓展了他的工作思路,由此创新了很多的工作亮点,突出表现在起先导作用的宣传教育上。
一是开展“送婚育新风、送生育政策、送科普知识、送生殖健康,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的“四送、四进”活动。通过展出宣传版面、发放宣传品、举办知识讲座和免费进行健康体检等活动,引导育龄群众接受新型生育文化。二是开办人口文化宣传专题栏目。在市电视台、广播站开办《人口访谈》、《计生天地》等专题栏目,定期播放人口政策、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知识。2010年,荥阳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还联合市二院创办了《人口健康报》,为群众提供各类健康资讯和计生法律法规知识。三是举办人口文化节。每年利用“双节”宣传月开展一次“万人民间计生文艺大会演”活动,通过演出戏曲、小品等宣传新型生育文化,倡导婚育新风。四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结合“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在市区中心地带建设了一处集生育文化宣传、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康泰生育文化游园”,使计生宣传由单一性宣传为主转变为多层面、多角度的人性化宣传,由对已婚育龄人群宣传为主转变为融入百姓生活、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画和公益广告、建生育文化长廊、刷写婚育新风墙体标语等,营造了浓厚的生育文化氛围。
善学之法抓重点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诚然,对于学习,既要勤学,更要活学、善学,而且重在活用、善用。周红武悟出了其中的真谛和奥秘。由此,他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千头万绪的人口计生工作中抓重点、破难点、解热点,推动荥阳市的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2006年,荥阳市承担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这是一项以改善居民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为目标的利民惠民项目。截至2010年年底,第一周期已经结束。要继续做项目,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必须重新申报第二周期项目。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群众认识的提高,项目进一步拓展实施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申报工作,在委党组研究会上,周红武坚定地说:“只要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难度再大也要上。”于是,人口计生委专门成立了项目申报工作小组,周红武亲自任组长。当时,正值盛夏酷暑,周红武带领项目组的同志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进山村、入农户,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基本情况,悉心听取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全市15个样本村、600家样本户都留下了他们勤奋的足迹和亲切的慰问。
该项目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了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周红武亲自到教育、财政、发改委、卫生、民政等相关单位去协调。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他亲自执笔写出了近万字的可行性申请报告,报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功夫不负有心人,申请报告很快得到了批复,“继续加强家庭保健服务并发挥其在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项目顺利落户荥阳,这将给62万荥阳人民带来更多更好的贴身利益。
在服务对象上,周红武带领计生人员把重点人群放在青少年、母婴和中老年等弱势群体上,为他们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在服务内容上,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检诊作为重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在服务方式上,把重点放在主动进村入户上,由以往的坐堂行医转变为上门公益服务,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另外,他们还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检诊服务,把服务对象由以往的已婚育龄妇女拓展到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把为一人服务变为为一家人服务。一是开展“靓丽青春”活动,送健康知识进校园,通过展出青春期保健知识版面,老师、家长、学生互动,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让青少年掌握生殖健康保健知识。二是开展“夕阳红”健康检诊服务活动,为中老年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全市接受服务的中老年人达2.5万多人次。三是开展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道感染干预服务,确保育龄群众身体健康,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88.84%。
自项目实施以来,荥阳市、乡两级共印发优生优育知识内容的各类宣传品30.7万份,举办婚前、孕前优生优育培训班896期,政策内生育对象接受出生缺陷预防服务率在97%以上,群众普遍享受了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免费率达100%。根据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需要,计生服务机构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加了母婴保健、中老年保健和青春期保健等内容,使群众知道了无病预防比有病治疗更重要,逐渐树立了以预防为主的观念,更加注重平时饮食和合理营养,更加注重对健康的投入。怀孕妇女愿意主动接受孕期检查和保健服务,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有所提高;青少年则掌握了基本的心理、生理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老年人根据学到的常见病症状知识,自己主动去检查身体,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为了全面落实和拓展计生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让广大计生家庭优先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荥阳市人口计生委还紧密结合本市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落实国家对60岁以上计生家庭老人的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省政府规定的0~14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以及符合生育二孩条件、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家庭的奖励政策;落实郑州市对采取绝育手术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内双女家庭每年120元的“节育奖”,以及独生子女在15~18周岁对其父母继续发放奖励费等奖励政策,发放到位率达100%。全市2.5万个计生家庭享受到了不同的奖励扶助政策。
同时出台了奖励、优惠、减免、扶持、保障、救助政策。包括: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村独女户家庭,至女儿年满18周岁时,除落实一次性奖励金2000元外,每年发给120元的奖励金至其年满60周岁享受奖励扶助制度;对父母双亡或丧失劳动能力、子女未成年的计生户,每户每年给予1000元的救助,至独生子女年满18周岁;对独生子女父母一方病残或伤亡户每年给予500元的救助,对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每年补助500元,还有多项扶助政策。2009年以来,已有566个计生家庭分别享受了以上奖励救助。结合河南省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周红武提出了“小康型、富裕型、文明型、健康型、和睦型、温馨型”计生幸福家庭的创建理念,并制定了幸福家庭的标准,即“生产发展的带头人、生活宽裕的受益人、乡风文明的传播人、村容整洁的维护人和管理民主的参与人”。
为了让计生家庭成为最大受益者,荥阳市共建农村计划生育小康工程基地27个,吸纳386户计生家庭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和务工。其中,带动致富105户。高山镇对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计生家庭成员全免参合费,对计生家庭年满70周岁的老人给予每人每月20元的补助;豫龙镇槐西村的计生家庭成员优先进村办企业务工等。
风物长宜放眼量,扬帆弄潮看荥阳。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为构建和谐荥阳、现代荥阳、幸福荥阳、美丽荥阳,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荥阳市人口计生系统一定会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引领潮流,使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