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军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意见》学习心得体会2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军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军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在坚定历史自信上下功夫,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懂弄通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执着奋斗,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学懂弄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更好用以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前人们经验的积累;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我们党智慧的结晶。作为国家主权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学好党史这门终身必修课对于军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常学常新中牢记初心使命,在活学活用中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最强”军队。
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听党指挥”的最强军队。忠诚是军人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彪炳千秋的史诗,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为了完成爆破任务,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他把军人的忠诚化为了“一声巨响”;为了不暴露
目标,邱少云任凭火焰在身上肆虐,直至生命被全部吞噬,他把军人的忠诚化为了“熊熊烈火”;为了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祁发宝、陈红军英勇抵抗、绝不退让,他们把军人的忠诚化为了“视死如归”……忠诚是流淌在军人血液里的红色基因,是写进枪林弹雨里的热血诗篇,我们要明白学习党史的初衷和意义,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党旗所指,就是战斗方向,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夯实信仰基石,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的最强军队。
在常学常新中牢记初心使命,建设“能打胜仗”的最强军队。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船划出来的,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是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时时想着群众、事事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血肉联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在常学常新中牢记初心使命,树牢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始终把为民造福
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建设一支依靠群众“能打胜仗”的最强军队。
在活学活用中强化责任担当,建设“作风优良”的最强军队。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有血性敢担当是军人的优秀职业品格。为了夺取上甘岭西侧 597.9 高地,黄继光扑身堵枪口,他把军人的铁血担当变成了纵身一跃;为了坚守阵地,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不惧严寒、不畏生死,他们把军人的铁血担当变成了“不朽的冰雕”;为了顺利完成扫雷任务,杜富国在生死瞬间舍身保护战友,他把军人的铁血担当变成了“挺身而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这就是军人的血性和担当。我们要在党史的活学活用中强化责任担当,视使命如生命,视责任如泰山,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勇气和“蚂蚁啃骨、燕子垒窝”的魄力迎着挑战上、顶着压力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毅力用尽力气拼、奔着目标干,努力建设一支有责任担当“作风优良”的最强军队。
《关于军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军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党史学习要有“学在前”的认知,也要有“学得实”的自觉,要有“学而践”的行动,以“学”为主线,以学促知聚力,以学浓厚氛围,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纵深。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党史学习作为常学常新的“必修课”,在“前方路”“脚下路”和“未来路”上汇聚磅礴力量、砥砺不竭动能,持之以恒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际成效。
“前方路”要看得清,以“咬定青山不 放松”的理想信念“定向”。回望百年党史,共产党人能够经挫折而奋起、处逆境而不退,源于心中共同的志向,建立在共同的情感认同和精神追求上,理想信念赋予他们奋发勇为的强大力量。失去了理想信念失去的不仅是奋斗的底色、前行的动力,更将失去初心、失去未来,理想信念上“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思想上的“灰尘”如若不及时掸去,就会影响赶考路上的“方向感”;倘若被诱惑的“杂音”所干扰,就会影响为事时的“判断力”。党员干部要保持理想信念上的坚定、
保持赶考路上的清醒,在“喧哗声”中不为所扰,在奋斗为民中擦亮初心,保持敏锐的判断力,以理想信念为心中的“定盘星”,为行动的“助推器”。
“脚下路”要走得实,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事作风“护航”。不惜流血牺牲、不怕千难万险,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懈奋斗、持续努力,大义凛然的誓言穿越时空震颤着心灵,视死如归的行动舒展开壮阔图景,一笔一画皆是“为民”。学百年党史,要把为民造福作为坚定追求和奋斗目标,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围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不离民生、民情、民意,以实干作风躬耕为民之事,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实效。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要有一股“冲力”,遇到困难的“土层”能够“破土而出”,遇到考验的“密云”能够“破云见日”,以“破”之担当聚攻坚之“力”,在干事创业中能够担得起重任、扛得起重担、顶得住考验、打得了胜仗,为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未来路”要谋得远,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眼光“聚能”。回望百年党史,无数共产党人投身奋斗实践,在风雨如磐的路上一路向前、奠实基础,心中有“壮丽蓝图”,朝着“当惊世界殊”的未来目标不懈求索,以“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在“积跬步”中“至千里”。“未来路”虽在远方,却需要党员干部善于布局谋断,善于跟进大势,心要明知道目标是什么,眼要亮善于捕捉机遇,
手要勤把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一项项做好,把“发展之路”铺筑得实之又实。党员干部成就事业,就要把眼光放远,不能只是“埋头拉车”“垂眼看路”,更要“登高望远”“胸怀蓝图”。在谋划发展的道路上,以宽广的眼界、扎实的脚步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将理论与实践、当下和未来结合起来,开创更多的发展业绩。