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最后一缕阳光照耀的金色雪山顶,与出现在寂静湖面上的一轮明月构成令人窒息的黑湖美景;雨后,苍茫林海映衬下的七色彩虹格外耀眼;一大群飞起的蓝大翅鸲像布满天空的蓝黑色的箭头。很多人热爱自然但很难表达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这些被相机定格的瞬间就是我的答案。大自然如此博大广阔,以致于作为野生生物摄影师会有太多的惊喜与奇迹,十几年的自然影像经历中,我用手中的佳能EOS相机得以将它们一一记录。

我的野生动物拍摄生涯,实际上应该从2004年拥有了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佳能EOS 20D算起,之前使用胶片相机的拍摄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2004年,我曾经带着EOS 5胶片相机和300mm的长焦镜头去四川巴塘拍摄数量稀少的矮岩羊,花费5、6天的时间,最后总算在见到一小群矮岩羊时使用了半卷胶卷,大概拍摄到15张照片。所以,在数码单反技术成熟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把库存胶卷全部送人了。数码技术革命可以算是生态摄影领域最重要的改变之一,中国的自然影像领域从2003-2004年开始,数量和质量都开始突飞猛进。
我现在主要为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IBE)做拍摄工作,这项工作的成果能够让公众见到中国自然生态第一手的真实形象。拍摄过程中,我的很多拍摄对象其实也是我第一次而且是多年特别渴望见到的物种。
彩虹森林 西藏林芝

2006年夏天,我带着EOS 20D和EOS 300D以及EF 500mm f/4L IS USM和便携的EF 400mm f/5.6L USM镜头走上了心仪已久的川藏公路,这条中国西部著名的景观大道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翻过了西藏林芝的色吉拉山垭口,一阵急雨浇得我们措手不及。当阳光重新冲破云层,我惊讶地看见了这辈子从没见过的耀眼彩虹,因为背景是苍茫鲁朗林海的暗色背景,所以彩虹非常鲜艳,我赶紧找到公路边一棵站着一只大嘴乌鸦的云杉为前景拍摄了这张彩虹森林的照片。这之后我就明白我一定无法离开中国的自然影像领域了,中国壮阔的西部与丰富多彩的野生生物实在太吸引人,一个生态摄影师工作一辈子都只能展示这种壮丽景象的一个微小局部。
黄鼬 西藏巴松措
将相机置于拍摄物可能出现的路径,用摇控器在远处拍摄是野生动物摄影中常用的方式,它给观看者带来更强的身临其境感觉,也是长焦镜头拍摄无法实现的视觉效果。这时,相机有可能面临潮湿、泥泞、雪地等各种地形气候及野生动物的撞击,这对器材品质要求更高。
在西藏巴松措区域,我们冬季反季节上到高海拔牧场,牧民的木屋已被大雪覆盖,人类和牲畜离开后的牧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我很快发现一只黄鼬恰好住在我们的木屋周围,这个不太怕人的小家伙最喜欢沿着篱笆活动。我把广角相机直接放置在它活动的道路边,使用遥控器拍下了这只可爱小猛兽的灵动身影。
另一次在云南梅里神山项目中,我拍摄了个人最喜欢的一张血雉照片,它不同于一般的肖像照片,拍摄的是清晨在水源地喝水的血雉群体。我将装有广角镜头的机身放在水源地地面,使用遥控器在远处拍摄了那张照片。不满之处是画面明显向右倾斜,因为一只巨大的血雉碰了相机,幸亏它没有推倒相机。后来,佳能推出带Wi-Fi监控功能的EOS相机,这对野生动物远程拍摄是很大的技术进步,使用Wi-Fi功能将相机与手机连接,对拍摄物实行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相机快门,可将动物们的灵动瞬间及时捕捉。

白眉长臂猿 云南保山高黎贡山
云南保山高黎贡山赧亢保护站区域,这里的旗舰物种是一个白眉长臂猿家庭。白眉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在云南西部只剩下不足四百只。长臂猿总是在大树高处活动,尽管这个家庭已经很习惯人类,但是这么多年,我也只有寥寥几个平视拍摄它们的机会。
2013年,我终于有机会拍摄了一张白眉长臂猿吃过山龙果实的照片,能近距离抓住它取食的画面,且画面不杂乱,背景不透天,真可以说运气很不错了。
追踪长臂猿的行动必须在原始森林里穿行,山势崎岖,我们必须不停的上坡下沟,长臂猿又十分胆小敏感,它不会给摄影师太多时间和机会随意拍摄。
思考再三之后,我放弃了三脚架,长焦镜头也使用更加轻便的EF 400mm f/5.6L。可惜这个轻巧的长焦镜头没有防抖功能,林中阴暗,快门速度达不到手持的安全速度,因此大量照片抖动模糊了。拍摄野生哺乳动物不能使用闪光灯,庆幸的是,总算有表情可爱、锐度合格的照片,也幸亏它舍不得手中的美味,才让我有足够时间拍摄了足够多的照片可供日后选择。

藿香叶绿绒蒿 西藏林芝
红花绿绒蒿是中国特有物种,每年夏季花期只能在四川省和青海省的高海拔草甸区域可以见到。这种漂亮的植物稀疏的开放在矮灌丛中,我以前拍摄它主要都是使用微距镜头拍摄特写。2013年夏季,我在中国青海省南部的久治县玛可河林场的河谷里发现一小群落大约6-7株红花绿绒蒿生长在一起;我仰躺在地面使用广角镜头仰拍它下垂的花朵与灿烂阳光,减少2/3档曝光压暗环境,再使用2盏闪光灯为暗部补光。在阳光和山谷环境的映衬下,火红的花朵更显大自然与生命的伟大。
EOS 5D Mark III, EF 17-40mm f/4L, f20, 快门1/200秒, ISO100
塔黄与南迦巴瓦峰下湖泊 西藏林芝
2011年夏季,我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名的南迦巴瓦峰脚下的高山湖泊边见到一棵高山大黄。这种又叫塔黄的奇特植物最终可以长到2米高,在高海拔的荒原上这一个个金色的植物塔可以算是奇观了。高原神奇的植物又给我打开了一扇拍摄的大门,从此在拍摄过程中,我都会特别留意身边的植物。
绿绒蒿是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最著名的开花植物了,每年6-8月间,在高山大川的高海拔区域,萧杀荒芜的山顶能见到这种神奇的植物正怒放硕大的花朵,抱歉我不得不再次使用奇迹这个词了。全世界大概近50种绿绒蒿,全部都只生活在西部山区。
藿香叶绿绒蒿 西藏林芝
红花绿绒蒿是中国特有物种,每年夏季花期只能在四川省和青海省的高海拔草甸区域可以见到。这种漂亮的植物稀疏的开放在矮灌丛中,我以前拍摄它主要都是使用微距镜头拍摄特写。2013年夏季,我在中国青海省南部的久治县玛可河林场的河谷里发现一小群落大约6-7株红花绿绒蒿生长在一起;我仰躺在地面使用广角镜头仰拍它下垂的花朵与灿烂阳光,减少2/3档曝光压暗环境,再使用2盏闪光灯为暗部补光。在阳光和山谷环境的映衬下,火红的花朵更显大自然与生命的伟大。
EOS 5D Mark III, EF 17-40mm f/4L, f20, 快门1/200秒, ISO100

塔黄与南迦巴瓦峰下湖泊 西藏林芝
2011年夏季,我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名的南迦巴瓦峰脚下的高山湖泊边见到一棵高山大黄。这种又叫塔黄的奇特植物最终可以长到2米高,在高海拔的荒原上这一个个金色的植物塔可以算是奇观了。高原神奇的植物又给我打开了一扇拍摄的大门,从此在拍摄过程中,我都会特别留意身边的植物。
绿绒蒿是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最著名的开花植物了,每年6-8月间,在高山大川的高海拔区域,萧杀荒芜的山顶能见到这种神奇的植物正怒放硕大的花朵,抱歉我不得不再次使用奇迹这个词了。全世界大概近50种绿绒蒿,全部都只生活在西部山区。
推荐访问: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